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金飞豹 《民主》2008,(11):35-38
而北极与南极不同.因为北冰洋表面的海冰总在不停地漂移、裂解与融化,北极大陆呈浮冰状,不像南极大陆那样经历数百万年积累起数千米厚的冰雪,显得较平整。北极冰原上到处都布满了可怕的冰裂缝,这些冰裂缝就像张着大口的怪兽,吞噬着一切落入它口中的生命。  相似文献   

2.
科研和万宝之地南极面积约一千四百万平方公里,在七大洲中居第五位,相当于我国面积的一点四五倍。这块严寒、干燥、暴风雷频繁的大陆,随着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和南极考察的逐步深入,它的重要价值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南极洲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严寒的气象条件,可以提供在其他大陆上得不到的异常宝贵的科学资料。它对许多学科的研究以及认识地球的整体环境,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南极被称为“科学研究的圣地”。  相似文献   

3.
王晶 《学理论》2023,(6):1-2
正处在战略跃升期的哈尔滨冰雪经济发展,不仅要以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思维构建冰雪经济新发展格局,而且要站在新起点上谋划高质量发展新战略,科学谋划发展路径,精准定位发展目标,构建“4+N”冰雪产业体系,合理规划功能布局。  相似文献   

4.
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是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小岛屿国家面临着领土被淹没的威胁,例如图瓦卢的大部分领土已被海水淹没。科学家预计,在未来的30年会涌现出大批因气候变暖而流离失所的“环境难民”。然而,“环境难民”并未纳入难民地位公约的保护范围,这些难民将何去何从?谁该为环境难民的现状和未来承担责任?因此,探析环境难民的国际法保护问题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中国首次赴南极考察船编队正在胜利返航。全体考察队员在远离祖国、远离亲人的四个多月里,经常是在与恶风巨浪、严寒冰雪的搏斗之中。他们尝到了一生中少有的艰辛,也体会到了值得永远铭记的欢乐。他们最感欣慰的是,没有辜负祖国人民的信任和嘱托,圆满完成了这次南极之行的三大任务:确保往返四万五千多公里的海上航行安全;在南极建立中国第一个考察站;进行多学科的综合考察。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寒地冰雪经济发展,亲自谋划、亲自推动北京冬奥会申办和筹备工作,多次号召“3亿多人参与冰雪运动”。在2018年9月28日召开的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他强调,要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的独特资源和优势,推进寒地冰雪经济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行船三分险”这句俗语成立的话,那么,在南极冰区行船还要加上一个“更”字。由于南极远离内陆,一旦出现船只破损或困在冰原,不仅救助困难,而且极易造成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澳大利亚灾祸连年澳大利亚在这方面是灾祸连年。1987年12月3日,在南极水域航行26年之久的澳大利亚租用丹麦的“内拉丹”号考察船,搁浅在马阔里岛,船只严重受损。  相似文献   

8.
徐淑梅 《学理论》2008,(4):64-65
建设世界冰雪旅游名城已成为新世纪哈尔滨市跨越式发展战略,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冰雪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自身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严峻形势,如何发展冰雪旅游,做好冰雪旅游产业文章,真正将哈尔滨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冰雪旅游城市,是摆在哈尔滨人和黑龙江人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针对此课题提出了进行国际水准规划。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旅游经营要走“提质增效”的道路,产品创新、市场营销策略、营造世界冰雪旅游名城环境氛围、提升旅游服务、人才兴旅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我们从探险家的乐园归来, 留下探索者的艰辛; 我们从科学的圣地归来, 把硕果奉献给母亲。” 这是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副研究员金庆民今年初考察南极文森峰山区后写下的诗句。她是世界上第一位深入南极腹地的女地质学家,她为中国在文森峰山区首次发现了一个大铁矿。  相似文献   

10.
恐怕没有谁不想到南极,去瞧瞧那憨态可掬的企鹅,和那浮动在万顷碧波之上的巍巍冰山。然而,这块长年铺满冰雪的大陆,也不是人人都能去得了,它不独遥远,而且很多人的身体条件不适宜在那里久驻。 这并非耸人听闻。1993年底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南极学术讨论会上,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就选拔考察队员一事,要求承担地质、海洋、气象、生物等方面的课题组负责人,在确定新队员的人选时,  相似文献   

11.
我国南极考察队载誉归来后,在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办公室,我们见到了南极考察队队长郭琨同志。他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寒暄一阵后,我们的话题便转到了南极考察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到南极去,为祖国争光“为什么我国要在南极建立自己的科学考察站?”我们首先提出了这个问题。他没有马上回答。看得出,他在极力控制自己的情  相似文献   

