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信息网站     
上月要闻胡锦涛欧非之行取得五大成果从1月26日至2月4日,胡锦涛主席应邀对法国、埃及、加蓬和阿尔及利亚进行国事访问。胡锦涛主席此次访问,取得了五大成果。以庆祝中法建交40周年为契机,将两国关系提高到新水平。法国是西方大国中第一个与新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40年的风雨历程使两国关系日臻成熟。在中法建交40周年的当天,胡锦涛同希拉克签署联合声明,提出了发展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指导方针,确定了两国加强合作的领域,标志着中法合作进入了发展新时期。以成立“中阿合作论坛”为标志,推进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关系的全面发展。埃…  相似文献   

2.
2006年11月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举行圆桌会议。由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主持通过《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宜言》和《中非台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07至2009年)》。峰会宣言重点反映了双方对重大国际问题的看法和主张.郑重宣示建立和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北京行动计划主要阐述未来三年中非经济社会领域合作的规划和内容。体现双方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合作精神。胡锦涛主席在总结发言中重申:  相似文献   

3.
<正>中加关系开启新征程继加拿大特鲁多总理于2016年8月正式访华后,李克强总理于9月接踵访加。这是中国总理13年后再次访问加拿大。中加总理两度会晤并宣布建立总理年度对话机制表明,两国关系再度升温,展现出良好的合作前景。建交47年来,中加关系有长足发展,尽管最近十年来两国关系一度遭遇寒流,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两国关系仍在前进。建交时,双边贸易总额为1.5亿美元,到2015年底已增长至557亿美元,中国已是加拿大第二大  相似文献   

4.
大事     
1胡锦涛会见印度总理辛格1月15日下午,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印度总理辛格。胡锦涛说,面对中印关系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双方要保持两国高层互  相似文献   

5.
6月1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莫斯科会见俄罗斯总理普京,就中俄关系和深化两国各领域合作坦诚深入交换意见。胡锦涛表示,下一个10年也是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中俄两国发展振兴给全面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带来新机遇。胡锦涛指出,在下一个10年,双方要在以下S个领域加强务实合作。  相似文献   

6.
十日看点     
《当代贵州》2013,(19):9
国内·时政国内·社会●韩国总统朴槿惠访华开启"心信之旅"6月27日,韩国总统朴槿惠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四天的国事访问。此次访问被定义为"心信之旅",意在寻求真诚沟通和增进互信。6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朴槿惠。两国元首均表示,双方要加强沟通,牢牢把握两国关系的大方向,不断充实和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7.
7月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同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兼部长会议主席劳尔·卡斯特罗举行会谈,双方就发展双边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胡锦涛说,古巴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拉美国家。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古关系经受住时间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不断向前发展。当前,中古两国都处在重要发展阶段,面临相似的发展任务,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古关系,有利于共同发展,也有利于促进中拉友好合作。胡锦涛表示,中方愿同古方共同努力,推动中古关系迈上新台阶:一、两国高层和各层次保持密切交往,充分发挥党际和政府间各对话机制作用,加强治党治国经验交流;二、扩大经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双方要创  相似文献   

8.
苏泊 《党史纵览》2010,(10):54-54
2010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加拿大建交40周年.加拿大是继英国和法国之后.第三个与新中国建立的西方重要国家。1970年10月13日.中加双方同时在各自首都公布建交公报。中加建交,被称誉为上世纪70年代的“报春花”.紧随其后,多个国家与新中国建交或发展关系.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承认新中国的高潮。  相似文献   

9.
1949年至今,中美关系发展可谓沐雨经风、曲折迂回、恩怨交加。既饱含相互斗争、坎坷蜿蜒的一面,也有相互借重、相对平稳的一面。中美两国关系发展深受世界总体形势、各自国内政治文化因素以及台湾、人权、经贸等问题的牵制和影响。但不能不看到.中美之间也存在许多共同的利益.只要中美双方共同努力.高度重视.采取措施.中美是可以找到智慧和途径.推动双方关系平稳向前发展的.  相似文献   

10.
张慧中 《党建》2011,(5):60-61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也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与印尼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尽管历史上两国关系曾出现过波折,但1990年两国复交后,双边关系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特别是2005年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两国关系呈现全面发展势头,充满活力。去年,两国隆重庆祝了建交60周年和中印尼友好年,今年是中国一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  相似文献   

