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股东派生诉讼是一种赋予股东为了公司的利益而提起损害赔偿诉讼权的制度安排,源于英美法系,为多国公司法效仿。新《公司法》在我国正式确立了股东派生诉讼。通过对股东派生诉讼法理基础的阐释,以及对其原告资格、前置程序、原告股东的权利限制三方面的制度设计,构筑股东派生诉讼——公司自治与司法干预平衡的理念,以完善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公司法规定了股东诉讼制度,提供了股东诉讼的法律依据。在司法实践中,正确划分股东诉讼的种类、确定股东派生诉讼的程序要件和主体要件、股东派生诉讼的结果归属等法律制度亟待完善,否则,由于法律制度的缺陷,将很难发挥股东诉讼制度设置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完善的股东权利保护制度是增强公司活力、促进经济发展的必要保证,然而我国公司不当行为仍相当普遍,严重侵犯了公司股东的合法权利、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股东诉权是法律赋予公司股东的司法救济权力,由于我国《公司法》对股东诉权未作明确规定,致使肆意侵害股东权利的情形很难为司法遏制。本文试从建立诉讼派生制度来完善这一诉讼救济手段,按诉讼原则、诉讼实体、程序等方面加以阐述,以期在司法实务中具有可操作性,切实维护股东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4.
股东派生诉讼是有效维护公司和小股东利益的一种间接诉讼方式。应该沿着“鼓励合法诉讼”与“阻却投机诉讼”的总体思路,对我国股东派生诉讼提出派生诉讼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相结合的制度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股东派生诉讼是公司中股东权利的一种特殊救济制度,为保护中小股东自身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但由于法律规定的不完善和粗略,这一制度仍存在诸多漏洞。应对派生诉讼原告和被告主体资格进行完善,并明确公司在派生诉讼中的地位,以平衡大小股东之间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6.
我国新修订的《公司法》中引进股东派生诉讼,弥补了我国公司立法空白,然而这种制度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适应和完善。本文对股东派生诉讼的诉讼主体资格限定提出了构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建立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具有法律上的独立人格,但股东的权益也可能因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管理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受到侵害。在公司权益受到他人不法侵害时,由于股东是公司利益的终极所有者,其权益必然会间接受到侵害。在实践中我国已经允许,股东因公司利益受到控制股东或高级管理人员不当行为侵害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种形式的诉讼,在公司法律制度上称为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本文对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基于维护公司少数股股东的权益这一共同目标,发源、发展并完善于英美法中的股东直接诉讼法律制度与股东派生诉讼法律制度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借鉴、移植.本文首先对这两类股东提起的诉讼的法律规定作了分析,然后指明了二者体例设计的原因以及内容设计的原因及所蕴含的理念.并结合我国公司发展趋势,建议我国的股东提起的诉讼法律制度应基本上按照英美法的股东提起的诉讼法律制度来重新设计.  相似文献   

9.
沿着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历史脉络,展现其产生的背景,由此,在我国确立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有着积极意义,但在立法和实践中还存在困境,围绕如何实现有效监督与防止滥诉的平衡,借鉴相关立法例,结合我国的本土资源,使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能够保护中小股东利益,进而完善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0.
论股东派生诉讼的激励和滥用制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公司法确立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有利于维护公司的整体利益,最终能够保障股东的权益。但是股东派生诉讼制度面临着激励与滥用的矛盾,对该制度设计时既要激励其诉讼,又要防止股东滥用派生诉讼权利。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新公司法的规定,探讨股东派生诉讼的激励和滥用制约机制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