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习惯     
诺拉有很多习惯。比如她上网肯定会做两件事:听光良的《第一次》和蔡琴的《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然后看看自己的邮件。通常她的邮箱里没有专门发给她的邮件,但是她还是看。我知道是因为曾经有一个人专门给她发邮件,而现在不了。她是想重温当年的感觉呢,还是想有一天发现奇迹?她从来不对外人讲。但是她怎么能瞒过我呢。诺拉不喜欢唱歌。但是她这个人有一点古怪。她自己一个人唱歌时,唱的很用情,很好听,但是一到了人前,她就不好好唱了,要么改词,要么换调,嘻嘻哈哈,跟玩似的。我知道她会唱。可她就是不好好唱。有一天,那是很久以前了,她打电话…  相似文献   

2.
罗西 《新青年》2005,(5):42-43
航天英雄杨利伟与成龙在香港唱《男儿当自强》,奥运冠军们更是一场又一场地唱,从刘翔的《好想好想》到微笑教练陈忠和的《月亮代表我的心》,歌舞升平,全中国的人民都在卡拉OK,可怜老实的唐功红虽然也艰难地破了举重世界纪录,但是,不会秀不会歌舞,除了她夸张的大块头外,我们差不多也快忘记了她。能歌善舞是这个社会的最好通行证。这是一个讲究娱乐的世界,没有什么不可以娱乐的,所以美国人才有所谓“扑克牌通缉令”,什么“方块7投降了”、“黑桃5被俘了”等,甚至民间送葬队伍里时不时也会传出流行歌曲的旋律来,从《真的好想你》到《潇洒走一…  相似文献   

3.
包利民 《新青年》2005,(10):2-3
我所就读的那所大学管理极严,有一种沉闷的气氛,而在这沉闷之中却有一个小团体异常活跃,那就是由我、昕阳、浩哲和雪晨组成的乐队——“快乐如风”。我是鼓手,昕阳和浩哲分别是吉他手和贝斯手,雪晨是乐队中惟一的女孩,她担任键盘手。学校大大小小的演出中都有我们的身影,有时周末的晚上,我们会把设备搬到大操场上,对着空荡荡的天地高歌,这时便会有许多人围拢来同我们一起唱,气氛热烈而难忘。那些唱唱跳跳的日子过得很快,在毕业告别演出中,我们4个再次登台,演唱了BEYOND的《逝去日子》,台下即将离校的学子唏嘘一片。毕业后我们都留在这个…  相似文献   

4.
背对的母爱     
以前有一首流行歌曲叫《妈妈的吻》,每当听到那个朱小琳在甜腻腻地演唱的时候,我就浑身起鸡皮疙瘩,太矫情了。我也听说过许多歌颂母亲的诗篇和作品,“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高尔基的母亲》,艾青的《大堰河,我的母亲》。有人说母爱是伟大的,有人说母爱是无私的,可是我在心里冷冷地说,那些故事是别人的,不是我的,我从来没有感觉到什么母爱。当别的七八岁的孩子在母亲的怀里撒娇的时候,当别的幼儿在母亲的怀里甜甜的微笑的时候,我怨恨母亲,怨恨她的偏心。我5岁,拿着洋铁桶到离家几里路的井里去打水,一边走一边洒,走一路,洒一路,哭一路,回到…  相似文献   

5.
她曾执鞭三尺讲台,坚守乡村代课教师的岗位。也曾走下讲台,走出乡村,慷慨肩负家庭重担。1997年,她踏上一条艰难坎坷打工路,以街道为床,以桥洞和仓库为家。但她却满怀艺术梦想,从夜总会驻唱一路飙歌星光大道。在演唱了《雨花石》、《云上山歌》等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后,她首开在黄河壶口瀑布开演唱会的先河。  相似文献   

6.
玮东 《新青年》2004,(3):32-33
“You are beautiful.nomatter what you say……I am beautiful……”“美人是你,无论你说什么……美人是我……”这是一首流行歌曲中的一句歌词,演唱者Christina Aguilere是一位在舞台上光彩夺目的明星,曾多次获得美国音乐最高大奖——格莱美(Grammy),我们曾在电影《红磨坊》中欣赏过她的演唱。虽然我不是她的歌迷,可  相似文献   

