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于中国的内陆地区与濒海地区有着不同的地理环境与自然条件,因此,所创造的神话在内容上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这主要反映在天地结构的观念、世界图式的构拟、日月星辰的运行和理想国的景观特征上。内陆型神话中的天地结构是天圆地方、四极撑拄的盖天式结构,而濒海型神话中想象的天地则是乘气而立、载水而行的浑天式结构。内陆民族想象的日月运行是出于山而入于山的单日型神话,而濒海民族的日月神话则是出于汤谷、息于虞渊的多日型神话。内陆民族想象中的理想国带有明显的山区或平原的景观特点,而濒海神话中的理想国则往往是洲岛型环境。内陆型神话对理想国的描述,同时意味着对宇宙中心的确定与想象,这个中心可以是地理中心,也可以是宗教与政治中心;而濒海型神话中的理想国,则更多的是对六合之外的探究与幻想。  相似文献   

2.
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马克·吐温在描写现实和浪漫传奇的同时,巧妙地融入神话原型。本文采用神话原型的批评方法,试图反映蕴涵在作品中的深刻社会问题——作者及美国人对待文明和原始的模糊态度。  相似文献   

3.
美国西部"世界花园"神话与美国文学中的西部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开发西部,最初是为了开辟亚洲市场和南美洲市场。随着人们的不断开拓,西部渐渐成了"世界花园"和远离东部现代文明的宁静的田园乐土,这一观念深入到了美国人的意识深处。尽管开发西部的结果是把西部变成了与东部一样的现代化地区,"世界花园"神话被现实击破,但人们的西部意识并未消失。一旦他们对现代文明有所不适,便想到要回归"西部",在下意识中寻找自由的"乐土"。  相似文献   

4.
英国剧作家帕姆·杰姆斯于20世纪70年代创作了传记体戏剧《克里斯蒂娜女王》。该剧解构了自由浪漫的瑞典女王形象,并以流动的性属身份取代历史名人传记中的本质主义女性观。本文试图将女性主义和文学事件进行结合,探讨《克里斯蒂娜女王》如何借助修正的写作策略改写女性神话,推动文学事件的传承和发展,消解女性文学创作缺乏原创性与独特性的偏见。女王克里斯蒂娜一度被视作骁勇善战、天资过人的传奇人物,却在通往母亲身份的入口处踱步徘徊,揭示出惧母症是导致女性在家庭与职业之间摇摆的心理诱因,呼吁传统性别分工的价值重估与角色再议。  相似文献   

5.
于晓艺 《法律科学》2007,25(1):165-168
作为美国法律现实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的杰罗姆·弗兰克,在《法与现代心智》一书中阐释了他对法律确定性问题的解答,主张"法律在很大程度上曾经是,现在是,而且将永远是含混的和有变化的".也正是因为他这一激进的观点以及探寻问题的方式,《法与现代心智》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进而促进了学者对司法实践的研究.然而,从弗兰克的整体学术关怀来看,法不确定性并不是弗兰克的最终追求,更多的是为了突破人们对法律的旧有理解框架,追寻一种"看得见"的正义,进而达至一个个人潜能可以最大化,每个人都有幸福的一生的社会.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阅读波利·扬·艾森卓的《性别与欲望——不受诅咒的潘多拉》之后,对女性疯狂的减肥和整容行为背后有一定的理解,于是利用波利·扬·艾森卓博士的观点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本文主要从欲望的对象、潘多拉神话的作用和建立心理空间,走出潘多拉神话,走向超越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危险社会与刑法谦抑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在给人民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危险,因而现代社会被称为危险社会。在这里,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的法益,法益保护早期化的刑法应运而生。谦抑原则是近代刑法的根本原则,其内容有三,即刑法的补充性、片断性和宽容性。危险社会的刑法应当采用谦抑的法益保护早期化原则,以协调两者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欧陆刑法中的抽象危险犯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欧陆法系刑法理论中,抽象危险犯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危险犯形式.而在德国、日本及台湾地区,抽象危险犯更是普遍存在于其刑事立法中.自人类进入风险社会后,防控社会风险成为设置抽象危险犯的终极目的,并且抽象危险犯的设置有助于降低公害犯罪的成立标准,减轻其追诉条件,从而有效防范公害犯罪的发生.刑法是社会需要的产物,在人类社会生活方式发生变革时,刑法应当主动修正理论以适应新的社会实践,而抽象危险犯无疑是刑法与时俱进思想的最好示例.  相似文献   

9.
10.
基于西方法律传统在现代社会出现的整体性危机,伯尔曼重新审视和考查了法律与宗教在西方法律传统形成与整个发展过程中的彼此紧张并相互渗透、赖存与影响的关系,以此重新唤起人们对法律的情感与忠  相似文献   

