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经济发展理论不发达国家经济学说新动向1g: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边缘国家的发展道路间题(198工年第1期(1983年第3期东南亚地区日本和东盟的经济关系亚洲的金融和国际化(下)东盟:多声部合唱东盟对世界能源问题的展望从全球角度看东盟的能源东南亚经济成长与贫困: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实例通过贸易和投资实现地区性安全亚洲美元:是事实,还是虚构?L980年亚洲美元市场的扩展日本和东南亚东南亚的农业和农村发展:偏重城市发展的结果东盟国家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动向科技革命与东南亚发展中国家日本垄断组织对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扩张.东盟国家…  相似文献   

2.
东南亚国际关系2002年回顾与2003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的东南亚国际关系是围绕两条主线展开的 :一是反对国际恐怖主义的斗争 ,二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想 ,唱主角的仍然是中、美、日三大国。在与东盟的关系中 ,美国在政治与安全方面占了优势 ,中国则在经济上棋高一着 ,日本与东盟的关系比较微妙 ,它在反对恐怖主义的问题上紧紧跟随美国 ,在经济上则不愿意看到中国掌握主动权 ,试图重新巩固其在东南亚的经济领导权。在2002年 ,印度、澳大利亚与东盟的关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值得注意。一、东盟与美国关系在2002年 ,东盟与美国的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在人权问题上 ,美国不再…  相似文献   

3.
战后日本与东盟经济往来轨迹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和东盟分别处于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是亚洲举足轻重的两大经济体。自二战后至今,两大经济体之间保持了密切的经济联系。笔者认为,日本与东南亚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即:从日本战后经济恢复到东盟成立,是日本与东盟经济交往的兴起期;从东盟成立到20世纪末期东南亚金融危机,是日本与东盟经济交往的发展、成熟期;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以来,是日本与东盟经济交往的新时期。笔者拟从这三个时期对日本与东盟的经济关系轨迹做一些探析。一、战后日本与东盟经济交往的缘起战后初期日本与东盟经济交往困难重重。日本方面:二…  相似文献   

4.
2003年的东盟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东南亚经济复苏、东亚经济增长、世界形势多变的情况下 ,东盟在2003年比较活跃 ,成为亚洲舞台上的一个热点 ,不仅促进了东盟内部在政治、经济、地区安全、社会的一体化进程 ,而且还进一步扩大了与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等亚太国家的合作 ,加强了与美国、欧盟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对话与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展顺利 ,它的启动积极地推动了东盟与中国经贸关系的发展。一、东盟 :扩大合作 ,促进一体化2003年的世界并不宁静 ,美英联军发动对伊拉克战争 ,“SARS”上半年肆虐东北亚和东南亚 ,在这种多变的形势下 ,东盟在各方面加强了内…  相似文献   

5.
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及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事件改变了东南亚的政治格局 ,在新的政治格局中 ,中国迅速上升到比较有利的地位 ,美国和日本则希望保持原有的领导地位 ,而东盟的地位则受到严重削弱。面对中国的影响 ,美国和日本采取了新的对策。一、中国棋高一着为了使中国有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来发展经济,近年来 ,中国在发展与东盟睦邻友好关系方面作出许多重大的努力 ,可谓“功夫不负有心人” ,中国的努力已经收到了许多实际的效果 ,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达到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 .双边主要…  相似文献   

6.
发展中国家与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建立太平洋区城组织外国资本与亚洲经济增长东亚与东南亚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向亚洲经济发展中的货币政策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对太平洋时代的影响九十年代的东盟与太平洋地区澳大利亚的东南亚移民第2期第l期第1期第l期第2期第3期第4期第4期东盟地区东盟:未来的方向············……’·”二‘’.”’‘”‘”’‘”’‘’.”””‘多种族多语言的东盟国家的民族语言政策和学校教育问题东盟与日本的关系迎来了新阶段—以经济关系为中心东盟国家的经济结构变化(上)东盟国家的经济结构变…  相似文献   

7.
在任何特定的时间里,苏联总有二、三十艘核潜艇和水面舰只在印度洋巡航。在西太平洋,俄国战舰在日本海岸外和靠近中国大陆的紧张水域定期出现,从中东的亚丁到南太平洋的萨摩亚,苏联的外交官和军界人士百折不挠地到处游说,想得到新的停泊地、港口设施和设备齐全的基地。在苏联加强全球海军力量的努力中,太平洋舰队多年来曾是一个被遗忘的继子,而今莫斯科的这支舰队却已长大成人了,它预示着亚洲的战略方程式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东南亚地区苏联对东南亚区域性合作感到疑虑不安苏联对东南亚语言与文学的研究苏联有关东南亚问题著作的书目介绍苏联有关东南亚问题近著及简介东南亚国家的工业品出口日本在亚洲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东南亚各国军事力量东南亚华人少数民族的现状苏联对东南亚的渗透(第1期)(第1期)(第1期)(第1期)(第1期)(第2期)(第3期)(第4期)(第4期)马来西亚苏联和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关系马来西亚的经济状况马来西亚概况马来西亚重新排列阵线马来西亚的政治结盟马来西亚产生暴力骚乱的潜在因素马来西亚外交部的新姿态摇摇晃晃的长堤警惕莫斯科(第1期)(第2期)(第…  相似文献   