7.
自己拿主意     
美国著名女演员索妮亚·斯米茨童年的时候是在加拿大渥太华郊外的一个奶牛农场里长大的。那时候她在农场附近一个小学里读书,有一天她回家后很委屈地哭了,她父亲问她为什么哭泣。她断断续续地说道:“我们班里一个女生说我长得很丑,还说我跑步的姿势难看。”父亲听完她的哭诉后,没有安慰她,只是微笑地看着她,忽然他说了一句:“我能够得着咱们家的天花板。”  相似文献   

8.
李元华     
正李元华的京戏唱得好是我这个年纪的人都知道的。《龙江颂》里的阿莲由她演,虽不戴女一号的桂冠,出场也自有光彩。说来这已是旧事了,昔日的观众仍不能忘情。香港回归那年,中国散文诗学会在深圳的一个礼堂颁奖,柯蓝先生把李元华从北京请来,当场就被掌声催上台。她自备了伴奏带,乐声一响,便唱起拿手的唱段,嗓音脆亮,可把响遏行云这四字给她。添上身段,又是几十年  相似文献   

9.
莲花     
肖琳 《新青年》2006,(6):64
书名《:莲花》作者:安妮宝贝出版:作家出版社这是安妮宝贝的第七本书,依然是她锦衣夜行的文字风格。但在序中,她说,“谨以此书,给我的父亲。给我的母亲。给我所爱着的人们。给2004年和2005年的10月。一个微小且珍重的纪念。”安妮宝贝,比以往有了更多的从容与内心寂静。外表沉默内心跳脱。莲花代表一种诞生,清除尘垢,在黑暗中趋向光明。一个超脱幻象的新世界的诞生。如《圣经·启示录》中所说的“:我又看见一个新天新地,因为先前的天地已经过去了,海也不再有了。”我们永远是这个自己,但每一秒又都不是这个自己。我们为何而来?一路上遇到谁…  相似文献   

10.
1月8日是周恩来逝世40周年。3月5日是周恩来诞辰纪念日。周总理是北京人艺的奠基人、创业者,更是良师益友,是他提议建立的第一个"全国专业话剧院",是他推荐的曹禺作为院长,是他批准建设的首都剧场……一个大国总理如此细致入微关怀话剧,举世罕见。冰心曾言:"我所见过的和周恩来总理有过接触的人,无不感到总理对他和她,都是特别地关心和爱护。这并不奇怪,因为总理是中国亘古以来付出的‘爱’最多而且接受的‘爱’也最多的一位人物。"周总理与北京人艺的故事,是人们永远无法忘怀的……本刊特约北京人艺国家一级编剧梁秉堃先生撰写此文,以飨海内外读者。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总理生前对文化艺术事业的领导和关怀文化艺术工作者的很多感人故事是说不尽的。人所共知,周总理日理万机,夜以继日的活动一个连一个,但是,不管怎样忙,从  相似文献   

12.
正又是秋天,长安街上草木依然。我觉得,北京饭店8008房间,至今都保留着韩素音讲话时的手势。我永远记得她那双富于表情的手,那敏锐而纤瘦、多次叩开中南海大门的手指。那是1994年,我第二次去采访韩素音,约定时间9月18日晚,北京饭店。那天晚上,她穿着中式缎子睡衣。在那个柔和的灯光里,我很难想象眼前这个并不强壮的女人,韩素音,是一个采访过许多新中国国家领导人并与他们成为挚友的风云记者;一个穿梭在周总理与法国总统  相似文献   

13.
1 5岁那年我从幼儿园回来,就看到了妈妈怀里的她,小小的,黑黑的,如一个丑丑的玩具,我想摸她,妈妈不许.我想依偎在妈妈怀里,但妈妈怀里因为有她而没有太多的空隙.妈妈刚要给我喂饭,就听到她哭.然后丢下我就去看她.她是我的刚出生的小妹.那时,因为她的出现,仿佛妈妈不再是我一个人的专利,于是,我不喜欢她.  相似文献   

