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行刑与罪犯矫治社会化研究》一书,对行刑社会化问题进行了全面而又系统的研究。就行刑社会化的本质意义而言,是要动用社会资源共同融入罪犯的矫治之中,体现的是人文精神,是社会公众对于罪犯的关注和尊重。行刑社会化狱内模式的核心问题是监狱如何运用社会资源为罪犯的矫治服务并促进罪犯矫治工作。狱外模式论主要是对社区矫正制度、出狱保护制度等行刑社会化的社会模式的研究。改革与价值论是行刑社会化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包括构建完善的刑事法律体系,推进行刑一体化;确立现代化的监狱行刑观念;纯化监狱职能等内容。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行刑社会化是现代刑罚对犯罪的宽容,是现代社会对犯罪人的宽容。因此,宽容性是行刑社会化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2.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监狱行刑面临着罪犯安全保障、干警权益保障、行刑秩序运转以及舆情应对等各方面的挑战。监狱环境的特殊性导致传统的行刑监督的基本思路、监督内容、监督方式均需要予以变通,以适应紧急状态下监狱行刑工作的实际需要,充分保障监狱服刑罪犯和监狱人民警察的合法权益,完善追责机制,防止不当追责。对此,应当在明确监狱行刑监督原则的基础上,完善行刑监督内容,科学划定相关人员追责边界,并根据具体情境创新监督方式方法,从而使监狱行刑监督工作适应监狱行刑工作的变化,推动监狱行刑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3.
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的行为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即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监狱行刑法律关系,是指监狱在对罪犯依法执行刑罚的过程中与服刑罪犯构成的刑罚执行法律关系。它是监狱学所要研究的重大基础课题之一。在监狱行刑法律关系中,监狱拥有自己的权力和职责,罪犯享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两者都有独立的意志,都是主体。监狱行刑法律关系具有主体的特定性、主体地位的矛盾对立性、主体意志的唯一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监狱是以刑罚执行为要素的彰显监狱文化力的文化磁场。罪犯在行刑的文化磁场里,在监狱文化力的作用下,产生出独特的文化心理。文化心理是罪犯在改造与行刑过程中对监狱以文化为矫正力的意识作用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反映。罪犯的文化心理通常由文化认同心理、文化需求心理和文化冲突心理组成,具有渐进性、差异性、变更性、递进性和复杂性等特征。开展对罪犯的文化心理研究,有利于科学认识罪犯的改造特性,把握罪犯的行刑轨迹,提升监狱对罪犯的矫治功能和矫正功效。  相似文献   

5.
罪犯个案矫正的正当性依据是行刑个别化,而行刑个别化是刑法基本原则和本质的具体化。刑事实证学派将刑罚关注的中心集中在刑罚的矫正功能,使刑罚的个别预防走上历史的舞台,把犯罪人作为犯罪预防的重点。同质主义认识论认为,一种主观恶习和客观危害行为是统一的本质问题。监狱的行刑,必须通过强制的改造,才能转变罪犯的主观恶性,才能转变罪犯的本质。多元认识论构架下的罪犯个案矫正认为,罪犯在服刑期间产生的心理危险,可能与其原有的引起犯罪行为的犯因性问题有着密切的关联性,是其前发性问题的延伸,但也可能是受服刑期间的变量影响而形成多样性的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监狱囚犯论》遵循科学的规律,理性地看待罪犯,融入宽容、正义、法治、权利、民主等现代行刑理念,确立罪犯在监狱改造中的主体地位.主体地位的确立,意味着罪犯必须对其犯罪行为负责;意味着罪犯对自己的矫正负有重大责任,是矫正的主导者.在罪犯的权利尊重、保障和实现上,将罪犯权利置于人权的高度,置于公民权利的同等位置,罪犯的权利就是公民的权利,因而一样地神圣.监狱要成为正义和尊重罪犯权利的一个阵地,监狱警察要真正成为罪犯新生活的领航者.  相似文献   

7.
监狱领域中存在行刑主体与客体、改造主体与客体等基本范畴。监狱行刑主体是监狱及其民警,行刑客体是罪犯;改造主体是罪犯,改造客体是罪犯的犯罪思想和犯罪恶习。在行刑主客体与改造主客体这两对基本范畴之间,行刑主体与改造主体处于上、下两个不同层次,且行刑客体与改造主体是同一体,因此形成"二层次主客体联结论"。  相似文献   

