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婧 《党建文汇》2007,(11):7-8
举世瞩目的中国绕月探测工程(也称“嫦娥工程”)已经启动,一颗属于中国自己的卫星“嫦娥一号”将绕月飞行;2010年,中国的月球车将在月球上实施软着陆;2020年之前,中国研制的机器人将把月球土壤样品采回地球……随着“嫦娥工程”的顺利展开,“嫦娥一号”幕后的科学家们也开始被人们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2004年1月24日,温家宝总理亲自批准了中国绕月探测工程项目的立项。随后,国防科工委对外宣布正式启动“嫦娥工程”。2007年,一颗属于中国自己的卫星“嫦娥一号”探测器将开始绕月飞行;6年内,中国的月球车将在月球上实施软着陆;在2020年之前,中国研制的机器人将把月壤样品采回地球。  相似文献   

3.
王建柱 《求贤》2008,(12):27-29
2004年1月24日,温家宝总理批准了中国绕月探测工程(也称“嫦娥工程”)项目的立项。随后,国防科工委对外宣布正式启动绕月探测工程——3年内,一颗属于中国自己的卫星“嫦娥一号”将开始绕月飞行:6年内,中国的月球车将在月球上实施软着陆:2020年之前,中国研制的机器人将把月壤样品采回地球。  相似文献   

4.
刘志宏 《党史文苑》2007,(11):54-55
2007年10月24日下午6时05分。随着“嫦娥一号”升空,国人为之振奋。“嫦娥工程”令世人瞩目,与此项工程相联系的一位科学家成为了科技界关注的焦点,他便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国家天文台高级顾问、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欧阳白远出生于江西吉安,从小在永新长大.后来成为中国绕月探测工程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是我国提出探月工程计划的第一人。他对故乡的绵绵深情令笔者动容,笔者特采撷几则鲜为人知的故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据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介绍:“目前‘嫦娥二号’的进展非常顺利,已进入‘决战’前夜。”“嫦娥二号”是我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先导星,其重要任务之一是要对“嫦娥三号”的首陆区进行高精度成像,因此其绕月飞行高度将由“嫦娥一号”时的200千米降低到100千米。  相似文献   

6.
喻丹 《当代贵州》2011,(2):54-55
2010年12月26日,中国绕月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在贵州省委组织部与当代贵州杂志社共同主办的“观风论坛——贵州省领导干部周末大讲堂”,发表了“空间探测进展与中国的嫦娥工程”的演讲,引起强烈反响。论坛结束之后,本刊记者就其中的问题深入采访了欧阳自远,为读者提供更多关于中国探月工程的故事与细节。  相似文献   

7.
目前,日本、印度和中国都在加紧探月和登月的科学研究和试验。据介绍,中国绕月探测工程已转入发射实施阶段。“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目前已完成方案设计和初样设计,各项专业试验正在进行。不久整星将转入正样研制阶段,计划2007年发射。有媒体报道说,日本和印度在中国宣布登月计划后,更是加快了探月和登月的研究步伐,并与中国展开竞争。  相似文献   

8.
2010年10月1日,共和国成立61周年的纪念日,我国“嫦娥二号”卫星顺利升空,举国欢腾。美联社报道说,“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是中国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的最新里程碑。路透社说,这标志着中国在成为与美国、俄罗斯一样的航天大国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在送“嫦娥飞天”的航天队伍中,今年6月刚刚接替著名航天技术专家孙家栋出任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的吴伟仁,  相似文献   

9.
揽月九天     
2007年金秋,"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承载着中华民族走向宇宙深空的梦想,叩响了月宫的门环。仰望九天,"嫦娥一号"那蓝色的太阳能帆板,犹如高扬在浩瀚太空的"中国帆"。它骄傲地告知世界:在月球探测工程中,放飞"嫦娥"的中国航天人,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0.
《学习月刊》2021,(1):I0001-I0001
2004年1月,中国的探月计划经过长期准备、10年论证正式立项,被称为"嫦娥工程"。该工程主要按照"绕、落、回"三步走发展计划展开,旨在用无人航天器造访月球、探测月球、认识月球。到目前为止,我国先后成功发射的"嫦娥一号"和"嫦娥三号"探月器已经顺利完成了前两步预定的探测任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和成果。  相似文献   

