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民导刊》2007,(5):5-5
监督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人大监督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同时也对地方人大监督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认真贯彻实施好监督法,履行好人大监督职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工作实效,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在人大监督工作实践中树立“成本”意识。  相似文献   

2.
贯彻实施监督法,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必须正确处理人大与党委的关系,在人大监督工作中自觉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做好人大监督工作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是贯彻实施监督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核心。为此,必须深刻认识坚持党的领导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监督工作是人大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我国的国家监督体制中,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是最高层次、最具权威的监督。特别是监督法颁布实施后,人大监督有了法律保障,其监督程序、范围、重点更为具体。创新人大监督手段,增强人大监督实效,业已成为人大工作探索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4.
监督法的出台,对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如何加强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实效,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葫芦岛市龙港区人大常委会认真领会监督法精神实质,牢牢抓住四个关键环节,加大人大监督力度,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5.
监督法的颁布实施.对于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也给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实施监督法,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大监督工作.是各级人大常委会当前的一项十分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陈今 《人民政坛》2007,(11):37-37
监督法于今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自监督法实施以来。我所在的乡人大就没有组织代表开展监督活动。前几天。碰到乡人大主席。我问他今年后几个月的时间里。乡人大是否有安排监督活动。主席说。由于监督法中没有关于乡镇人大如何在闭会期间开展监督工作的规定。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展。所以今年乡人大都没有安排。请问。乡镇人大闭会期间如何开展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7.
贯彻监督法应该着重于深刻领会监督法的内涵,把握监督重点,提升监督实效。 把握监督工作的主要形式。监督法对人大监督政府工作作了规范化、程序化的规定,体现为三个特点:一是突出人大听取和审议政府专项工作报告这种主要监督形式;二是突出人大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应当直接反映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普遍要求解决的问题;三是突出监督实效。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相似文献   

8.
监督法可谓是人大开展监督工作的“尚方宝剑”。通过认真学习监督法,笔者认为,手握“尚方宝剑”,应当坚持三个结合,强化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政府经济工作行使监督职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个重要职责。多年来,特别是监督法和《重庆市〈监督法〉实施办法》实施以来,重庆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经济工作监督方面开展了大量实践,取得了新成绩。但在实践中出现的监督"疏漏"现象,影响了人大监督的效果。笔者认为,加强经济工作监督,必须进一步健全地方人大经济工作监督机制。监督工作中的"疏漏"现象所谓"疏漏",指在对政府的经济工作行使监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逐步加大了监督工作力度,在法律监督与工作监督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有力推动了监督工作的深入开展,较好发挥了人大监督的积极作用。但是,从我国权力机关行使监督权的现状看,监督不力、监督虚置和监督乏力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去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监督法,使人大监督工作实现了有法可依,标志着人大监督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同时也对地方人大监督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以监督法为依据,将地方人大监督工作“虚功实作”,克服监督不力现象,进一步增强监督实效,是当前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着力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地方人大常委会实施监督法中的两个难点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督法是立法者对人大监督职权的功能定位和人大监督工作规律认识、实践和总结的阶段性成果。监督法的出台,既从法律的层面完善了国家权力的  相似文献   

12.
监督法源于人大监督丰厚的实践积累。在监督法出台的关键一年里,人大以稳健、规范的理念,把监督工作演绎得亮点纷呈。全国、地方人大监督的新进展,契合了监督法的规制。  相似文献   

13.
鲁天龙 《云南人大》2009,(3):24-25,31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监督法实施以来,社会各界对人大监督的力度、效果寄予厚望。而且客观上监督法的实施也为新形势下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增添了强大的动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不管是监督法实施前还是实施后,人大监督的效果离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是存在差距过大的问题。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地开展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实效,已成为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仅就地方人大监督工作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4.
<正>监督法明确规定了监督议题的途径,但对于监督选题的具体依据、程序和时限要求等缺乏细化规定,使得地方人大监督选题工作做法不一致,选题工作中存在不规范、不科学和随意选题等问题。监督法明确规定了监督议题的途径,但对于监督选题的具体依据、程序和时限要求等缺乏细化规定,使得地方人大监督选题工作做法不一致,选题工作中存在不规范、不科学和随意选题等问题。为  相似文献   

15.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作为区级人大.监督工作是一项最基本、最经常的工作。监督法的颁布为我们有效开展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提供了具体的法律依据。一年多来,围绕如何贯彻实施监督法,认真履行监督职能,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不断增强监督实效,我们在实践中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正式实施,标志着人大监督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监督法》对行使监督职权的基本原则、主要方式和运行程序做出了较为全面的规定,使人大的监督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对加强人大监督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罗平县人大常委会以贯彻《监督法》为契机,认真学习《监督法》,准确领会、把握好《监督法》的精神实质,切实贯彻实施好《监督法》,把对加强司法监督工作,增强司法监督实效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牢抓实。  相似文献   

17.
监督法的颁布实施,对于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监督法实施近三年的实践看,各  相似文献   

18.
监督法自今年1月1日颁布实施以来,转眼半年多时间过去了,监督法的作用正逐渐凸显,为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提供了更加完备的法律依据。勿庸置疑,监督法是新形势下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规范人大监督工作的有力举措,是新时期人大工作的重要法宝和推动器。当前,如何更好地贯彻监督法?笔者认为,贯彻监督法,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人大研究》2007,(10):46-47
张志一:对提高地方人大监督工作实效的思考监督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各级人大常委会的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那么,地方人大如何提高监督工作实效,庆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张志一撰文说,首先要做到"三个明确",即通过学习监督法,明确实施监督法的重要意义,明  相似文献   

20.
监督法授权地方人大常委会根据监督法和有关法律,结合本地工作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制定监督法实施细则,一是要充分体现监督法精神,贯彻监督法规定,二是要结合实际,体现地方人大监督工作特色。实施细则应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内容加以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