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邵冰 《黄埔》2007,(1):4-11
2006年的台湾政局,风云变幻、动荡不安。一连串的弊案,引爆岛内民众的强烈不满;一波波“倒扁”浪潮,震撼了岛内政坛。临近岁末,“倒扁”阵营与陈水扁当局的较量更加激烈;“特别费”争议持续延烧,台湾官场进入大动荡期;台北、高雄市长选举牵动台湾政局走向。这一时期岛内的政局,可谓山’雨欲来风满楼。  相似文献   

2.
最近一个时期,台湾岛内重大弊案层出不穷,弊案波及到了陈水扁妻子吴淑珍,亲家黄百禄,亲信陈哲男、马永成以及民进党多位“立委”“。第一女婿”赵建铭的炒股案更引发了泛蓝阵营大规模的倒扁浪潮。一宗接一宗的弊案和丑闻,特别是“第一家庭”和陈水扁亲信卷入其中,凸显了陈水扁的政治无能和无信。所有这些弊案的发生,不是偶然的,而是陈水扁治党不力、理政无能的反映。曾几何时,民进党以“反腐败、反黑金”的利器攻击国民党,吸引了许多选民。2000年大选时,正是出于对国民党贪腐的不满,打着“清廉”旗号的陈水扁才取得了多数选票。令台湾民众没…  相似文献   

3.
自2005年8月高雄发生泰劳暴动以来,民进党当局所涉及到的弊案被一件件曝光,而且案情步步紧逼陈水扁及其家庭。2006年5月,陈水扁女婿赵建铭因为涉嫌台开公司股票内线交易案而被收押,使得陈水扁家族直接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陈水扁的妻子吴淑珍也因为收受SOGO礼券案、珠宝首饰申报不实案、“国务机要费”假发票报销案等受到舆论的质疑和指责。在陈水扁家族的弊案逐渐曝光后,台湾社会掀起了大规模的“倒扁”风潮,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现了三波“倒扁”的高潮。第一波由泛蓝阵营的国民党和亲民党发动,以2006年6月27日在台湾立法部门的“罢免案”…  相似文献   

4.
张文生 《两岸关系》2009,(10):18-19
2009年9月11日,台北地方法院对扁家弊案涉案的14名被告人作出一审判决,陈水扁和吴淑珍都被判无期徒刑、褫夺公权终身,并且各自被判罚金新台币2亿元、3亿元。扁家子女及亲信,除了蔡美利患病暂停审判,陈镇慧免刑,其余被判处6个月到20年的有期徒刑。扁家弊案的审理和宣判是台湾政治史和司法史上的重大事件。从2006年陈水扁的女婿赵建铭暴发台开内线交易案以来,扁家的弊案一桩接一桩被揭露,引起台湾百万民众走上街头要求陈水扁下台。  相似文献   

5.
钟台升 《台声》2005,(12):28-29
今年以来,台湾岛内重大弊案层出不穷,高速铁路延期、二次金改、股市秃鹰、中华电信释股等,引发台湾社会及政坛震荡不已。特别是10月26日,台湾TVBS电视台爆出高雄捷运弊案两名涉案人,同时也是陈水扁嫡系人马的双陈:陈哲男和陈敏贤赴韩国豪赌的照片后,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关高捷弊案的内幕不断揭出。而作为揭发黑幕的台湾TVBS电视台却恰恰在这个时候,遭到“新闻局”的处罚,而且处罚还在加重,这场台湾TVBS电视台与“新闻局”以及背后的执政当局的拉锯战,引起社会各个方面的强烈反应。这些纷繁复杂的舆论之后,隐藏的种种在向我们透露出行政当…  相似文献   

6.
6月10日,台北上万名民众走上“总统府”前的凯达格兰大道,参加名为“全民上街,阿扁下台”的集会。这是继6月3日“全民呛扁,阿扁下台”集会后,第二次要求台湾地区领导人陈水扁下台的群众活动。几天之后,6月13日,要求罢免陈水扁案在台湾“立法院”正式启动程序。两个月来,陈水扁从亲信、女婿到夫人,都被揭发涉嫌一系列弊案,前两人更被警方收押。受其影响,陈水扁声誉大跌,民进党的支持率也大幅下滑,在一片“罢免”、“倒阁”声中,陈水扁与民进党都陷入了执政以来的最大危机。后院起火亲信女婿东窗事发多次涉案,又多次过关,被称为台湾政坛“不倒…  相似文献   

