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潘虹五岁那年,外婆带她去舅舅家玩。舅舅拿了两个苹果给她,用来招待自己的小客人。苹果又红又大,闪着诱人的光泽,好看极了。别说吃,单是闻那  相似文献   

2.
李迪  尹若雪 《党政论坛》2013,(18):35-35
每天吃水果200-400克左右为宜。相当于两个苹果。这里说的200-400克是指吃进去的果肉重量,不包括果皮、果籽、果核等。以苹果为例,一个富士苹果重约250克左右,去掉核后还剩200克,因此一天400克的量大致相当于吃两个苹果。吃水果时也要讲究多样性,比如吃了一个苹果,再适量吃些草莓、橘子等,既保证吃够量,又能让营养丰富起来。要注意的是,水果不能吃太多,大部分水果的膳食纤维和糖分含量较高,吃太多会引起胃痛、腹胀,还会让血糖增高。  相似文献   

3.
雪丽 《侨园》2012,(12):28-29
安妮·凯瑟琳医师一到洛杉矶圣约翰医院,便换上浅蓝色的棉制消毒服。与当地大多数医师不同的是,凯瑟琳没穿传统的白大褂,因为她觉得那会使小病人感到害怕。到上午10点,她结束了例行的巡诊后,一楼来电话让她去急诊室,一上午她都忙着看病。吃过午饭,她又迎来一名自诉嘴痛的华裔妇女。凯瑟琳拉上遮掩22号隔间的黄色布  相似文献   

4.
何立波 《党政论坛》2009,(12):18-18
喂猴。儿子吃东西,不会像人那样吃完,更不可能去珍惜。比如儿子抓苹果吃,抓到爽甜的,吃上几口,就忙着抓下一个。抓到不爽甜的,吃一口后,就丢了,回头再抓。等到没吃的了,才又捡回刚才丢掉的来吃。  相似文献   

5.
看过电影《上甘岭》的 ,脑子里大都印下了这样感人的一幕 :在坑道里坚守了几天几夜的指战员们 ,已是个个口渴难耐 ,伤病员更是因极度缺水口唇干裂高烧不止。然而面对炊事班送来的一只苹果 ,却是连长推给战士 ,战士让给伤员 ,伤员们也只是深情地闻了闻香味 ,又把苹果传给了别的同志。大家推来让去 ,谁也没有吃。苹果虽然没有吃 ,可大家的心气儿比吃了苹果还高。“让苹果” ,居然也有如此意想不到的“神奇”之功效。其实 ,产生这样的功效 ,说神奇也不神奇 ,倒是完全反映了人们思想感情的发展规律。人 ,作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高级动物 ,不仅有物…  相似文献   

6.
吃了40多年国家补贴的白水县,现在不但扔掉了“讨饭棍”,而且成为关中东部农村县市的后起之秀,被誉为渭南地区正在腾飞的“四小龙”之一。 是什么使白水人脱贫致富?是苹果。那山山峁峁的苹果树成为白水人走进市场奔向小康的向导。  相似文献   

7.
押沙龙 《各界》2014,(10):58-60
上官婉儿是唐朝最有名的一位才女,她的知名度非常高,许多电影电视都演过她,形象都很秀雅动人。她能在现代社会这么出名,当然一方面跟她的经历与才华有关,另一方面跟她名字起得好多少也有关。一个才女能姓个“上官”这样的复姓,已经是很大的福气了,何况又叫“婉儿”呢。倘若她名叫牛桂芝,想想看那又会是什么光景。  相似文献   

8.
犯罪学家凯琳曾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在她上班的路旁,有一座非常漂亮的大楼。有一天,她看到楼上有一扇窗户的玻璃被打破了,那扇破窗与整座大楼的整洁美丽极不协调,显得格外刺眼。叉过了一段时间,她惊奇地发现,那扇破窗不但没有得到及时的修补,大楼上反而多了几个烂玻璃的窗子。这一发现使她息有所悟: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修补,别人就可能受到采种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玻璃。  相似文献   

9.
不倦的情怀     
爱生 《民主》2012,(3):23-25
全国优秀教师、邵阳市民进会员王爱平自参加工作的那一天开始,她就选择做一名教师,从当上教师的那一天开始,她就选择任务繁重的班主任;从担任班主任的那一天开始,她就把全部的爱倾注给学生。  相似文献   

10.
许嘉璐 《民主》2008,(7):33-34
2008年2月27日晚,北京展览馆剧场,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颁奖大会。当我看到获得优秀出版人物奖的名单中“唐瑾”二字时,心里不禁说道:“果然有她!”立即兴奋地对坐在旁边的陈至立国务委员说:“这个唐瑾是湖北教育出版社的,我们民进会员!”也不管她听清楚没有:轮到唐瑾和获得同一奖项的人一起站在高高的旋转台上出现时,我又指给她看:“那就是唐瑾。”  相似文献   

