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东省高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家级文化先进县、文化部命名的首批“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近年来,着眼于挖掘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打造“三贤四宝”品牌作为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有力地推动了文化名市建设进程。去年,高密市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扑灰年画之乡”和中国扑灰年画保护基地,通过了全省第六届“社会文化先进县”验收;高密茂腔、扑灰年画、剪纸、泥塑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相似文献   

2.
民间年画的社会教化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画是中国民间古老而又传统的民间艺术品,是传统社会民间美化生活、表达情感、惩恶扬善、寄托理想的一种特殊话语方式。民间年画的欣赏使用对象,大多为社会底层的人民大众。年画具有"成教化、助人伦"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民族凝聚功能、精神激励功能、价值整合功能、文化认同功能和行为规范功能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我国北方广大农村流行一句谚语:“有鱼有肉不是年,贴上年画才算年.”我们在山东省潍县看到,万千农家,门上贴的是门画,门画两边配以对联,门楣贴横批,门楣下沿悬垂刻纸挂廉;堂屋正中挂着四条屏或中堂画,两侧墙壁和东西厢房也贴满年画.年历画贴在灶房炉壁上,“小横批”贴在坑头上,“牛仔”贴在马车上,“栏门画”贴在猪圈门上……家家户户,里里外外,到处都是鲜艳夺目的年画,如同画展. 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我国民间年画具有优良的艺术传统.山东省潍坊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孙立荣所长对年画颇有研究.他说,我国木版刻印年画源远流长.最早人们在过年时挂些象征性的东西,以示吉祥.魏晋南北朝(二二○——五八九年)发展成为图绘的桃符.唐代(六一八——九○七年)以后,随着雕版印刷的出现,木刻年画随之产生.至明代(一三六八——一六四四年)则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这种民间年画遍布全国大部份地  相似文献   

4.
提起年画,人们也许会想到「杨柳青」、「桃花岛」来。然而,在一九八七年的山东潍坊国际博览会上,湖南省隆回县的滩头民间木版年画《简称滩头年画》却受到国内外不少专家和大师们的青睐和称奇。滩头年画奇在哪里呢?我们认为,奇在一  相似文献   

5.
李立华 《乡音》2024,(3):47-48
<正>“年画之乡”河北衡水市武强县,曾盛产一种印有戏出并配有谜语的画——灯方年画。灯方年画,是武强年画独有的品种。将印在薄而透明纸上的灯方年画糊成灯笼,供人们在“东风夜放花千树”的上元夜观赏猜谜。五彩缤纷的灯方年画,赏心悦目,妙趣横生。  相似文献   

6.
王国胜 《前沿》2011,(20):14-16
年画,是我国一种特有的民间传统艺术文化现象。河南开封朱仙镇木板年画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耀眼的明珠,蕴含着丰富绚丽的东方文化的神韵。在传统特色文化视阈下探析其文化特色,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对解读中原传统特色文化的张力和底蕴,对了解中原风土人情和人文风貌,对当今的区域经济和区域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精细富丽绵竹年画绵竹地处四川盆地西北边缘,地如其名,盛产绵竹,这是一种造纸的上好材料。好纸为年画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绵竹木板年画始于明末清初,清乾隆年间最为兴隆。2006年,绵竹木板年画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灿如繁星的民间美术中,木版年画是最夺目的瑰宝。不仅由于它题材广博,手法斑斓,地域风格多彩多姿,其它任何民间美术都无法与之攀比;若论其人文蕴含之深厚,信息承载之密集,民族心理表现之鲜明与深切,更是别的民间美术难以企及的。虽然自上世纪初期,木版年画渐入式微,但它至今留下的遗存仍是农耕文明一宗巨型的财富。木版年画的源头可以上溯到汉代驱邪的神荼和郁垒;而狭义的用木版印刷的年画则是一种年俗艺术。木版年画的出现与雕版印刷密切相关。我国的雕版印刷兴于唐,盛于宋。在宋代,逢到岁时,以木版印刷的神灵乞求平安的习俗已出现。但是, 更完备的张贴年画的风俗真正形成应是明末清初。尤其是康乾之盛世,使得这五彩缤纷的风习以普及到九州广大的乡野。就其本质而言,木版年画不是单纯的艺术。在民间的生活中,它更是一种风俗的需要,是年俗的方式与载体。浓厚的人文精神与年心理便注入其间。年画自然也就不是一般意义的绘画了。  相似文献   

9.
武强年画及工艺品在故宫展出展销金树增,张丙戍在故室博物院建院70周年之际,充满乡土气息的武强年画屋系列民间工艺品,在故宫内永和宫展出展销。本灰参展的作品共600余件,都是精心挑选的珍品。武强年画源于元代,形成规模于明朝永乐年间,盛于清朝乾隆、嘉庆年间...  相似文献   

10.
自古以来,绵竹因为有造纸的便利,民间雕版印书、木版年画便一直兴旺发达。北宋御史赵对所著(成都古今记)写到当时成都“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这”桃符市”就是一年一度年画销售的大市场。而这一年一度年画市场又是一次大集会,大的物资和文化交流。商旅、画贩来往其间,议价批画。据说每年向外销售,少说也在1千多万份,不仅畅销省内的各州、县,还销售到全国其他省份,并远销至东南亚各国。作为新年应景的年画,其表现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从历史人物、戏曲故事到民间传说、动物花果等。绵竹年画广泛丰富的内容折射…  相似文献   