12.
进军南极中国有了“重炮”张继民可以预见,1994年,不管从我们东南沿海港口开出何样的船舶,也不会有“雪龙”号巨轮出航南极更具特色,因为它是中国的第一艘破冰船,有了它的极地远征,就等于中国有了进军南极的重炮。这艘1993年购自乌克兰的破冰船,现在锚泊于...  相似文献   

13.
三进南极     
郭琨 《瞭望》1987,(26)
1986年10月,正当南极进入一年一度的黄金季节——夏季的时候,中国第三次南极考察队乘坐“极地”号科学考察船再次开赴地球上这块神奇的大陆。 “极地”号共有乘员127人,其中包括考察队员89人,这些队员来自全国34个单位,平均年龄37岁,半数以上的人具有大专文化水平。他们依靠理想、纪律和拼搏的“南极精神”,胜利完成了这次考察队的扩建完善长城站、进行陆上和南大洋科学考察、试捕磷虾、进行环球航行科学考察的任务。日夜奋战 抢卸物资 第三次南极考察队于1986年12  相似文献   

14.
《中国应急管理》2014,(1):F0002-F0002
1月2日19时30分,我国南极考察队暨“雪龙”号科考船在澳大利亚“南极光”号极地考察破冰船配合下,成功营救在南极遇险的俄罗斯籍“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客船上的52名乘客。“雪龙”号船准备撤离浮冰区继续执行后续考察任务时,所在地区受强大气旋影响浮冰范围迅速扩大,造成“雪龙”号及船上101名人员被困。  相似文献   

15.
国际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联合会于6月24日在日内瓦发表了一份关于世界自然灾害的报告。报告说,1998年全球自然灾害的规模史无前例,共造成6万人死亡,2500万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达900亿美元。而且由于地球变暖和环境恶化,令后发生自然灾害的频率和数量还可能有所增加,未来数十年中仍可能发生下述“特大”的自然灾害,诸如气候变暖使海水到2010年上升1米,并引发“厄尔尼诺”和“拉尼娜”这对“孪生杀手”;干旱引起的荒漠化会使撒哈拉以南地区的粮食产量减少三分之二,并导致水荒;世界贫富差距的扩大使广大发展中国家更容易遭受洪水、干…  相似文献   

16.
由30人组成的中国代表团悄然离开北京,继而默默地出现在加拿大卡尔加里第十五届冬季奥运会冰雪场上。这种低调的姿态,与日甚一日,随着第十五届冬季奥运会在卡尔加里拉开战幕而激起的世界性冰雪运动热形成鲜明对比。确实,对于今天的中国冰雪健儿来说,他们很可能是付出代价最高而得到荣誉最少的一批人。他们悄悄地出征,默默地但竭尽全力地在世界冰雪强手的“丛林”里奔突,而且可能取得相对于  相似文献   

17.
刘洪 《瞭望》2000,(44)
一句颇引人深思的话说:不要让地球上的最后一滴 水,变成你的眼泪。然而,面对森林不断减少、沙 漠不断扩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动植物数量日益萎缩的现实,人类担心的又何止一个“水”字。人类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的同时,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境危机。 不久前美国宇航局就宣布,他们测得的数据显示,在最近两个月,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已扩大到智利南部城市篷塔阿雷纳斯上空,而此前,这个臭氧空洞还只覆盖南极及周围一部分海域上空。这是迄今人类所观测到的最大一个空洞。更为严重的是,这也是臭氧空洞第一次覆盖一个人口稠密的城…  相似文献   

18.
丁建刚  顾煜 《瞭望》2022,(6):25-27
北京冬奥会上,运动健儿们在冰雪赛场上激战正酣. 位于祖国西北角的新疆,冰封雪飘.丰富多彩的冰雪娱乐项目给寒冬带来生机活力,新疆民众对冰雪运动的热情和向往正持续高涨. 作为中国冰雪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新疆逐步做强冰雪旅游业,加快推动冰雪装备制造业发展,推动全民参与冰雪,盘活"冷"资源,舒展冰雪经济"另一翼",与东北...  相似文献   

19.
沈颖 《瞭望》1995,(48)
近一时期,全球变暖问题再度引起舆论关注.10月10日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发表题为“全球变暖千真万确”的文章说,“全球变暖的预言者正在重新赢得对此持怀疑态度的科学家的尊重.天气模式的细微变化与经改进的计算机模拟的结果相一致,这有力地说明,人为气候变化正在向我们迫近.”10月16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美国气候学家罗伯特·巴林的文章说,全球变暖问题至今未有定  相似文献   

20.
冰城冰雪竞妖娆——哈尔滨冰雪文化的巨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景富 《学理论》2009,(1):87-92
哈尔滨是中国现代冰雪文化的肇兴地,并且在中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冰雪文化,是指人类在冰天雪地环境里从事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生产能力、精神生产能力和以冰雪为载体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