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一、当今国际形势的特点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动的历史时期,两极格局已经终结,新的国际格局还未最终形成,这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进入90年代以后,世界局势发生了自第二次大战以来最剧烈、最深划的变化。当今国际形势具有以下特点:1.欧洲在重新分化组合过程中,不稳定、不安定因素在继续增长。自1989年,东欧剧变,先后抛弃了社会主义制度,苏联的解体,这样重大的事件,对今后国际社会和世界格局必将产  相似文献   

2.
波黑内战和九十年代新民族主义和平一九十年代初,由于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美苏争霸为特点的两极格局解体。两极格局解体的根本原因是苏联这个超级大国自我崩溃。苏联崩溃的原因之一是民族分离主义浪潮的冲击。八十年代末期,随着苏联公...  相似文献   

3.
我国多极化思想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多极化思想从萌芽于 40年代的“中间地带”论到 90年代最终成为指导我国对外战略的重要理论 ,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 ,多极化思想尚处于孕育时期 ,“中间地带”、“三个世界”的理论是多极化思想的基本轮廓 ;第二阶段 ,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日渐明朗和“多极化”提法被普遍接受 ,多极化思想初步形成 ;第三阶段 ,随着两极格局的解体和我国学者对多极化问题的深入研究 ,多极化的积极意义凸显出来 ,多极化思想最终发展成为指导我国对外战略的重要理论。  相似文献   

4.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于1992年11月4日至6日在深圳召开了第四届全国中青年世界经济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90年代的国际经济环境与我国对外开放(特别是经济特区)的发展。现将研讨会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90年代国际总体环境 (一)国际政治环境 目前世界正处于新旧格局的交替过程中。尽管动荡不安,但从世界的整体和主流着可以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世界地缘政治斗争史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20世纪初,止于1945年;第二阶段始于1945年,止于1991年冷战终结;第三阶段自冷战结束迄今.与此三阶段相一致,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两次大调整,即从以欧洲为中心的多极格局转向以欧亚大陆为中心的两极格局,再从两极格局向新的格局过渡.但迄今为止,这一过渡尚未完成.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及地缘政治中心具有可变性,变化的原动力基于大国综合实力,尤其是经济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今年5月,作者出席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举办的一次座谈会,听到专家学者们分析和预测90年代世界格局的发言,受到不少教益。现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国际形势的演变和借鉴中外学者国际关系理论,试就90年代世界格局作一理论性的探讨,恳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7.
0年代末90年代初苏美冷战结束和两极格局终结,国际形势总体趋缓,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然而,冷战结束后的世界依然不太平。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连续两个多月的轰炸以及对中国驻南大使馆的野蛮袭击,又一次证明了这一点。那么冷战后世界仍不太平的根源在哪...  相似文献   

8.
两极格局崩溃以后,美日矛盾已发展成为多极格局的主要矛盾,亚太地区是美日争夺的主战场。现在社会主义国家绝大多数位于亚太地区,亚太地区已成为东西方矛盾斗争的主战场。亚太地区是南方国家中发展最快、经济政治力量较强的地区,也是南北矛盾斗争最激烈的地区。亚太地区是世界各种矛盾最集中的地区。世界主要矛盾的斗争及其发展,必将影响到中国,因而,加强对亚太地区矛盾特点及其变化的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理解并认清“国际格局”是国家把握判断国际形势、制定对外政策的基本依据和必要前提。二战以后的国际格局经历了两极的确立及形成、受到冲击及分化、多极萌生及衰变这样的过程,美德相互的对外政策及其相互关系受国际格局的影响也处于不断调整和变化之中。一、两极国际格局的确立与德美外交关系的互动。首先,我们来分析美国在两极国际格局确立过程中对德国政策的变化。在战后两极国际格局确立的过程中,美国对德国政策的考虑大体上经历了两个前后不同的阶段:在第一阶段,美国执行的是1945年拟定的旨在严厉处置德国的1067号指令。在第二阶段,美…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世界形势剧烈震荡。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中止,冷战结束。冷战结束虽然给世界带来了缓和、对话的趋势,但是也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波,造成了动荡不安的局势。其中,世界上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问题进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两极格局的解体以及经济全球化向广度和深度的发展,地区主义重新兴起。在新地区主义框架下寻求经济、政治及安全合作以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正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东北亚作为亚太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众多的地区安全困境,已经成为制约地区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如何抓住机遇,在新地区主义浪潮下选择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安全模式,促进地区安全合作,成为东北亚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一、新地区主义的兴起为东北亚解决安全问题提供了重要契机。地区主义是指地理位置相邻、有着较高程度的政治经济相互依存关系和许多共同…  相似文献   