11.
杨子 《今日浙江》2007,(12):61-62
他拥有的资产,无法与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相提并论.但在瑞安,人们却把他看成是温州的"比尔·盖茨",因为他也是一个企业家,并在事业如日中天时,把整个企业转交给儿子管理,自己则全身心扑在慈善事业上.  相似文献   

12.
年画是中国传统民间美术之一,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题材及民俗功能一直备受民众关注与青睐。"仕女画"是年画重要的题材之一,其内容丰富、涉猎广泛,为探讨中国古代女性形象及其生活提供了珍贵的视觉文本。不同文化载体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亦有不同,年画中的女性形象不仅是男权社会对女性规训后的艺术表现,同时也成为"男女授受不亲"的中国古代礼俗中男性观看女性的一种重要方式,"仕女画"成为男性视觉欲望消费的对象。因此,文章以木版年画作为文本,在呈现中国古代女性生活的同时也窥探其中所隐含的性别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13.
<正>在津门美术界女画家群体中,罗凌是广为人知的名字。她自幼爱好绘画,终日与色彩为伍。原在天津市护士学校专职医学绘图和摄影,后考入天津工艺美术学院研习装潢专业,对人物素描、工笔画、写意画、年画和书法都下过不少工夫。早在1976年,便在天津日报上发表题为"风雨无阻"的新年画作品,并被天津美术博物馆收藏。她画的许多年画、门神画,曾在天津、西安、山东、贵州等  相似文献   

14.
社会广角     
《政策》1999,(2)
最早贴“福”字 民间贴“福”字传说始于姜太公。据说姜太公封神时,姜封其妻为“穷神”,并对她说:“除了有福的地方,你都可以去。”从此,百姓过春节都贴“福”字以驱穷神。宋人吴自牧《梦梁录》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这里“迎春牌”即“福”字,可见此俗最晚起于宋代。 最早的年画 年画起源于古时的门神画,而门神画早在尧舜时代就出现了。东汉蔡邕《独断》载,汉代民间已有门上贴“神荼”、“郁垒”神像。到了宋代,演变为木版年画。我国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代  相似文献   

15.
10月影坛,因莫言成为首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而冲淡了"十月围(电影)城"战绩不佳的窘境。"攀缘"一下,笔者曾有幸在饭桌上坐在莫言身旁,那是影片《红粉》的一次研讨会后。他没有像自己曾描绘的"吃起饭来奋不顾身",话也不多,只是很留心地听别人说,但一开口,又往往"很逗",却明显不是有意的,也就全无某些人"幽默未遂"的尴尬。后来又邂逅过,听他偶尔提及家乡、童年与生活,多少感受到那是其创作的触发点和灵感的永久源泉。故乡高密比他"出名"早很多,其"扑灰年  相似文献   

16.
正近些年来,不管是提倡的"居家养老",还是要求子女"常回家看看",执行起来都困难重重。但是深圳拟出的新政,让大家看到了解决问题的一种途径。据《羊城晚报》报道,2015年12月8日,《深圳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在广东省深圳市民政局官网上征集意见。值得一提的是,意见稿中提出,"将对与老人居住在一起的子女给予优惠政  相似文献   

17.
高密市位于胶东半岛和山东内陆的结合部,东临旅游名城青岛,西依世界风筝之都潍坊。现有人口85万,境内胶济铁路、胶新铁路、济青高速公路纵横贯穿,是山东沿海地区通往内陆腹地的交通枢纽。高密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春秋名相晏婴、汉代大司农大经学家郑玄、清代大学士刘墉出生在这里。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四宝的扑灰年画、泥塑、剪纸和茂腔,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高密仅是一个县级市,但这里却吸引了众多海外留学、北大清华毕业的博士硕士来这里创业,为什么?这里处处呈现出科学发展的蓬勃生机,他们是如何做到的?高密科学发展的成就和经验是什么?带着这些好奇和疑问,人民论坛专题调研组来到了这块土地上。  相似文献   

18.
杨柳青年画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为研究中国女性生活的变迁提供了珍贵的视觉文本。在传统中国,年画中的传统女性生活是男权社会对女性规训后的艺术再现。"仕女画"集中了很多女性形象,也反映了部分女性生活。在近代中国,年画中的女性生活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女性主体身份与社会角色也被不断重新定义,体现了民族主义话语及男性知识分子对年画创作者乃至社会的期待。一方面,杨柳青年画艺术地呈现出中国女性从传统到现代的生活变迁及其性别关系、权力关系之调整,另一方面其也展示了视觉文本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9.
王玲 《乡音》2011,(9):31
吴桥县政协委员赵凤娟,现为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20多年前她从沧州农业学校毕业后,就一直担任农业技术员。20多年来,她一心扑在"三农"工作上,为了大地的丰收,用自己的知识、技术和赤诚,倾心服务"三农",受到百姓的拥戴。  相似文献   

20.
小时候每逢过年,很多人都会买些年画贴在家里,《鲤鱼跃龙门》、《昭君出塞》、《穆桂英挂帅》等,色彩鲜艳,栩栩如生,这些充满喜庆色彩的“乡村画”十分招人喜爱。然而,随着时代变迁,正当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年画渐渐被人遗忘时,一位叫罗卫东的人又把这种古老文化变成了“时髦艺术”:他画的中国传统年画“大力神杯”,在去年的德国世界杯足球赛上,一跃成为世界杯的艺术海报,轰动欧洲画坛。继而,他的年画又热销到英、美、法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甚至成为许多著名博物馆的收藏品!从流浪艺人到千万富翁,这位穷小子是怎样获得成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