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立案登记制的确立,标志着选择性司法的终结。但转型期人民法院通过立案审查对纠纷进行选择性司法又有其深刻的政治、社会和法律原因。以立案登记制取代立案审查制,首先体现为法院在立案程序上已从职权模式转向诉权保障模式,更深层意义在于法院的司法角色或说职能应该有一个很大的变化。但在通过立案审查制采取选择性司法的三大因素仍然存在,在我国社会仍将处于较长时期的社会转型这一大背景下,平衡好立案登记制有诉必理、有案必立与受理"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之间的关系,必须处理好几个方面问题:第一,把握好立案过程中登记与审查的关系;第二,确立司法有限的理念,明确受案范围;第三,倡导纠纷多元化解,尽快建立诉前强制调解程序;第四,规制与防范不当行使诉权特别是滥诉行为。  相似文献   

2.
接待并提供立案指导7743人次,共受理案件13247件,通过立案指导使当事人主动息诉2624件,其中化解重大敏感纠纷74件。这是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司法窗口工作在2012年上半年展现的一组数据。对于他们来说,"1+1>2"不是一个简单的不等式,而是推行一个个具体的措施所产生的司法效应。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立案难问题一直为社会所诟病,而立案审查制度正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要对法院的案件受理制度进行改革的建议,以立案登记制度代替当前的立案审查制度,对依法应该由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护.本文在对立案审查制度和立案登记制度进行详细剖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如何顺利实施立案登记制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政治程序难以解决国内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的价值冲突和利益纠葛时,寻求司法救济已成趋势。法院介入国内应对气候变化而引发的纠纷,对案件作出裁判,必然涉及政治立场的选择,与其他政治力量形成互动关系。为了避免法院角色正当性之争,美国联邦法院形成了将政治目标寓于规范阐释、避免作出全输全赢的判决等司法策略,实现了支持环境保护的政治目的。面对正在出现的气候变化行政诉讼,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在法律规范容许的解释空间内运用司法策略化解难题,而不能依赖不予立案加以回避。  相似文献   

5.
立案调解是指法院立案庭在立案受理民商案件后,对有可能通过协商解决纠纷的民商事案件,在开庭审理前由法院主持进行调解的诉讼活动。立案调解可在较短时间内解决纷争,提高诉讼效率,减少诉累,降低诉讼成本,努力实现案结事了的目标,也能避免因不服判决而减少无理缠诉和无理上访。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执行难一直都是困扰司法实践的重大顽疾。近年来,各地法院的执行工作普遍呈现出难度大、压力重、涉访案件逐年上升的趋势。为了更加科学合理地解决"执行难"问题,各地法院积极探索执行案件的多元解决方式,深入实践"能动司法"理念,希望通过制度的设立与机制的调整来逐渐改善这一现状。在执行立案后增设"执行督促履行机制",便是其中的一项创新构想。本文拟就执行督促履行机制的设立和运行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当前司法腐败的主要环节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近年发生在司法领域的腐败案件不难发现,司法腐败产生的主要环节及表现主要有:一是在管辖、受理、立案等进入诉讼程序环节上的腐败。有的司法机关置明确的法律规定于不顾,越位管辖、越权办案,争夺“油水案”,非法插手经济纠纷,参与讨还债务,扣押人质等。有的公安机关先破后立,不破不立,犯罪嫌疑人有关系走门路的,即使符合立案标准,也以治安处罚结案。有的检察机关收了经济犯罪嫌疑人的钱,不立案、不深究或收取保证金便不了了之。有的法院收当事人的钱就乱受理、乱立案。二是侦查、调查环节上的腐败。有的侦查人员乱抓人、乱…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郎溪县法院针对农民工维权案件大幅上升的现状,依法采取多项有效措施,有效化解了多起农民工维权的重大群体性案件,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果。该院对农民工起诉追索劳动报酬等案件,坚持"三快原则",即快立案、快审理、快执行,并为其提供导诉、答疑、解惑等"一站式"服务。对故意拖欠或消极躲避不支付农民工工资、逃避执行的企业,在搜集其  相似文献   

9.
律师在代理案件的过程中遭遇"立案难"是个普遍的现象,对于一些法律规范缺位、指导判例匮乏和审理难度较大的案件,某些地区法院的立案法官往往不愿受理或者不敢受理,而利用自由裁量权将当事人排除在法院之外,从程序上就判定了当事人的败诉,使得债权人的维权之路还未开始就已结束。其中追究公司股东未清算责任即是一例。本文拟就律师在此类案件的工作实践中遇到的立案难题做一个归纳总结和浅析简议。  相似文献   

10.
2015年3月11日,领衔制定《关于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见》即"四五纲要"的全国人大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少平对本轮司法改革的亮点进行解读。李少平认为,诉权是一项重要的公民权利。为保护公民的诉权,我国要推进立案改革,改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立案登记制的核心是简化程序,把过去立案的实质性审查变为程序性登记,有效防范过去可能出现的推诿立案、拖延立案、拒绝立案等情况。对法院依法应当受理的案件,当事人起诉只要符合法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