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下基层”,成为今夏重庆各级干部的流行语——目前全市正在组织一万名左右干部开展“以城带乡万名干部驻村”活动,组工干部正在开展下基层活动,区县正在深化党政领导干部从去年开始的大下访、大走访活动……一批又一批干部走进基层,对于宣传党的政策,排解基层矛盾。带领群众致富,促进城乡统筹等,将会发挥巨大作用;通过深入了解民情,亲身感受群众疾苦,在基层摸爬滚打过的一大批年轻干部,将成为更了解市情、更懂得民意的推进重庆科学发展的宝贵财富。因此,大规模组织干部下基层,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相似文献   

2.
省直机关工委高度重视下基层活动,一大批干部到基层,为群众送政策、办实事、解难题、促发展,给基层带来了新气象,注入了新活力。 一本本翔实的《下基层民情日记》写满了基层群众的大事小事,一篇篇调研报告、党性分析材料满载着干部的心血,一份份慰问品、慰问金传递着干部与群众之间的深情厚谊,一桩桩群众企盼的好事、实事将群众的心与干部的心贴得更紧……  相似文献   

3.
正时下,各地纷纷建立了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长效化机制,通过问计基层、服务群众,有效提升了干部作风。但在一些干部中存在着下基层"走过场",服务群众形式主义的问题,"花拳绣腿"、华而不实,致使效果适得其反,需要高度警醒。切忌"隔山打牛"。一些机关干部强调"时间紧、业务忙",在这样的基调中,存在用传真布置工作、靠电话检查督办等"遥控指挥"的  相似文献   

4.
李建军 《共产党人》2013,(Z1):48-50
正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也是聚力中国梦的根本工作路线。近年来,灵武市创造性地开展了干部下基层"五送两带一帮"(送政策、送规矩、送文明、送科技、送温暖,把群众对各级党政组织和干部的意见建议带上来、把群众生产生活中需要上级帮助解决的困难带上来,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和谐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主题实践活动,我们每年抽调1300多名机关干部,成立8个工作队79个工作组,根据单位职能和村(居)实际固定结对,干部一  相似文献   

5.
为了巩固基层涉纪信访"百日会战"成果,进一步引深纪检监察信访干部"下基层、转作风、抓信访、促稳定"活动,夏县纪检监察信访干部包案包事,深入基层一线与群众面对面化解信访矛盾纠纷,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调查基层涉纪信访问题,对群众合理的诉求解决到位,努力把涉纪信访问题解决在基层,把上访群众稳定在基层。近期,县纪委安排信访干部解决了两起基层涉纪信访问题,  相似文献   

6.
霍庆涛 《当代贵州》2011,(12):21-21
从今年3月起,我省分批选派省直单位处级干部下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促进干部作风转变,为基层办实事。目前,在第一批100名处级干部下基层过程中,已解决突出问题25个,落实解决措施148条。对此,3月23日至30日,本刊组织调研组深入部分市(州、地)的乡村,对5个村的200多名党员干部群众进行了调研采访。  相似文献   

7.
在干部"下基层"活动中,吴忠市中级人民法院立足审判实践,畅通基层民意表达渠道,健全诉前矛盾解决机制,完善司法为民服务措施,锤炼法官群众工作能力,实现了"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作风在一线转变"的工作目标。走出法庭访民情、解民忧吴忠中院组织全市400多名法官"带案下基层"2.7万余人(次),通过巡  相似文献   

8.
严水泉 《党建》2013,(4):38-38
当下,干部下基层活动如火如荼。大多数干部下基层后,能够为基层办实事,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但也有少数干部服务意识淡化,下到基层“做客”。一是“看客”。这类干部下基层后,不是深人实际搞好调查研究,而是在会议室里翻着早已准备好的记录本,听听该单位领导一字不漏念文字汇报材料。如此既掌握不了第一手资料,也听不到群众的真心话,回到机关也不能给领导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干部下基层工作是落实党的方针政策,转变领导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发展经济、维护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实践证明,干部下基层不仅培养了干部群众观念,锤炼了干部过硬作风,更壮大了基层工作力量,解决了基层热点问题。但客观地看,与党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期待相比,党员干部下基层带来的实际效果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为确保下基层工作真正取得实效,得到群众认可和拥护,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机关走向基层,面对角色的转变、岗位的变化,干部下基层应该怎么干,干什么?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帮助农村解决在同步小康进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加快推进同步小康建设步伐。驻下来,树形象。干部下基层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下基层不是镀金,不是走程序,而是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心贴心"沟通、  相似文献   