12.
为了加强对当前国际形势的研究,分析和考察90年代世界战略格局的发展趋势,深入探讨我国的对外战略问题,中央党校“90年代世界战略格局”课题组和《中国社会发展战略》编辑部等单位邀请首都部分国际问题研究专家、学者召开了“当前国际局势的新变化与中国的对外战略”研讨会。现将与会同志讨论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后冷战时期东盟国家地区安全战略孙福生冷战结束后,世界进入国际社会各种力量重新组合,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新格局正在形成的过渡阶段。在新形势下,由于内外战略环境的改变,东盟国家的地区安全战略也正在发生引人注目的变化,这无疑将对东南亚地区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  相似文献   

14.
区域经济组织是区域性国际组织的一种,一般指特定地区内的若干国家为了实观一定经济目的依据条约而建立起来的常设机构,在经济学上称区域经济集团。区域经济组织的发展趋势就叫区域经济集团化或经济区域化。 二战以后,世界经济力量进行最新组合,逐步形成了美、欧、日三足鼎立的格局,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到了90年代,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国际竞争开始从以权力为核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世界正在发生急剧深刻的变化。旧的两极格局解体,新的世界格局——多极格局正在发展,本世纪末下世纪初,世界处于新旧格局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内,世界各大力量将各有消长,并进行重新组合。冷战时期掩盖着的各种矛盾趋于激化,全局和局部力量失衡又产生新的矛盾,世界局势更加  相似文献   

16.
本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格局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动,从而使世界社会主义地盘大幅度缩小,社会主义从量上大为减少,导致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转入低潮,跌入“低谷”。面对这种形势,人们彷徨、疑虑,甚至悲观失望。那么世界社会主义会不会走出低谷?新的社会主义高潮怎样才能到来?前景如何?本文试就此作如下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7.
试述中美俄三国关系的新变化吕乃澄冷战后的国际形势正从两极格局走向多极化格局,在这转折时刻,主要大国的对外战略调整和大国关系的发展趋势,对国际关系格局变化及世界和平、安全与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本文着重论述的是中、美、俄三大国关系的新动向。国际舆论认为这...  相似文献   

18.
冷战结束后的中东格局黄文镛,任志忠1989年以来,东欧发生巨变,苏联急剧解体,华约集团解散,支配战后国际关系达40余年的两极格局终结。当今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正处在大变动的历史时期。冷战结束对中东格局有何影响,值得人们关注。一...  相似文献   

19.
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这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无论是在全球还是在地区范围,无论是在政治还是在经济领域,多极化趋势都在加速发展。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战略格局,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的外部条件,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和世界基本战略格局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形成了关于多极化世界的基本思想,为我国改革开放和对外关系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指导。冷战和两极格局结束以后,世界多极化在曲折的斗争中不断发展,各种政治力量不断进行新的分化组成,形…  相似文献   

20.
战后世界两种国际格局的两个历程——两极格局瓦解与多极格局趋势发展孙宝珊战后半个世纪左右,世界格局的基础和主角,即几个工业化大国的实力发生巨大变化。英国经过世界大战和殖民体系崩溃的打击而衰落为欧洲地区性国家,其国际作用一落千丈;法国虽有戴高乐主义来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