11.
前沿快递     
文韵 《党建文汇》2007,(12):39-39
“嫦娥一号”传回月面图像;会唱歌的公路;“心形”橘子更甜;家用迷你真空包装机.  相似文献   

12.
几千年来,神州大地一直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美丽神话,其中浓浓地寄托着对那神秘星球的向往,梦想有一天能够“月宫会嫦娥”或“蟾宫折桂”。想了几千年,盼了几千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梦想即将成真。不久前,国防科工委宣布,名为“嫦娥工程”的我国绕月探测工程已正式进入实施阶段。不久的将来,鲜艳的五星红旗将飞越太空,直插月球。【一】月球是离人类生活的地球最近的“邻居”,也是人类探测与研究程度最高的地外星球。奔月,是全世界的梦想,阿波罗登月曾让整个世  相似文献   

13.
新知     
《当代党员》2014,(1):4-4
“玉兔号”是我国酋辆月球车——嫦娥三号巡视器的官方名称。“玉兔号”月球车设计质量140千克,以太阳能为能源,能够耐受月球表面真空、强辐射、摄氏零下180度到零上150度极限温度等极端环境。月球车具备20度爬坡、20厘米越障能力,并配备有全景相机、红外成像光谱仪、测月雷达、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等科学探测仪器。2013年12月2日凌晨,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由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组成的嫦娥三号探测器送入轨道;15日4时35分,“玉兔号”月球车驶离着陆器开展科学探测。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0月24日下午6时05分,随着"嫦娥一号"升空,国人为之振奋。"嫦娥工程"令世人瞩目,与此项工程相联系的一位科学家成为了科技界关注的焦点,他便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国家天文台高级顾问、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欧阳自远出生于江西吉安,从小在永新长大,后来成为中国绕月探测工程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是我国提出探月工程计划的第一人。他对故乡的绵绵深情令笔者动容,笔者特采撷几则鲜为人知的故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马俊 《党建文汇》2014,(12):51-51
中国探月工程三期中技术难度最高的“再入返回飞行试验”11月1日以一次接近完美的着陆宣告成功,标志着我国已全面突破和掌握航天器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的高速再入返回关键技术。多名参与研制的中国航天专家向记者揭示了这个为嫦娥五号重返地球探路的“小嫦娥”是“如何炼成的”。  相似文献   

16.
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卫星在完成全部使命后,准确落于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预定撞击点上,为我国探月一期工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从发射升空开始,“嫦娥一号“卫星累计飞行494天,共传回1.37TB的有效科学探测数据,获取了全月球影像图、月表部分化学元素分布、月表土壤厚度等一系列科研资料,为我国月球探测后续工程和深空探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理论与当代》2008,(1):53-53
林蔚在2007年第50期《瞭望》上撰文指出:这几天。围绕“嫦娥首幅月面图像”。网上吵得沸沸扬扬。近来好像进入了一个“质疑季”,从官员的“微观”言行到政府的“宏观”政策,从“华南虎”到“三峡大坝”……网民提出的各种质疑越来越多了。尽管太多的怀疑对社会心理确有负面影响,但必须看到,对于曾经盲从权威的中国人来说,现在开始有了质疑精神,这是一种了不起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陈爽 《党课》2020,(4):23-25
2019年11月25日,英国皇家航空学会2019年度颁奖典礼在英国伦敦举行,“嫦娥四号”任务团队获得该年度全球唯一的团队金奖,该奖也是英国皇家航空学会成立153年来首次向中国项目颁发的奖项。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1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玉兔二号”巡视器顺利完成互拍成像。  相似文献   

19.
速览·中国     
01嫦娥二号成功发射中国探月工程二期揭幕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这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二期揭开序幕。作为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嫦娥二号的主要任务是为嫦娥三号实现月面软着陆开展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继续进行月球科学的探测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已成功落月,“玉兔”月球车正在进行科学考察。“为什么地球上还有这么多小孩子吃不上饭,人类却要斥巨资去探索宇宙?”这是1970年一位赞比亚修女向当时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太空航行中心的科学副总监恩斯特·史都林格博士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