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杨光 《西亚非洲》2000,(4):55-57
2000年5月30日~6月2日,南非非洲研究所为庆祝建所40周年,在首都比勒陀利亚召开主要由非洲学者参加的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主题是“非洲合众国”。参加会议的学者超过百人,其中包括来自其他非洲国家的60多名学者。所以,这基本上是一次非洲国家学者之间的“内部”学术交流。南非副总统祖马在到会致词中也表示,很少看到这么多的非洲学者齐聚一堂,讨论如何解决非洲面临的政治问题。会议比较集中地反映了非洲学者对目前非洲国家处境和对策的看法,对于我们广泛深入地了解非洲学者的观点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塞姆是南非早期的一位主要的非洲民族主义者、南非土著人国民大会(后改为非洲人国民大会)的创始人。他提出的“非洲新生”论认为,非洲人具有“自己的”天赋和古老文明;受到殖民统治压迫的非洲人民正为自由和变革而斗争。因此,非洲将会新生。“非洲的新生”字义上指“开始一种新的生活”,但更“意味着一种新的和独特的文明,不久将在世界上出现”。人们对塞姆的“非洲新生”论褒贬不一。但它却得到已故加纳总统恩克鲁玛的高度赞赏和认同,并与现任南非总统姆贝基20世纪末提出的“非洲复兴”论具有共同点和一致性,从而被认为是当代非洲复兴思潮的重要渊源之一。  相似文献   

3.
今年7月9-11日,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举行了第37届非洲统一组织(非统组织)首脑会议。与会各国首脑审议并采纳了非洲国家自己制定的“新非洲行动计划”,这一计划的出台对于加强非洲的民主和法制建设、全面振兴非洲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非洲行动计划”的产生 “新非洲行动计划”是由南非总统姆贝基、尼日利亚总统奥巴桑乔和阿尔及利亚总统布特弗利卡共同起草的“千年非洲复兴计划”与塞内加尔总统瓦德制定的“欧米茄计划”综合而成,被外界称为“非洲复兴的一幅蓝图”。 (一)“千年非洲复兴计划”。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非洲国家对自身贫困不断加  相似文献   

4.
10月 9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召开了“非洲复兴与中非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由该所副所长杨立华教授和南非非洲研究所所长艾迪·马洛卡博士主持。南非方面的与会者有南非非洲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阿达尔博士、南非威斯塔大学公共管理系教授米提博士、南非非洲研究所客座研究员萨马苏沃博士。中方学者除本所研究人员外 ,还有北京大学亚非研究所夏吉生教授和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曾强教授。此外 ,南非驻华使馆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作为双方的学术交流项目 ,这次研讨会选在“中非合作论坛———亚的斯亚贝巴2 0 0 3年部长级会议”召…  相似文献   

5.
7月5日,南非安全问题研究所、非洲研究所、国际问题研究所和全球对话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南非学者一行8人访问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并与中方学者就南非在非洲和国际事务中的作用问题进行了座谈。南非安全问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普林斯·马谢里(HlukanisaPrinceMarshele  相似文献   

6.
加强南中合作 促进非洲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 0 2年 1 0月 1 8日 ,南非国际问题研究所董事会副主席、南非现任总统塔博·姆贝基的胞弟莫莱齐·姆贝基 (MoeletsiMbeki)先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发表了题为“加强南中合作 ,促进非洲发展”的演讲。姆贝基分别从“修正的依附论”、“南非的经济地位”、“独立以来的非洲形势”、“南非与非洲其他国家的关系”及“中国和南非面临的挑战”等方面对非洲当前形势及南中合作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阐述 ,并回答了与会学者的提问。  相似文献   

7.
1995年南非《非洲洞察》季刊第一期发表了南非非洲研究所客座研究员E·里斯特纳博士撰写的题为《加强地区合作的前景》一文,对南非与其邻国的合作关系作了较为全面的评述。 文章称,去年4月底新南非诞生后,曼德拉总统领导的民族团结政府在平等、互利和不称霸的原则基础之上,积极改善和发展同南部非洲各国的关系,努力促进本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目前,新南非不仅已成为维护地区安定的重要角色,而且正逐步成为带动地区经济腾飞的“领袖”。其做法是:  相似文献   

8.
南非是目前非洲唯一的新兴大国.自20世纪末以来,南非外交日趋活跃.南非以非洲复兴为己任,发挥该国维护南部非洲地区安全与发展中的作用,加强南南合作,重视发展南北关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现出南非外交战略的重点.正是姆贝基大力倡导的"非洲复兴"思想成为他当政时期南非外交战略选择的思想源泉.从总体看,姆贝基时期南非外交呈现出3个特点:毫不掩饰地追求大国地位;在外交领域强调民主、人权,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敢于顶住压力,坚持自己的外交原则.  相似文献   

9.
8月 17日 ,南非安全研究所 (InstituteforSecurityStudies)所长雅格布斯·西利尔斯博士 (JacobusCilliers)等一行访问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 ,并与中方学者进行座谈。西利尔斯博士介绍了南非安全研究所的情况。该研究所于 1990年成立 ,主要研究武器控制、非洲冲突及维和事务、犯罪和治安状况、艾滋病、腐败、恐怖主义等问题 ,侧重非洲之角、中部非洲和南部非洲的研究。该所网站 (www .iss .co .za)包括所有的研究成果 ,读者可以免费阅览全文。西利尔斯博士认为 ,非洲安全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 :非洲国家民主建设不健全 ;政府管理程…  相似文献   

