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艳萍 《前沿》2010,(11):157-161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公民生态消费参与意识不断觉醒和成长,但由于参与主体尚未成熟、参与深度不足、参与机制的不健全使得当前公民生态消费参与存在一些问题。如何使公民的生态消费参与从自发走向自觉,需要从以下几点人手:构建生态消费价值观,提高公民生态消费参与意识;完善生态消费参与的公共决策机制,增强公民生态消费参与的实效性;健全生态消费参与的法律保障体系,强化公民生态消费参与的观念和行为。  相似文献   

2.
生态消费是经济新常态下亟须倡导的消费理念。当前,由于"重物质、轻精神"的消费理念导致生态消费需求力不足;"多盲从、少理性"的消费行为导致生态消费选择力欠缺;"重自我、轻自然"的消费心理导致生态消费原动力失衡等原因,使我国的生态消费难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为解决这一现实困境,提升民众生态消费力,促进生态消费健康有序地发展,必须在强化生态消费观教育、加强理性消费宣传、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规约和激励机制、大力建设生态消费文化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3.
生态消费是经济新常态下亟须倡导的消费理念。当前,由于"重物质、轻精神"的消费理念导致生态消费需求力不足;"多盲从、少理性"的消费行为导致生态消费选择力欠缺;"重自我、轻自然"的消费心理导致生态消费原动力失衡等原因,使我国的生态消费难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为解决这一现实困境,提升民众生态消费力,促进生态消费健康有序地发展,必须在强化生态消费观教育、加强理性消费宣传、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规约和激励机制、大力建设生态消费文化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4.
严安 《前沿》2009,(1):106-110
生态工业有着传统工业模式所不可比拟的巨大优势,代表了未来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大力发展生态工业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趋势和战略选择。一方面,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多年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以及“绿色消费”“绿色壁垒”的挑战,为我国生态工业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另一方面,思想认识的误区、政策制度的缺陷以及技术支持的不力,又为我国生态工业发展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障碍。政府、企业和全社会要共同努力,通过健全法律体系、加快制度创新、提供技术支撑、搞好示范试点、加强宣传教育等途径,积极推动我国生态工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作为人类生活主要手段而非目的的消费,必须与自然和谐统一,并最终指向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合理消费理论的要义,它契合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诉求。当下在全社会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也是走向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从生态文明建设的维度审视我国形塑合理消费风尚演进轨迹、特点和现实挑战,探究形成合理消费风尚路径选择的问题,是有待深化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理论的重要渊源,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和我国国情,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道德思想、生态发展思想和生态消费思想。  相似文献   

7.
李江利 《前进》2009,(5):43-4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未来我国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党对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所伴生的生态问题的清醒认识,是对科学发展的准确把握。山西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和工业基地,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但能源损耗、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生态改善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8.
卢春华 《新东方》2008,(9):25-27
生态危机越来越严重地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生态经济之路。发展生态经济要培育和发展生态产业,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绿色GDP与领导政绩挂钩,倡导绿色消费,发展绿色产业。  相似文献   

9.
消费社会是人类工业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表现。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我国也逐步由工业社会向消费社会迈进,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购买力增强就是消费社会的基本体现。消费社会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物质生活,同时,大量的生产、生活废弃物被丢弃给大自然,日益造成我国严峻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此,我们需要自我反思并采用多元途径,如全民消费教育、大众媒体宣传、发展循环经济、环保立法等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了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构想。生态消费观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价值引领作用。生态消费观是以保护环境,促进身心和谐发展为目的,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崇高的精神追求,放弃各种以享受性和挥霍性物质消费为核心内容的消费价值理念。生态文明视阊下的生态消费观应遵循以人为本,培育生态消费观的文化底蕴,强化生态消费观的政策引导,加强生态消费观的科技基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一、生态消费的重要意义“人们的消费需要,不仅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文化需要,还应包括生态需要在内。”①生态需要不仅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生存需要,也是很重要的享受和发展需要。从满足这种生态需要出发,人们消费符合环境保护标准和生态平衡要求的消费资料和劳务就是生...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加强对当代青年生态消费模式的理性建构,是新时期青年工作不可回避的主要任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同时期青年的消费模式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当代青年在消费中所表现出的消费态度不理性、消费心理不健康、消费结构不合理等消费现状,不仅影响着当代青年全面健康的发展,而且影响着生态环境,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此需要通过培养生态消费意识、生态消费品质和生态消费素质等路径建构当代青年新的消费模式——生态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13.
生态需要与后工业社会●尹世杰笔者早在研究人们的消费需要时就曾提出:“人们的消费需要,不仅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文化需要,还应包括生态需要在内”。“生态需要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对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具有极端重要性”。①在后工业社会,如何更好地满足生态需要?这...  相似文献   

14.
绿色发展是在充分把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新特征的基础上做出的科学设计,具有高度的生态价值与现实意义。当下,引导低碳消费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加强"绿色治理",改革"绿色供给",并依靠宣传教育形成低碳消费的新风尚。  相似文献   

15.
倪琳 《理论月刊》2013,(3):142-144,92
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期,随着经济规模不断增长,消费加速升级,我国现行消费模式加剧了人与资源环境、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较严重影响.建设“两型社会”,既需要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也需要消费模式的变迁.本文界定了生态消费模式的内涵与特征,阐述了“两型社会”的含义,探讨了生态消费模式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的意义与作用,基于“两型社会”建设视阈下我国当前消费模式的状态,本文提出了如何加快构建生态消费模式,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墨子倡导节俭消费模式,提倡加强生产、适度消费,以实用为消费原则,以发展生产来保证消费,以节用来保证消费的长远。墨子的消费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是: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转变不合理的消费观念,构建生态文明的消费模式;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克服工业文明的异化消费现象;倡导健康、文明、节俭、合理的消费理念,提倡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和可持续消费;树立注重精神价值的幸福观。用生态文明的消费模式取代工业文明的唯消费主义,不仅是当今时代消费文明的发展方向,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消费主义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在我国主要表现为过度性消费、炫耀性消费和攀比性消费。抑制消费主义,实现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转型,推进绿色消费,需要以生态文明引领法治建设,完善绿色消费制度体系;以生态文明引领政治新生态,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以生态文明引领供给侧改革,创新绿色生产方式;以生态文明引领消费文明,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8.
法兰克福学派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危机,初步形成了异化消费思想。莱斯、阿格尔以及高兹继承和发展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正式提出了"异化消费"理论。虽然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异化消费理论存在明显的理论局限性,但是它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构建生态消费激励机制既能满足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要,也能促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们应从完善价格激励机制、培育生态消费族群激励机制、形成生态消费环境激励机制以及发展生态金融机制等入手,构建生态消费激励机制,为实现美丽中国目标提供持续动力。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以及进入"经济新常态"发展阶段,承诺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背景下,本文对生态文明建设将随之出现的政策效应、生态文明体制和政策追求的政策目标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提出在"十三五"规划制定中以生态环保红线为前置性硬约束、对不遵循可持续发展的GDP增长形成制衡力量、在消费领域引入"消费碳票"机制、借鉴清洁发展机制推动区域生态协同发展等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