7.
肖杨 《两岸关系》2009,(12):27-28
邱毅不负众望,从“台开案”、“SOGO礼券案”到“国务机要费案”等,陆续揭露了陈水扁当局和扁家多起重大弊案,“舍得一身剐,也要把扁拉下马”成为邱毅的名言。  相似文献   

8.
晓沙  安东 《台声》2007,(7):33-35
综合台湾媒体报道,随着岛内两场重大选举的逼近,陈水扁当局近期不断列举数字,强调“拼经济”的成果亮丽。6月中旬“行政院院会”通过了“农村改建条例草案”,声称要成立1000亿元(新台币)农村改建基金,释出1万公顷农地开发田园住宅社区,为民众打造快乐生活,这张大饼实在诱人。比这更诱人的是台湾行政部门负责人放出话来,“未来将每周宣布一项重大政策”。这样算起来,到明年“大选”投票前,当局释出的“利好”最少也有30个。不过民众的感受却完全相反,7年来,从各项经济统计来检视,台湾当局总成绩让台湾民众很失望。岛内媒体近日也纷纷为台湾经济问题“把脉”,并呼吁当局将“拼经济,救台湾”落到实处,“不要再让人民空等”。  相似文献   

9.
宝岛民生     
《台声》2006,(10):6-7
马英九倡导协商拼经济 亲民党称愿积极配合;台湾旺旺大幅削减岛内投资;台湾舆论谴责陈水扁恐吓司法、耍赖皮;岛内数十万民众高喊“阿扁下台”;马英九登广告支持倒扁 强调国民党不夺权;台湾民众抱怨大学乱收费;  相似文献   

10.
张逊 《黄埔》2006,(6):4-10
10月10日,台湾“双十节”。在重重军警戒护下,台湾地区领导人陈水扁在“双十”庆典上慷慨陈词;同一天下午,“反贪腐倒扁总部”发动的“天下围攻”也在台北登场,红衫军从四面八方涌来,高呼“阿扁下台”。夏去秋来,陈水扁所面临的困境仍未好转,一波又一波的揭弊矛头直指他的家人……弊案,层出不穷“阿卿嫂风波”:小节不检陈水扁找发票冲账“机要费”的困扰尚未摆脱,8月初,他的个人操守又受到质疑。一个被唤作“阿卿嫂”的女佣几天之间成了台湾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阿卿嫂受雇于陈水扁女儿陈幸妤,却作为“总统府”的公务员,由政府支薪。这件事…  相似文献   

11.
2004年是台湾岛内在政治和社会极其动荡和混乱的一年。它经历了“3·20大选”和所谓的“立法院”选举。如果说“3·20选举”是陈水扁当局愚弄和欺骗台湾民众的话,而第二次“立法院”选举则反映了台湾民众求稳定、求安全、求发展的主流民意。  相似文献   

12.
赵辉 《台声》2006,(7):40-40
最近几个月以来,岛内“第一家庭”、“第一亲家”和陈水扁亲信弊案频传,引发岛内极大民怨民愤,进而掀起“三反运动”,即反贪污、反陈水扁、反腐败。泛蓝以“阿扁下台”为最高战略目标,制定出“罢免、倒阁、群众运动”三步“倒扁”计划,国亲两党还达成“国亲之间要同步、要扩大争取支持、要护‘宪’”的“三要共识”,面对在野党“倒扁”浪潮,陈水扁在确保党内基本形成“保扁”格局后,伺机展开“绝地大反扑”,总体战略便是“死不认错”。民进党在确立“保扁”方针后,还制定了“不随之起舞、不是第一家庭涉案、不要罢免”的“三不政策”应战。…  相似文献   

13.
去年五月,陈水扁正式登上“台湾最高领导人”的“宝座”,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当时,台湾岛内的不少民众寄厚望于这位年轻的“扁哥”,“扁哥”在就职仪式上也曾大胆、慷慨地开出一系列有关台岛政经发展及民生方面的“支票”。至今一年时间已过去,台湾岛内的社会局面已是有目共睹:乱象环生、百业萧条、怨声载道。台湾社会动荡不安的原因何在?台岛未来又将何去何从?这些问题又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动荡不安——台湾社会状况的突出特点近年来,台湾岛内泥石流、台风、洪水、地震等天灾不断,而自李登辉上台以来更是人祸频频,  相似文献   