10.
3月 2 7日 ,南非外交部思想库、南非全球对话研究所副所长香农·菲尔德女士 (ShannonField)率南非学者访华团一行 5人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与中国非洲学者交流有关《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 (英文简称“NEPAD”)和南非外交政策的有关情况。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外交部非洲司、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中联部国际交流中心 ,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等外事和研究机构约 5 0名中方学者 ,南非访华团的另外 4名学者分别是比勒陀利亚大学政治系主任马克茜·斯库曼教授 (MaxiSchoeman)、罗得斯大学政治学系副教…  相似文献   

11.
张象 《西亚非洲》2000,(5):35-37
中国与非洲各国同属发展中国家,历来政治上彼此支持配合、经济上互补互助.我国几代领导人为培育中非友谊付出了许多心血.发展长期稳定的中非友好关系是我国外交的一贯方针,但这一方针在具体贯彻落实中却并不尽如人意,尤其在经贸交往中常常有追求眼前利益的现象.所以,如何从长远着眼发展中非关系,还需要一些具体措施和具体制度.  相似文献   

12.
非洲进入被称为"第二次解放运动"的20世纪90年代之后,非洲妇女在整个非洲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她们在农业战线上有时扮演着比男人更重要的角色,生产非洲8亿多人口所需要的大部分食物;在城市建设中,敢于抵抗歧视和克服困难,努力进取,改善家庭和个人的经济与社会地位;在政治民主化进程中,不畏艰险,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我们相信,非洲妇女在各国、各条战线上所发挥的作用必将越来越突出,她们的形象也必将越来越耀眼。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农垦集团公司 (简称江苏农垦 )从 1 990年起涉足非洲农业资源开发 ,同年底与中垦集团合资在赞比亚兴办了第一个农场———中赞友谊农场 ,又相继于 1 998年 6月、 1 999年 9月独资购买并经营喜洋洋农场和中华农场 ,在赞比亚拥有 2 0 0 0公顷土地的永久性产权。可喜的成绩十多年来 ,江苏农垦的“非洲工程”健康发展 ,取得了比较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受到中赞双方有关政府部门等多方面的一致好评。据不完全统计 ,江苏农垦“非洲工程”累计生产小麦、玉米和黄豆共 2 1 5万吨 ,上市鲜奶 75 0万公升 ,还有大量的肉类和蔬菜。其中 ,喜洋洋…  相似文献   

14.
津巴布韦民族主义领导人西托莱撰写的《非洲民族主义》一书,是非洲人中最早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民族主义问题进行全面阐述的重要著作。它重点阐述了战后非洲民族主义的兴起原因、斗争目标和斗争方法,并有力地驳斥了西方殖民主义者的“白人至上哲学”,集中表达了作者的民族主义思想和主张,有其进步性和积极意义。西托莱的民族主义思想基本上是温和、偏右和亲西方的,是战后非洲民族主义温和派的代表,并在以后有了新的发展和表现。  相似文献   

15.
2000年8月21日~22日,中国—非洲关系论坛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此次会议由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办,与会的中国学者26人,分别来自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农业部、湘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相似文献   

16.
9月22~26日,我应邀参加了在美国伊利诺斯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举办的“审视非洲研究”NEH研讨班。这是该中心申请的国家人文科研基金(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Humanities,NEH)中关于非洲研究的重点项目,其目的是通过各国学者……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非洲法研究属于极为薄弱的环节。但非洲法研究的重要性日益明显。我国的外国法制史课程,除了要介绍欧美国家的法制史外,还应该介绍亚非拉国家的法制史。……  相似文献   

18.
张宏明 《西亚非洲》2001,1(4):56-61
卢旺达学者亚历克西·卡加梅博士,是非洲本土最早从人种学视角进行非洲哲学研究的哲学家,享有非洲本土“人种哲学”之父的美誉。本文主要介绍卡加梅关于班图哲学研究的方法和理论成果,诸如班图哲学的定义、来源、内涵和性质等。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African Studies, principally in post-1945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and its counterpart in post-independence Africa. African Studies enjoys an increasingly close connection with bilateral and multilateral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providing research and researchers (along with their own conceptual frameworks and concerns) to assist in defining and providing direction for aid and related policies. This is leading to unhealthy practices, whereby African research is ignored in the formulation of international policies towards the continent; while external Africanists assume the function of interpreting the world to Africa, and vice versa. This dynamic reinforces existing asymmetries in capacity and influence, especially given the crisi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most African countries. It also undermines Africa's research community, in particular the scope for cross-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the engagement in broader development debates, with the result that those social scientists who have not succumbed to the consultancy market or sought career opportunities elsewhere are encouraged to focus on narrow empirical studies. This political division of intellectual labour needs to be replaced with one that allows for the free expression and exchange of ideas not only by Africans on Africa, but with the wider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who share the same broad thematic and/or theoretical preoccupations as the African scholars with whom they are in conta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