11.
“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开展以来.我与各区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和部分基层党员干部代表谈心谈话。并到联系点开展了一些活动,通过亲身下基层了解实情,掌握社情民意。为基层干部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我对开展“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有了更深的感悟。  相似文献   

12.
时下,常听有的基层同志抱怨:“上级干部下来的多,但有时帮不上忙反而添烦。”为什么下基层反而不受欢迎?这往往与部分干部把“抓基层”与“下基层”混为一谈有关。  相似文献   

13.
王东升 《党课》2009,(11):58-59
机关干部下基层是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形式,也是引导、宣传、教育群众,为基层解难题、办实事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同是下基层,有的深受群众欢迎,群众把他们视为知心人;有的却事与愿违.收效甚微。因此,有的干部慨叹,现在群众工作越来越难做了。  相似文献   

14.
陈燕 《当代贵州》2009,(23):24-26
“十万干部下基层”活动开展以来。全省11.6万名干部走出机关,带着责任、带着问题、带着好的作风,深入到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搭建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让各族人民群众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活动带来的可喜变化。  相似文献   

15.
正莱芜市莱城区紧抓教育实践活动契机,延伸服务触角,拓展服务深度,让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直通到群众心坎上。从走近到融入。时空距离可以走近,而拉近心与心的距离则需要真情地融入。转变观念下基层。在深化"千名干部下基层"、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三项制度的基础上,莱城区开展了下访、走访、问访、遍访"四访"活动,全区4100多名机关干部、教育卫生系统2700多名党员教职工和医护人员、2900多名农村干部走家串户,直接联系服务21万多户群众家庭,去官气、接地气、沾土气。  相似文献   

16.
吴翠云 《红旗文稿》2012,(20):10-11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健全联系群众制度,创新联系群众方式。基层是人民群众工作生活之所在,了解原汁原味的民情,需要深入基层;基层是民智民力之所蕴,问计于民、科学决策,需要深入基层;基层是矛盾问题之所萌,未雨绸缪预防风险、攻坚克难促进和谐,需要深入基层。为此,今年德州市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了"下基层、走村居、访民户、解民忧、送温暖"活动,督促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化解矛盾、解决问  相似文献   

17.
王万虎 《共产党人》2013,(Z1):52-53
正近年来,石嘴山市惠农区以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为平台,通过建立和完善工作制度,推进干部下基层活动常态化、制度化,改进了干部作风,拉近了干群关系,树立了机关干部心系群众、爱民亲民的良好形象。一、搭建两个平台,助推下基层活动一是搭建实践平台。把干部"下基层"工作与推进重点工作(项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新社会管理、移民工程、棚户区改造等工作相结  相似文献   

18.
开展干部下基层活动是党中央在新的形势下为扎实做好群众工作、化解基层矛盾、维护群众利益、推动和谐发展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自活动开展以来,各级干部纷纷深入基层磨炼意志、增长本领、提升能力,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要想使这项活动长久稳定地坚持下去,应着重解决好四个问题:统一思想认识,确保下基层活动不走过场;树立正确理念,确保党群干群关系密切和谐;加强建章立制,确保干部下基层下得去、呆得住、干得好;着力排解民忧,确保下基层活动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9.
时下,一谈到关心群众,不少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在向上级汇报或总结时,总少不了谈下基层多少次、多少天,但当问到具体落实到什么程度、落实的有哪些时,却知之甚少,甚至答不上来。在这些人看来,只要下了,帮没帮群众就无所谓了,难怪群众反感地说,有一些干部把农村当成渡假村,下乡只不过是为了散心。不管群众怎样说,我们领导干部下基层,目的应该是调查了解农村党建工作和经济工作发展情况,了解群众的困难,帮助基层解决加快发展奔小康的实际问题,体现党和政府对群众的关怀。可我们一些干部心里根本没有挂记群众的疾苦,在下基层时,有的象征性地走…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中组部在全国组织系统部署推进"万名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关注和欢迎。下基层,是各级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