14.
2004年是台湾岛内在政治和社会极其动荡和混乱的一年。它经历了“3·20大选”和所谓的“立法院”选举。如果说“3·20选举”是陈水扁当局愚弄和欺骗台湾民众的话,而第二次“立法院”选举则反映了台湾民众求稳定、求安全、求发展的主流民意。  相似文献   

15.
陈水扁亲信与“第一家庭”的弊案风波使民进党的民意支持度跌至最低,反映出来的,不只是陈水扁个人的危机,而是整个民进党的危机。不论未来形势如何发展,民进党短期内难以摆脱困境。关键是执政无能其实,弊案只是激化民怨的导火索。弊案使得民进党标榜的清廉、改革形象濒临破产,让台湾人民看到,在陈水扁执政下,是如何官商勾结的。但是,弊案并不是一切,甚至不是激化民怨的根本问题。与弊案相映衬的,是陈水扁执政无能所导致的台湾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丛生的现实。过去,多数台湾民众尽管对民进党不放心,但对政党轮替有着憧憬,一旦民进党执政,都…  相似文献   

16.
修春萍 《台声》2008,(6):37-38
5月2日,陈水扁当局在距离下台不到20天之际,再次爆出“惊天丑闻”。台湾当局用来收买巴布亚新几内亚与台“建交”的10亿新台币巨款被中间牵线的政治掮客侵吞。追讨几无希望。连日来,案情愈滚愈大,虽然整个事件的真相要完整呈现尚需时日,但越来越多的台湾媒体报道,将该案件性质由开始的“外交掮客”污钱。指向内外勾结“假建交、真诈财”。在岛内各方的强大压力下。涉案要角,陈水扁的三个最重要亲信、民进党当局要员“行政院副院长”邱义仁、“外交部长”黄志芳。“国防部副部长”柯承亨相继辞职,接受检调机关调查,并被限制出境。陈水扁虽然一再表示对此案并不知情,但岛内舆论普遍认为,陈水扁不仅脱不了干系,甚至很可能是这一“惊天弊案”的真正主使。  相似文献   

17.
陈水扁罔顾岛内民众对其涉及黑金及弊案说清楚、讲明白的呼声,更藐视国、亲党团在“立法院”所提出的“罢免案”,未对该案提出答辩书。6月20日晚,陈水扁以现场直播方式,用了整整两个小时,用闽南语诉悲情、吐苦水,以狡辩抵赖为自己开脱,乞怜于原有的支持者,妄图凝聚泛绿力量,把揭弊查弊、反黑金政治、反腐败无能的斗争扭曲成蓝绿的政争,从而逃过对“第一贪腐家庭”的清查,扭转被“罢免”或引咎下台的命运。只准听不准问的两小时“独白”,民众对陈水扁及其妻是否涉嫌弊案,其家庭是否成为炒股中心、洗钱中心、黑金中心未能解惑。陈水扁以职业律…  相似文献   

18.
陈水扁执政3年来,台湾朝野政争不断,经济每况愈下,失业率节节攀高,导致民众对民进党当局的满意度一路下滑。明年3月的选举,陈水扁深感连任的压力重重,于是,在打出“拼经济”和“大改革”口号的同时,最近又将自己推上第一线,透过有关媒体,以影视方式自编自演了一幕“阿扁传真”  相似文献   

19.
今日之台湾就像一座即将爆发的火山,民怨沸腾,民意激昂。岛内领导人陈水扁弊案缠身,虽然虚与委蛇地连连道歉,却从未就他自己应该负的责任坦诚反省,还强词夺理硬着嘴巴说“:辞职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看来是要顽抗到底,不肯下台。可是如果他恋栈不走,再混上一年多,那么台湾  相似文献   

20.
潘飞 《统一论坛》2007,(1):12-14
自2006年5月陈水扁亲信、家人不断卷入贪腐丑闻以来,岛内要求陈水扁下台的“倒扁”运动高潮迭起。为确保其在台利益和亚太战略,美国表面强调“中立不介入”,实际上继续采取“挺扁”立场,同时也利用陈水扁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