8.
《刑法修正案(八)》对刑罚结构的调整直接影响到罪犯平均服刑时间和假释的适用率,其次还对狱内押犯总数、刑期结构、年龄结构有一定影响。由此导致罪犯改造出现消极影响、监管压力增大、行刑成本增加,应对措施:对监狱进行科学分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投入;重视对罪犯的心理矫治;创新激励措施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9.
中国监狱对服刑罪犯人权的保障是全面的、真实的。主要表现 :一是把罪犯当人看待是我国监狱对罪犯人权保障的出发点 ;二是把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 ,是对罪犯人权最富有实质性的保障 ;三是罪犯在服刑期间享有广泛而具体的权利 ;四是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罪犯人权保障措施体系。展望其发展前景 ,我国对服刑罪犯权利的保障必然会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经过刑事诉讼程序,法院宣布对犯罪人定罪量刑的判决,这一活动是在法院内的审判庭这一空间建筑环境中进行的。对于被判处刑罚的犯罪人而言,刑事诉讼程序的结束,意味着刑罚执行的开始、犯罪人服刑的开始。当然,如同刑事诉讼活动是在法院这个建筑空间环境内进行的一样,执行刑罚、犯罪人服刑也需要一定的建筑空间环境。毫无疑问,监狱作为行刑机关为犯罪服刑人提供了行刑和服刑的建筑空间环境。作为行刑空间环境,监狱建筑体现了一定的行刑理念。  相似文献   

11.
上海租界是上海现代化的起源地,在租界里开始了上海现代化的脚步,上海监狱制度的现代化也肇始于租界。提篮桥监狱是上海规模最大的具有现代化监狱管理制度的监狱,是租界监狱的代表作,也是上海监狱制度现代化转型的缩影。因此,上海监狱制度的现代化始于提篮桥监狱。提篮桥监狱以其精良的设备、现代化的管理制度影响着上海监狱制度的现代化,传播着西方现代监狱文明理念。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本流动已经成为劳动经济学经验研究的一个中心主题。监狱警察流动是监狱人力资源动态配置的过程,它可以促进监狱行刑资源的充分利用。基于浙江省监狱人力资本流动现状的调查,本文分析了监狱警察人力资本特征要素以及职位提升与人力资本流动之间的关系,探讨了监狱警察人力资本流动的若干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狱警察专业化是维护监狱安全稳定、提高行刑效率和改造质量、实现司法公正的基本保障,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监狱法治和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监狱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旨在从新的视角调整监狱警察结构;在管理机制上有新的探索;在教育培训上有新的突破;在专业化分类上有新的拓展。  相似文献   

14.
建立监狱安全长效机制需要客观分析影响监狱安全的各种因素,树立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严格落实现有的监狱制度,强化执行力建设;要注重提高罪犯改造质量,从源头治理上营造和谐稳定的改造氛围,从而做到标本兼治、内外兼修,多措并举,共保安全。  相似文献   

15.
顺应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监狱应与时俱进,努力建设公正、廉洁、文明、高效的新型监狱.作为监狱管理、刑罚执行、对罪犯进行教育改造等活动的直接实施者——监狱人民警察应转变执法理念,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的执法理念,进一步提高其履职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监狱行刑法治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监狱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它要求监狱必须有完备的行刑法律体系,具有执行刑罚的单一功能;行刑活动必须遵循行为规范的要求。同时,领导思想价值理念的现代化,监狱权责的明晰化,是实现监狱行刑法治化的关键和保障。  相似文献   

17.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依法治监是依法治国的组成部分。法制现代化要求监狱不仅要依法正确地执行刑罚,而且对罪犯的改造也赋予了时代的要求。因此,在依法治监的前提下,对罪犯的教育改造要贯彻以德育人的方针,使依法治监与以德育人达到有机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风险社会是理性化的现代化自反的结果。理性的现代化仍然是正在进行的行动,风险也正在增强,因而风险在很大程度上是现代人造风险。风险意识是面向未来的反思,这种反思具有自觉和责任意识,其精神内涵实质是批判与超越意识。对现代性处于生成之中的中国而言,生活在风险已成为世界性图景中的当代人,需要树立风险意识,需要在批判和超越、全面发展观之中建设现代化,这样,我们才能在现代化路上走得更有协调性、科学性、持续性、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试论政治现代化的生态限度及其超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政治现代化指政治结构在科技革命和市民革命的推动下所经历的由传统政治意识形态向适应现代工业文明或信息文明发展要求的政治意识形态的演变过程;政治现代化的实现有着多方面的生态限度。要实现对生态限度的超越以促进政治现代化,必须重塑政治——自然生态、政治——经济生态、政治——伦理生态以及政治——社会生态。  相似文献   

20.
罪犯刑满释放的前期,是一个特殊时期,他们常会滋生如下特殊心理:喜悦与紧张;急迫与焦虑;自信与自卑;松懈与怠惰;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等,给罪犯的后期改造带来一定的难度。针对罪犯刑满前的特殊心理,应及时、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矫治:从宏观层面来说,监狱应在转变观念、完善相关机制、提高质量意识上下功夫。从微观层面上,监狱及监狱民警应对出狱前的罪犯做好心理评估、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及心理调适方法辅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