11.
Early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CEs) in families of origin can take the form of witnessing it and/or being its victim, both of which can lead to the occurrence of domestic violence. Given such close linkage,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predictive abilities of ACEs regarding specific types of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violence. To do so, 50 couples from those referred to five different family courts in Tehran to seek divorce due to domestic violence,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administered an author’s-made questionnaire assessing different types of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violence and the participant’s history of abuse by their parents. Our findings showed that witnessing domestic violence in childhood can predict different types of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violence, but mostly could account for “hitting” of the physical type and “cursing” of the psychological type. Similarly, being the victim of domestic violence mostly accounted for predict “strangling” of the physical type and “cursing” of the psychological type. Such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and underscore ACEs importance in terms of their predictive ability of various types of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violence.  相似文献   

12.
在新时期小说中,童年母题得到了丰富而深刻的艺术表现.从叙事特征看,这类以童年为书写对象的童年小说常常包含着过去-现在两种时态、成人-儿童两种视角;从情感基调来看,温情是这些童年小说的美学特征和情感标识.同时,在童年经验与记忆的诗性回眸中也内含着作家追踪与反思自我人格生成,以及在自我主体性形成中开掘童年所蕴含的人类童年心理及时代因素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3.
诸多学者对当下大学中的法学教育脱离实践之现象进行了批评.并提出了大学中的法学教育应该进行实践化的转向这一观点。该观点与大学中法学教育的效果和社会需要不相适应有紧密关系,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本文认为,大学中的法学教育不应完全以经验为导向。更应重视法律精神、法律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法律基本理论的传授。  相似文献   

14.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起点,确保学前教育机会公平对个体、社会和国家起着重要作用。比较分析OECD国家和中国学前教育的入学率、经费支出和师资三类学前教育机会的9个指标表明,中国与OECD国家的学前教育发展存在较大的差距。父母受教育程度和社会经济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前儿童的入学。基于此,建议中国将0—3岁早期学前教育纳入教育总体规划中;将学前教育一年纳入义务教育,提高学前教育入学率;增加并均衡学前教育公共经费;提升学前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加强对弱势儿童的关注,提升学前教育的公益性。  相似文献   

15.
论院校政策与院校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赋予高等院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这就将院校政策建设提到院校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在高等教育发展总体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院校政策建设虽然有着现实的必要性,但在院校发展的实际过程中,院校政策建设还存在着种种问题与障碍。加强院校政策建设,需要加强院校政策研究,这首先要求院校决策成为研究型决策。新世纪高等院校的发展更需要院校政策建设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6.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向某某学习"是我们道德教育中惯常采用的教育方式.但榜样的确立、思想的宣传和教育影响的施加,并不总是能使受教育者产生教育者所期望的教育效果.人是既有"灵明"也有"堕落"的"双面性"和"居间性"的.榜样教育的确立及其理想教育效果的取得,既要确立真实的形象动之以情,更需要认识的奠定晓之以理和制度的约束导之以行,坚持正面引导和负面防堵相结合,并以制度平台的搭建为道德教育实施的要务,把对人的教育管理纳入法治的轨道.  相似文献   

17.
论清末新式法学教育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末是中国法学教育的近代化时期。在此特定的历史阶段 ,中国的法学教育一步步地突破传统模式 ,开始以西方资产阶级法学教育的思想、方法来培育法律人才。清末的这种新式法学教育为促进西方资本主义法学教育模式与中国实际的结合、推动中国法学教育近代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这些经验对于办好今天的社会主义法学教育事业 ,以培养出真正符合时代要求的法律专门人才具有一定的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ildhood sexual abuse, social anxiety, and symptoms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were examined in a sample of 313 undergraduate women. Thirty-one percent of the women reported some form of sexual abuse in childhood. Women with a history of sexual abuse reported more symptoms of anxiety, distress in social situations, an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than other women. Women who experienced attempted or actual intercourse reported more avoidance than women with no history of abuse and women with exposure only, and more PTSD symptoms than all other groups of women. Women who experienced fondling reported more PTSD symptoms than women with no history of abuse. Pressure, age of onset of abuse, abuse by a family friend, and abuse by other perpetrators were all significant abuse characteristics in predicting adult social anxiety. Implications of these results for research and interven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9.
人文精神与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文精神是大学和教育的灵魂。它决定了教育的使命、目标和标准。如果以人文精神衡量教育,价值教育的目的主要体现在生命教育即尊重和实现生命的价值、智力教育即尊重和实现头脑的价值和灵魂教育即尊重和实现灵魂应该远离功利和实用,通过教育应该培养健康的、善良的生命,培养活泼的、智慧的头脑,培养丰富的高贵的灵魂,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  相似文献   

20.
党校教育的层层筛选形成人的受教育水平(或学历)的差异,同时也由此导致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职业的不同,这是造成教育的竞争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原因。应试教育是对我国当前教育弊端的概括,其实质是指教育筛选功能的过度张扬对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功能的侵害。基于筛选的应试教育与基于发展的素质教育是教育的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经处于一定的张力之中,理想的教育是实现二的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