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冷战后联合国在非洲的维和行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后 ,联合国在非洲的一系列维持和平行动构成了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主要内容。这些行动取得的成效迥异 ,显现出鲜明的特点。由于联合国在非洲维和行动任务的多样性 ,决定了影响其效果的因素具有综合性。联合国在非洲维和行动对促进冷战后非洲的稳定和非洲地区安全机制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 ,但它过多地动用武力及长期作用薄弱等问题也很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
从国际法视角看冷战后联合国维和行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联合国维和行动是介于宪章第六章规定的和平方法和第七章规定的强制方法之间的一种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干预手段。冷战后,联合国维和行动有了重大变化,对国家主权、不干涉内政、禁止使用武力等国际法基本原则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为了摆脱困境,联合国维和行动必须准确定位,坚持维和三原则,尽快制定专门的联合国维和行动法典,正确对待人道主义干涉,完善国际干预机制,由此才能更好地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维和行动在联合国成立后不久实施以来,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为缓解与消弭有关地区与国家的紧张局势、冲突和危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现在,维和行动已成为联合国主要职能与任务之一。无论过去、现在和可以预见的将来,联合国维和行动都有其客观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随着联合国及其维和机制的增强,其维和行动及其作用也将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4.
冷战后印度地缘战略思维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玮 《国际观察》2005,(2):54-60
印度是世界上重要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中国的主要邻邦,其地缘战略思维对我国的周边安全有着重要影响。冷战结束后,随着本国国力的增长及国际安全环境的变化,印度不断积极谋求更大的生存空间,以南亚次大陆、印度洋为基地,分别向东、西、北三个方向寻求侧翼支持,积极向亚太地区拓展势力,体现出其地缘战略思维服从和服务于印度谋求地区霸权、争当世界大国的国家战略目标的本质没有改变,地缘战略思维的扩张性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5.
海外维和:国防政策调整与军队改革的产物德军维和行动的产生与演变,是与冷战后德国国防政策的调整及军队的相应改革分不开的,而这最终又应归因于德国外部安全环境的根本性改变。一方面,随着苏东剧变、两德统一和北约、欧盟的相继东扩,德国已从原先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前线国家”,变成被友邦环绕的“欧洲中心”;直接性的大规模入侵威胁消失,使德国大批分兵参与国际维和成为可能。但另一方面,欧洲乃至全球的动荡和不安定因素仍然很多:素为欧洲“火药桶”的东南欧地区及前苏联地区被冷战掩盖、一朝复苏的民族、宗教矛盾及领土纠纷,层出不…  相似文献   

6.
冷战后联合国秘书长面临的新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后联合国秘书长面临严峻挑战 ,1998年新版《联合国手册》对秘书长职能作了相当多的增补。针对冷战的结束给联合国秘书长的职能带来的影响、其表现及后果、未来可能的变化趋势以及人道主义干涉等问题 ,作者进行了深入、独到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联合国维和行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新生事物, 它在《联合国宪章》中并没有规定, 而是在后来的联合国维持和平实践中不断发展起来的。联合国在解决严重的国际争端或冲突的过程中, 曾多次采取维和行动。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形成和发展看, 分为冷战前和冷战后两个时期。冷战前的维和目标不是“建立”和平, 而是维持和平。冷战后的联合国维和行动在职能上发生了一些变化, 由维持和平向缔造和平和用强制性的手段“促进”和平的方向转化, 表现出了新一代维和行动的主要特征, 使联合国维和行动陷入困境。只要国际社会认真对待维和行动中出现的新问题, 吸取教训, 找出症结, 维和行动在今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努力中仍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美国与冷战后的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冷战结束期间及冷战后是联合国维和行动急剧增加的时期,我们看到大量分析冷战后维和行动形势变化的材料,这无疑是必要的。但形势中一个重大的因素,就是冷战剩下的惟一超级大国美国的动向。很少有人把联合国维和行动面对的形势变化同美国冷战后的战略策略变化联系起来,本文拟就此略加填补。  相似文献   

9.
万震 《国际观察》2007,7(6):41-46
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已经过近60年的风雨洗礼,后冷战时期的维和实践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然而却面临着财政困窘、立法缺位、预防性部署、传统规则濒临消解等重重困境。本文力图寻求财政解困途径,提出立法规制建议,全新解读传统规则,从而探究维和行动未来发展的出路。  相似文献   

10.
新生印度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国际上美苏冷战大格局和国内经济、国防等方面建设的需要促使印度领导人实施不结盟大战略。这一战略使印度得以在冷战中充分利用美苏矛盾 ,获取了大量的实际利益。然而 ,印度为了增强与中国和巴基斯坦抗衡的能力和追求地区霸权 ,与苏联签订友好合作条约 ,结成了具有军事同盟性质的联盟关系 ,在实质上就背离了不结盟战略。  相似文献   

11.
12.
冷战结束后联合国机制内的中俄合作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俄双边关系进入成熟和稳定时期以后 ,这种关系将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还有哪些空间可以拓展 ,哪些潜能可以发掘 ,是值得深思的。在国际事务上 ,中俄从对美斗争转变为维护国际和平 ,建立多极化世界秩序 ,实现国家利益。因此 ,中俄双方从未像今天这样重视联合国 ,重视这个多边机制。在联合国内中俄开展合作 ,发挥大国作用 ,共同构建世界新秩序  相似文献   

13.
联合国维和机制的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联合国关于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制安排的根本使命和最终目标是,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使国家无战事;集体安全,抗击侵略,使国家无可战之敌;裁减军备,解除武装,使国家无可战之器;区域办法,协助维和,使冲突无蔓延之势。所有这些既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也充分体现了前瞻性。然而,联合国建立不久,整个世界就陷入冷战的笼罩之下,联合国的核心使命当然也无法完成。在冷战对抗的大气候下如何处理频繁的国际冲突、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是摆在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面前的一新课题。由于大国一致原则无法实现,《联合国宪章》所设计的集体安全机制难以发挥其功用,“集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与冷战后国际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后国际体系基本是美国主导的一超独霸体系,同时也呈现欧盟、日本、俄罗斯等多强与之并存的格局。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得到很大提高,受到世人关注。面对冷战后国际体系的调整,中国如何定位,在外交理念和外交政策上应做出哪些调整与选择,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16.
论印度在非洲的维和行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在非洲维和行动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保证联合国维和任务的正常进行;缓解一些地区的紧张局势;实施人道主义救助;促进非洲的性别平等。由于印度在非洲存有广泛利益,而参与非洲维和行动又有助于实现这些利益,所以今后印度仍会对联合国在非洲的维和行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美欧俄围绕南奥塞梯事件的斗争已发展成为一场牵动国际战略全局的政治角逐.这场角逐是冷战时期大国争夺势力范围斗争的继续,是后冷战时期的冷战余波.其发展成新冷战的可能性不大,经过反复斗争、较量,达成某种妥协的可能性较大.这一场战略角逐表明世界向多极格局的转型已经接近其最后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