9.
2009年初,韩国李明博总统在印尼召开的韩国驻外使节会议上提出"新亚洲构想",作为指导韩国外交的新原则。从该构想发表的地点选择上看,该构想的重心应在东南亚。通过考察韩国对东盟的战略,尤其是2009年韩国为推动与东盟关系的各种举措,可以发现在"新亚洲构想"的实践中,韩国高度重视东盟。韩国"新亚洲构想"的主要着眼点就是东盟,通过发展与东盟更紧密关系的新举措,最终推动韩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及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事件改变了东南亚的政治格局,在新的政治格局中,中国迅速上升到比较有利的地位,美国和日本则希望保持原有的领导地位,而东盟的地位则受到严重削弱.面对中国的影响,美国和日本采取了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奥巴马入主白宫一年里推出了一系列加强与东盟合作的举措: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表明其加强对东南亚地区影响的决心。积极促进湄公河地区的发展目标,以冀对该地区产生较大影响。首届美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召开,标志着美国"重返东南亚战略"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美国调整东南亚政策有着把东南亚作为重返亚洲的第一块基石、获取较多经济利益、抵消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等考虑;东南亚国家出于为东盟提供安全保障、希望维持地区"大国力量平衡"和在南中国海问题上获得美国支持等目的也乐见其成。美国加强对东南亚的战略投入,可能会对东盟、东亚合作以及中国外交产生一系列影响。  相似文献   

12.
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及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事件改变了东南亚的政治格局,在新的政治格局中,中国迅速上升到比较有利的地位,美国和日本则希望保持原有的领导地位,而东盟的地位则受到严重削弱.面对中国的影响,美国和日本采取了新的对策.   ……  相似文献   

13.
1987年6月3日至5日,“中国与东盟关系——局限与机会”1987年香港国际学术讨论会在香港岭南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中心召开。参加这次学术讨论会的,有来自中国、香港、台湾、泰国、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日本、美国、英国、南朝鲜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共43人。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20篇。这次学术讨论会共分五个部分:一、东盟和中国的全球及地区背景;二、近代中国和东盟的内部发展;三、中国和东盟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地位和作用;四、中国和东盟关系;五、中国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浅析日本对越南经济政策及双边经济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年初,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历访东盟5国,并在新加坡发表了题为“东亚的日本和东盟———坦诚开放的伙伴关系”的演讲,阐述了日本的东南亚政策。这是小泉政府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要重振亚洲外交,力图发挥地区主导作用的重要举措。在此框架下,日本加强了对东南亚国家的影响,特别是经济影响。本文拟就日本对越南经济政策及双边经济关系进行初步分析。一、日本加强对越南经济政策的背景及原因第一,东南亚地区国际地位的上升。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加强地区合作已经成为东南亚国家的共识,东盟在加快东南亚10国的一体化进程的同时,注重在东盟框…  相似文献   

15.
日本与东盟关系的新阶段济南陆军学院贾超为近年来,日本在“政治大国”战略的驱动下,加强了对东南亚的外交攻势,进一步密切与东盟的政治关系。以今年1月7—14日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东盟5国之行为标志,日本与东盟的关系进入了重视政治交往的新时期。日本对东南亚外...  相似文献   

16.
奥巴马执政后推行了更为积极的东南亚政策,整体上更加重视东南亚,大力发展美国-东盟关系,强调与东盟的对话协商与合作。其原因在于东盟地缘、政治、经济、安全等各方面对美国都十分重要,而美国这些年来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相对衰落。美国当前急需解决的内政外交问题太多,没有足够的资源投入东南亚,东盟与美国在主权、人权、发展观等根本性问题上又差异巨大,加之东盟奉行大国平衡外交,因此美国-东盟关系的发展也存在明显限制。美国-东盟关系的发展不会对中国产生影响,但双方关系的性质变化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7.
前 言 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的同时,人们做出了“21世纪是亚洲太平洋的世纪”这样的预测。亚太地区的主角是美国、日本、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东盟(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文莱、越南等)、中国等。因此,也可以将新时代称为太平洋时代,但其中心已从美国移到西太平洋的亚洲,从这一点上看,称为亚洲太平洋时代是很合适的。  相似文献   

18.
前言使亚洲太平洋经济成为一个“经济圈”的政治和经济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呢?这个问题很少有人加以论述。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亚洲太平洋经济圈的设想依然没有使人感到它的真实存在。但是,在围绕太平洋的各个地区当中,包含有日本、中国、亚洲中进国家、东盟各国、美国西海岸、墨西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充满经济活力与经济发展潜力的国家。而且这些国家确实正在通过比较自由的国际贸易加强相互之间的市场结合。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日本在“政治大国”战略的驱动下,加强了对东南亚的外交攻势,进一步密切了与东南亚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等方面的关系。特别是1997年至17—14日日本原首相桥本龙太郎东盟五国之行后,日本与东南亚国家关系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一、日本积极发展与东南亚的政治关系1.东南亚地区形势的变化,促使日本对东南亚政策作出新的战略抉择。目前,东南亚地区的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概括地说:一是东盟作为亚太地区独立一极的形象日渐突出;二是东南亚地区经济增长令全球瞩目。为此,桥本政府拟定了一份被称为“桥本理论”伪加强与东…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们欣慰地看到,由于得到广东省高教厅人文社会科学著作出版基金的资助,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青年学者曹云华同志撰写的《东南亚的区域合作》一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得以出版。该书是一部对东南亚地区政治、经济关系进行系统深入的综合研究的专著。 该书的突出特点是做到了三个“结合”: 一是剖析经济与分析政治、军事、外交相结合。作者在本书一开头就开门见山地指出:“本书以东南亚的区域性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以下简称东盟)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研究该组织各成员国之间的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并着重研究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安全合作及其与周边大国之间的关系。”根据这一思路,作者把全书体系安排为:绪论;上篇(东南亚区域经济新秩序,共三章);中篇(东南亚区域安全合作,共两章);下篇(东南亚与周边大国的关系,共三章)。书末还有两个附录,一是东盟各国概况,二是东盟大事记。 从内容看,也是如此。例如第七章(日本:东盟爱恨交加的伙伴),就分别论述了东盟与日本的政治关系、安全关系、经济关系。在对东盟内部各国关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