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离不开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现代化。山东省洪涝、干旱、台风、冰雹、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种类多,重大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时有发生,省域各类自然灾害近年来更是呈现农村总体灾情较重、城市内涝等灾害明显增多、损失日趋加重等特点,决定了必须加快健全完善满足新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集约高效、保障有力的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体系。  相似文献   

2.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是一个自然灾害较严重的地区,特别是近年来,台风、洪涝、风雹、干旱、雨雪冰冻、山体崩塌、泥石流、地陷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并具有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的新特点。面对灾害造成的生命及财产损失,柳州市民政局从加大防灾减灾宣传力度、提高公众防灾减灾素质入手,提高全社会应对各类灾害的识别知识、防范意识、自救互救技能,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在今年的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对防灾减灾体系建设、食品安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一如既往地给予了热切的关注。他们集思广益,为推进我国的防灾减灾事业出谋划策,尽职尽责。完善体系强化思想"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被郑重地写进了"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完善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加快山洪地质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台风、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面对严峻的灾害形势,福建省不断创新思路,完善体系,积极探索防灾减灾  相似文献   

5.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海西州")自然灾害多发,雪灾、洪涝、地震、低温冷冻、干旱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涉及面广,危害性大,给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困难。近年来,海西州在青海省委省政府、海西州委州政府的  相似文献   

6.
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害是地球表面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综合作用的产物。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洪涝、台风、干旱、风雹、雷电、赤潮、沙尘暴、风暴潮、高温热浪、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植物森林病虫害等灾害在我国都有发生,全国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影响严重的地区,常年受灾人口在2亿人次以上。  相似文献   

7.
《中国减灾》2012,(6):1-1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70%以上的城市、半数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大。同时,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成功应对自然灾害,有效降低灾害损失,成为我们共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潘江峰 《中国减灾》2013,(5X):63-63
<正>自然灾害,连同人为灾害,都是人们最大的敌人。自然灾害有许多,比如地震、酸雨、泥石流、台风等。人为灾害有火灾、水土流失等。在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落后,人们都是求神拜佛保佑平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懂得用科学道理、实用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减少灾害威胁到自己的生命,遇到灾害时我们心连心应对灾害。是啊,现在的灾害无处不在,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危险。例如,1998年特大洪水,造成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3004人,倒塌房屋685万问。2008年年初,我国发生了50年不  相似文献   

9.
《政协天地》2010,(8):13-13
福建气候、地形和水系复杂,各种灾害频繁发生,属自然灾害严重的省份之一。特别是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暴雨、高温、台风、雷电等气象灾害频发,并引发洪涝、干旱、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次生灾害,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70%以上的城市、半数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大。同时,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成功应对自然灾害,有效降低灾害损失,成为我们共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地形狭长,山大沟深,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干旱、地震、洪涝、沙尘暴、泥石流、滑坡等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可以说,甘肃"无灾不成年",每年受灾人口达1200万人次,需要救助的灾民达400多万人.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地区、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近几年甘肃省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全球频发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自然灾害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灾害损失日趋严重.我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保护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把减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减灾的法制体制和机制建设,努力推进减灾各项能力建设,大力倡导减灾的社会参与,积极开展减灾领域的国际合作,不断推进减灾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依靠科技进步防灾减灾陈智自然灾害是一种自然现象。从时间而言,自古至今一直发生过,从空间来说,几乎全世界每个角落都出现过。当今世界,随着人口的激增,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的增加,使各种自然灾害成灾的强度不断扩大,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周长生 《中国减灾》2013,(5X):26-27
<正>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每年因灾带来的种种创伤与阵痛,足以让我们对自然灾害"刮目相看"。抛开导致灾害发生的客观因素不说,单因人类自身原因诱发的灾害已屡见不鲜,而防灾意识淡薄和侥幸心理居上是重要原因。由于经验主义导致大众对自然灾害常常进行错误判断,人们总是按照传统的思维定式去思考问题,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警示却并没有在人们的心中打下坚实的烙印。笔者认为,加强防灾减灾要将儿童作为重点,增加防备意识,加大宣传引导,强化应急演练,是抓好防灾减灾工作的根本所在。防灾减灾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对于学龄前的娃娃来说,从小对其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和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范一大 《中国减灾》2012,(5X):24-27
<正>2011年11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本规划是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1998-2010年)》和《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评估的基础上,立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为进一步全面提高我国防灾减灾的综合能力,完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  相似文献   

16.
甘肃自然环境条件恶劣,气候、地形较为复杂,地震、洪涝、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素有"十年九灾"、"无灾不成年"之说。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百姓家园被摧毁;2010年8月7日,泥石流又碾过舟曲县城。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河北省民政救灾系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顺利完成了年度救灾工作目标任务。本刊选取河北省各地民政部门在进一步推动自然灾害救助、开展政策性农房保险试点、提高群众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以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陈荣 《中国减灾》2012,(6):28-29
突发事件,古来有之。在自然界有风霜雨雪、水火雷电、地震海啸等天灾;在社会有安危、存亡、治乱之轮替;在生命有祸福、盛衰、疾病、死生之变化:在事业有进退、利害、胜败之情况。我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是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全球频发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自然灾害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特别是进入"十二五"以来,我国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加剧,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大,防灾减灾工作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20.
史培军 《中国减灾》2014,(11):20-21
我国是世界上两大自然灾害带(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和环太平洋灾害带)复合的高自然灾害风险区,灾害具有种类多、分布范围广、发生频率高的特征.在环境变化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类自然灾害的突发性、并发性、难以预见性,以及相关联的风险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