11.
越南是我国的重要邻国,两国关系有深厚的文化历史渊源和现实发展需要。两国关系自1991年正常化以来发展迅速,这得益于两国领导人将两国关系不断提升。至2008年,两国关系已有"十六字方针""四好关系"和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支柱。然而,过去几年来,两国关系也出现了下滑和波动。借助建构主义、不对称理论以及正在形成中的中国学派的国际关系理论,深入分析中越关系的深刻内涵和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因素和现代科技,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中越关系,是值得中越两国学者共同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马保奉 《党史纵横》2007,(10):32-35
自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建立至1991年末苏联解体,42年间中国与前苏联保持了"同志"称呼.两党、两国关系曾由友好变成敌对,1989年后逐渐恢复了国家正常关系.在双方关系恶化时期,"同志"称呼经受了"严重考验",但基本上是勉强维持了这一称呼.苏联解体,苏联共产党失去执政地位,中俄国家领导人和外交人员之间的称呼也随之改变.  相似文献   

13.
中印关系一直是影响地区和世界稳定的重要因素。在多极化趋势面临挑战的大背景下,印度总理瓦杰帕伊于2003年6月底访问中国。双方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广泛交换了看法,签署了《中印两国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的宣言》。两国首脑的会晤为今后双方合作确立了一个基本框架。然而,中印两国关系的发展道路并不会因此而一片坦途,两国关系的发展将受到政治多极化框架、经济利益需求、崛起前景比较和相互信任建构四大因素的影响。一、世界政治框架内的两国关系国际关系作为一个有机的互动博弈体系,对国家的影响在近年来表现的尤为突出。目前在南亚…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菲关系在中国周边外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中菲双方相向而行,共同推动关系转圜,对周边安全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未来如何发展中菲安全合作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也对东南亚区域乃至中国周边的安全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总体国家安全观指明了未来我国安全战略决策的方向,是新时代国家安全思想的集中体现。本文从总体国家观的视角考察了中菲安全合作问题,通过分析介绍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主要内容、中菲安全合作的现状与利益基础,探讨中菲安全合作的具体路径。本文认为: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中菲之间在开展安全合作时,坚持统筹内部安全维护与外部安全合作、国土安全维护与国民安全保护、发展合作与安全合作、自身安全建设与共同安全合作以及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合作五对关系的总体方针。而具体实现总体方针需要将以非传统安全合作为切入点、统筹传统与非传统安全两种安全合作协同发展作为着力点和落脚点,以推动两国关系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08年5月6日至10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日本之行,无疑是给两国关系注入活力的开拓之旅。两国首脑互访机制的恢复和确立是拉动目前中日关系的最大动力,在经历了小泉执政5年两国关系的低迷之后,当前的中日关系正因为胡锦涛的访日而展现出“暖春”的生机,让人们对全球视野下的中日关系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16.
8月2日,为期两天的中美首次战略对话在北京落下帷幕。此次对话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其意义不仅在于中美以开放的胸襟和务实的态度开创了一种新的沟通机制。而且在于双方求同存异、登高望远,坦陈各自战略关切和核心利益.寻找共同点的同时明确分歧点,谋求两国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从中美关系大局来看,战略对话机制为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新平台,注入了新内容。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全球政治、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和中国的快速崛起,澳大利亚也开始调整其亚太政策,试图增加其对于亚洲地区的认同感。随着双方在经贸、社会等各领域相互依赖性的增强,澳大利亚国内的利益集团要素正在两国关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澳大利亚利益集团对华事务中具备强大影响力的根源和涉及澳中关系的利益集团基本类别,重点研究了这些利益集团影响澳中关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十六大以来中国对美外交思想的目标。为此中国主张坚持两国合作伙伴关系发展方向,相互尊重恪守诺言,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及相互尊重国家核心利益。在对美外交思想的具体主张上,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加强两国战略互信,明确两国关系定位和管理控制两国分歧。这些目标、思路和主张形成一个完整的对美外交思想框架。  相似文献   

19.
《湘潮》2016,(3)
正1993年5月至1996年7月,我担任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政务参赞。这期间,中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总的来看发展较好,双方也较满意。但与1992年中以建交前相比,两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分歧则渐渐显露出来,成为两国关系中时常遇到的一个麻烦问题。虽然这在两国关系总局中仍属支流、枝节,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双边关系的和谐发展,故中以双方都十分重视,并通过共同努力避免和克服。  相似文献   

20.
马斌 《学习月刊》2010,(15):42-43
2008年8月俄格冲突爆发后.俄美关系急转直下.降至1991年以来的最低点。随后.双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试图改善两国关系。但是.俄美之间由来已久的矛盾阻碍着双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近期.俄美之间热点频发.先是“汉堡外交”为人津津乐道.紧接着“间谍事件”闹得沸沸扬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