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苏联讲“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其含义是什么?它同苏共27大几个主要文件中依然保留“苏联进入了发达社会主义阶段”并提出“完善社会主义”的关系如何?本文拟就有关情况作一介绍并提出自己的浅见,供研究参考。一、“发展中的社会主义”是对“发达社会主义建成论”的进一步否定,同时也使“发达社会主义”概念本身更加淡化。勃列日涅夫于1967年提出的苏联“建成了发达社会主义”的论点(通常称作“建成论”),延续使用到勃逝世,历15年。勃逝世后,安德罗波夫第一个起来否定“发达社会主义建成论”,而提出苏联仅仅处于发达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的“起点”(通常称作“起点论”)。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继续着安的路线和主张。以27大(1986年3月)为标志,进一步否定和批判了“建成论”;从一般意义上保留了“起点论”的基调,但又向现实方面作了进一步后退。其做法是:在原则上保留“苏联进入了发达社会主义阶段”和“达到了揭开发达社会主义阶段的新的历  相似文献   

2.
一、发达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 1967年11月3日,苏共领导勃列日涅夫在纪念十月革命五十周年的报告中宣布;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在苏联已经建成。他说,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是苏联人民遵循列宁主义的方针,进行英勇和忘我劳动的结果。1971年他在苏共二十四大的报告中再一次宣布苏联建成了“发的达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二十七大的政治报告和苏共党纲新修订本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一词,反映戈尔巴乔夫对苏联社会性质的提法与苏共前几任领导有所不同。赫鲁晓夫在1961年召开的苏共二十二大上,曾提出“全国开展共产主义建设”的口号,宣布从1961年起,用二十年时间,即到1960年,要在苏联基本上建成共产主义社会,“这一代将在共产主义制度下生活”。勃列日涅夫于1967年11月,在纪念十月革命五十周年的报告中首次提出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论点,取代赫鲁晓夫的“全面开展共产主义建设”的口号。安德罗波夫任总书记后,又对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发达社会主义”理论作了重要修正。他认为苏联社会尚未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目前只是“处在发达社会主义这一漫长历史阶段的起点”。安德罗波夫还强调,在二十世纪的最后一、二十年  相似文献   

4.
1.赫鲁晓夫的共产主义建立论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通过的党纲认为,社会主义已在苏联取得“完全的、最后的胜利”。赫鲁晓夫在报告中宣布,苏联将在二十年内(1961—1980年)基本建成共产主义。2.勃列日涅夫的发达社会主义建成论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批评了赫鲁晓夫的左倾冒进、超越阶段的思想,于1967年在纪念十月革命五十周年大会上宣布: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3.安德罗波夫的发达社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亦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俄文中是同一个词组。在苏联,“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体制”,作为单一、完整的制度的概念,系由勃列日涅夫在1968年3月第一次提出的,以此反映发达社会主义社会成熟性的社会关系。1977年苏联颁布的新宪法首次对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体制作了全面的说明,这一概念就作为国家根本法的调整对象被肯定下来。《苏联宪法》第九条规定:苏联社会政治制度发展的基本方针,是进一步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作些粗浅的介绍和评述。  相似文献   

6.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是革命导师在150年前就揭示和论证的科学论断。然而,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但至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仍未因危机而进入灭亡。相反的是,随着社会主义“领头羊”苏联的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运动在20...  相似文献   

7.
种种迹象表明,戈尔巴乔夫执政3年来,苏联对第三世界的政策作了某些调整。 这表现在: 第一,纠正过去对形势的错误估计。过去,苏朕一直宣传现在的时代“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为主要内容的时代”,“社会主义是第三世界发展的必由之路”等等。但近30年来的历史证明,苏联的援助和支持并没有使一些第三世界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严酷的事实使新一代苏联领导人认识到,苏联  相似文献   

8.
关于苏联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程度,苏共中央自二十二大以来,在提法上步步后退。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制定的党纲,明确提出苏联将在二十年内建立共产主义。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把宣传的重点放在建设发达社会主义上,并于1967年宣布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今后的任务是建立共产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向共产主义过渡。这比赫鲁晓夫后退了一步,他否定了赫鲁晓夫关于苏联于八十年代初进入共产主义的空想。八十年代,安德罗波夫又后退了一步,  相似文献   

9.
亚历克·诺夫(Alec Nove)是英国研究苏联和社会主义问题的专家,长期执教于格拉斯哥大学,著有《苏联经济史》等多种著作。他的近著《富有弹性的社会主义经济》(1982年)提出了多元化的社会主义模式。该书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思想;第二部分探讨了苏联的经济发展及其经验;第三部分介绍了南斯拉夫、匈矛利和中国的经济改革状况;第四部分阐述对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的看法;第五部分提出了他称为“可以实现的社会主义”的多元化模式。所谓“可以实现的社会主义”,根据诺夫的解释,是指在今天的发达资本主义有可能在将来实现的社会主义模式。本文从该书的法译本《没有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可以实现的社会主义经济》(巴黎,1983年)摘译了第五部分中的三节。  相似文献   