14.
她觉得90后的孩子非常善良,通情达理,都是一群有担当有责任,很懂事的孩子。90后们拥有无限未来。作为2011年湖南卫视"快乐女声"全国亚军的她,有着酷似韩国热门偶像剧《原来是美男》女主角高美男的外形,明亮且极具爆发力的嗓音。作为一个90后,她小小年纪,却唱作俱佳。她推出了《爱多少》、《72小姐》、《眼泪太年轻》、《误以为爱情》等多首热门歌曲。经过两年的成长与磨砺,她成长为歌坛一颗偶像与实力兼具的潜力新星。  相似文献   

15.
小小女儿心     
女儿季苏墨,因为她爸爸的家乡在江苏,我是黑龙江人,她自己也出生于黑土地,因此而得名。墨墨5岁,从小在姥姥家长大,去年才回到合肥同我一起生活。此前她曾经数次转战南北,未满两岁就成了不折不扣的小铁道游击队员,但她确信她的老家是东北。我说你根本不是东北人,气得她鼻子眼睛嘴巴揪在一起,做出一副要同我拼命的样子。外婆把她撂到合肥后不告而辞,她伤心地哭了半个月,眼睛红红的,楚楚可怜的样子不免让我为她担心。当她知道她将长久地生活在这个不是故乡的地方,便幽幽地说:“等我长大了一定考大庆石油学院,那样每天都可以回…  相似文献   

16.
一 我曾经痛苦甚至害怕,她那种迫不得已、不能死便继续活的令人心酸的坚强. 那天在医院里,她晕得不知所措,头痛得一直在哭,我喂她吃饭,看她打针,扶她检查,服侍她吃药,一直守在她身边,回答医生的问题,是的,我不冉是个孩子了.当她的头伏在我的肩膀,我才知道自己的肩膀有多重,而我却没有负担得起,这个责任.  相似文献   

17.
迷上了Billy     
我迷上了Billy,迷上瘾.虽然我对Billy一无所知,不知道他(她)是黑发还是金发?是纤细还是高壮?是内向还是开朗?是男孩还是女孩?…… 是席琳·迪翁将Billy送到我的生活中的,通过她1996年发行的专辑《For You》.这是张法语专辑,整张专辑十四首歌听下来,就能听懂这首《Billy》中的"Billy"这个词,它是一个名字(一定是!),代表一个面目不清、身份不明的人,隔着一片纱、一层雾、一阵烟,隔着陌生的语言之林,望向我.  相似文献   

18.
《廊桥遗梦》一书中的主人翁弗朗西丝卡与远游客罗伯特·金凯爱得天翻地覆、死去活来,据作者诠释这个缱绻之情,是源于纯粹的真爱。 但是,四天之后呢?被爱火中烧的弗朗西丝卡面对罗伯特·金凯的提问“我们该怎么办”,竟然一时语塞;当她再听了她真爱的人提出“跟我一起走四方”时,却变得怯懦了。她语调颤颤地说:我不  相似文献   

19.
正萧红自编诗集手稿收录的是萧红手抄的自作诗10题60首,系1939年离开大陆到香港前夕,交给鲁迅夫人许广平保管的。萧红是鲁迅晚年尽心尽力提携的青年作家。萧红因为个人的原因,在鲁迅生病期间赴日本。鲁迅逝世后不久,萧红回到上海,拜谒了鲁迅墓,写下《拜墓诗——为鲁迅先生》,是手抄稿中的一首。她写道:那天是个半阴的天气,你死后我第一次来拜访你。……我哭着你,不是哭你,  相似文献   

20.
旅行的意义     
"你看过了许多美景/你看过了许多美女/你迷失在地图上每一道短暂的光阴……"每次一听到陈绮贞的这首《旅行的意义》,我就忍不住想跟她互动一下,不是在演唱会上她每唱起这首歌歌迷都要戴上机车帽的那种互动,而是,随着歌声思考:旅行,到底意义何在? 从欧洲回来后,更经常地思考起这个问题,尤其在整理旅行相片的时候,想来想去,结论是:旅行让人打开记忆的储物盒,拂掉灰尘,然后惊喜地发现:咦?原来我还存有这样一件宝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