11.
鹰和人     
高高的天空中有一只鹰在飞翔。她远远地就看见下面有一只鸽子,她决定要抓住那只鸽子。鹰俯冲下去,但当她接近地面的时候,发现那只鸽子已经躲藏到一个在树下坐着休息的人手里。  相似文献   

12.
三中全会以来,安徽省来安县农村迅速改变了面貌。往年常到张目家里借粮借钱的那些农民朋友们都把日子过“发”了,大伙争着进城来向张目一家报喜!唯有好友潘世太一年没露面,张目和全家挺挂念的。 直到一九八○年秋的一天,潘世太才打发妻子苏志兰进城来到张家,她满脸愁容,心事重重。 “唉!”她深深地叹着气对张目说,“多亏责任制,今年比去年强多了,只是往年新帐压旧债,亏空太大,现在一还帐,剩下的粮食就又不够吃了!也没钱买化肥、良种,再说俺那不争气的男人种田又不得法。……”  相似文献   

13.
何志铭 《各界》2010,(2):35-35
我的母亲今年88岁高寿,她的兄弟姐妹都早已过世了.去年春节回故乡榆林,一大家人吃团圆饭,五桌共50名,看着大家埋头吃得稀里哗啦,我很是感慨。  相似文献   

14.
早年有句俗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那时苏州、杭州经济文化发达,水土也好,人长得俊秀,生活比别处强。于是又有一句是:“生在苏州,长在杭州,吃在广州,死在柳州。”广州讲究吃,柳州出木材,可做上等棺材。广州粤菜,那是天下闻名的。广东全省都吃粤菜,我常去,体会最深。常见高级饭店、酒家食客排长队,吃的是价以千计的盛宴,其中国家干部不少。现在干部工资那么低,准吃不起。按广东人说法,那是吃“阿爷”的,可以报销。我吃过每  相似文献   

15.
聋女上大学     
高洁 《瞭望》1998,(39)
在国内,就听说我那17岁的聋孙女考上澳大利亚著名的墨尔本大学建筑学系设计专业,惊喜之余,不免有些担心。有这样严重的生理缺陷,她该怎样上课,又怎能理解和掌握那些深奥又抽象的建筑学理论和设计知识呢?来澳以后,我深深被这里为残疾学生提供的关怀照顾和学习条件...  相似文献   

16.
高延萍 《侨园》2014,(5):66-67
(接上期)隔了一天,刘雅歌果真来到了西安,卜乃夫竭尽热诚,施出浑身解数招待她,他请她去西来顺品尝驰名的羊肉泡馍,上天福咖啡馆,陪她看电影、观戏,进莲湖公园喝茶,黄昏时分又来到新城大广场,欣赏长安伟大的夕景:夕阳鸦阵。在东来顺午餐时,服务员先后上了三道菜:拔丝苹果,拔丝芋头和糖醋里脊。  相似文献   

17.
焚琴煮鹤篇     
韩羽 《瞭望》1994,(20)
最近读了一本《知堂谈吃》,看那“尝闻善饮者取花生仁劈为两半,去心,再拈半片咬一口细吃,当可吃三四口,所下去的酒亦不在少数矣。”真吃出雅趣来了。 “民以食为天”,吃,的确是第一要紧事,谁能离得开吃?只要可能,谁又不想尽量吃得好?不但活人要吃;死人也要吃,不闻“若敖鬼馁”乎!  相似文献   

18.
申小轩  梅旭东 《民主》2011,(5):27-29
如果,你试图走进一个女人的世界,那你就必须读懂她内心深沉的爱。如果可以,我愿意暂且忘记她身后的荣誉.只用一种姿态.一种女性的姿态,来聆听在她身边发生的过往。那像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故事里,有江北古城的千年风雨,也有一个女人为之付出的半生缘。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委书记李建国在渭南视察苹果生产情况从苹果调入省份到产量跃居全国第二,陕西省在苹果产业发展之路上仅仅走了十余年。十余年里,陕西苹果得天时地利,由70万亩迅速发展到700万亩,连年获得中国农业博览会金牌或名牌称号。去年全省苹果收入达72亿元,占农业总收入的25%。苹果收入在果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已占到一半以上。 2000年,陕西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苹果产业发展,建设果业强省的决定”,把苹果产业同高新技术、军工等并列为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今年,陕西又把“苹果产业化开发、集团化经营”写入全省“十五计划”…  相似文献   

20.
鱼儿 《党政论坛》2012,(18):34-34
伊甸园苹果树 《圣经创世纪》中记载耶和华神把所造的人安置在伊甸园,使他修理看守。但亚当和夏娃受蛇的诱惑吃下智慧树上的苹果,被驱逐出“伊甸园”。从此,人类似乎便再也没有重返伊甸园。这个地上乐园成了人类最美好的记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