10.
这是首次编写的综合研究发达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基本历史过程及其完整性和相互联系的著作。在引言中探讨了方法论和史料学问题,揭示了发达社会主义的实质,指出了在通向共产主义道路上社会发展的这个合乎规律的阶段的典型特点。书中把发达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一个经历着自身形成和完善的长期过程的完整体系来分析。指出了成熟社会主义标准的综合性质。这个基本理论观点使作者有可能在书中涉及社会生活的各种基本形式,并深入研究苏联成熟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在经济领  相似文献   

11.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包括了斯大林一九五二年二月至九月写的四篇文稿,它集中讨论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若干理论问题,总结了苏联建设社会主义三十多年的历史经验,探讨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一些重大课题,代表了斯大林以及苏联党和人民当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水平,因而我们从中看到了斯大林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世界体系的内部矛盾始自两种不同的经济建设路线。由于社会主义国家中存在着发达与落后、大国与小国、经互会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上的差异,苏联、东欧等发达国家主张“社会主义统一经济——国际分工”路线,而亚洲一些较为落后的国家则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建设方针。如中国和朝鲜坚持“根据兄弟国家自身的需要和能力,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发展本国经济”的立场,在理论上与苏联分道扬镳。  相似文献   

13.
北京社科院苏东所吴仁彰,在1988年1月11日《理论信息报》上就苏联改革理论的突破发表谈话.他认为1987年苏联理论界对社会主义问题的认识有两大突破.一是1987年1月苏共中央全会上戈尔巴乔夫提出不要把过去某个时期的社会组织形式等同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点.二是苏联领导人雅柯尔列夫讲"苏联作为起点的理论任务就是社会主义应该认识自己",提出了重新认识社会主义问题.苏联理论界出现的这一趋势,主要反映在六个方面,即苏联领导人开始认识到1、社会主义应该从高度集权向更多一些民主的方面转化;2、应该从单一化的社会主义向多样化的社会主义发展;3、必须  相似文献   

14.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关于毛泽东的社会主义“两阶段”论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讲到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他说,建成社会主义,也有一个“边”。但是,说建成社会主义有个“边”,不是说不要进一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经过后一阶段,到了物质产品、精神财富都极为丰富和人们的共产主义觉悟极大提高的时候,就可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了”。在目前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时,人们很自然地联想到毛泽东的这段重要谈话。应当怎样看待毛泽东的这段谈话?它与社会主  相似文献   

15.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列宁立即提出由“夺取俄国”转变为“管理俄国”,并且开创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他在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尊重唯物论,尊重辩证法,努力探索和实行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管理,精心设计建设社会主义的蓝图.列宁不同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地方在于:他不仅把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变为革命的现实,而且有了七年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列宁关于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是在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由于时间比较短暂,它还没有形成完整严密的社会主义科学管理的体系,但它初步形成了这个体系的雏型。  相似文献   

16.
“欧洲共产主义”并不是一个地域性概念,而是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探索适合本国条件的社会主义变革道路的一种理论。它的基本主张是,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将通过一条不同于十月革命的民主道路,达到社会主义变革的目标。1975年6月,意大利记者弗·巴尔别里在一篇社论中首次把这种理论称为“欧洲共产主义”(以下简称“欧共”)。据统计,1984年全世界奉行“欧共”的共产党有18个(其中欧洲有14个),党员人  相似文献   

17.
苏联在1936年宣布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以后,认为,社会主义的发展等于向共产主义过渡。这种直接过度论笼罩了苏共领导和苏联理论界几十年之久。1939年,联共(布)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提出,在苏联基本上实现了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完成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和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逐步过渡的时期。这十分明确地表达了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这种思想。到了50年代、60年代,这种社会主义建设等于直接过渡的思想在苏仍然很突出。1952年召开的十九大,党章规定党的主要任务是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二十一大提出“苏联已进入全面展开的共产主义建设时期,要创造共产主义的一切物质条件与精神条件”。二十二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邓小平创立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的 第三次飞跃,它是突破“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纲领,是指导社会主义发生第三次飞跃的 核心理论。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展开的进一步认识和实践,取得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八个 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9.
苏联《社会科学》杂志1986年第2期报道了1985年6月在莫斯科举行的苏联波兰社会科学合作委员会第2次会议关于批判“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消息。这次会议的参加者包括两国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学家、法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京、文学家和宗教界人士。他们听取并讨论了苏联和波兰学者的约40个报告。波兰科  相似文献   

20.
1984年,费边社成立一百周年之际,苏联“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一部批判费边社会主义理论的著作《费边主义思想体系批判》。作者是苏联科学院国际工人运动研究所里·阿·加尔金娜。全书共计145页,包括一篇简短的前言、三章和一篇结束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