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朱爱民  ;彭先国 《求索》2008,(3):227-229
湖湘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脉络相通,两者都推崇拼搏到中流击水。湖南人的拼搏精神根植于湖湘文化,随着近代湖湘人物之活跃崛起,这种湖湘思想亦耀眼于历史长河,历久不衰。湖南人懂奥林匹克,这种懂是一种大悟,是一种思想。既悟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本质,也悟到了超越奥林匹克精神之上的东西。湖南人擅拼搏,一旦发轫就会惊天动地,历史与现实,似乎都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2.
研究湖湘文化精神与 2 0世纪湖南文学的关系 ,首先要廓清“湖湘文化精神”的内在本质。有学者指出 :“对湖湘文化的承载主体来说 ,伏潜在他们的生命行程中的、使他们表现出一种共同的文化品性的所谓‘湖湘文化’ ,亦主要是指一种文化精神 ,这种文化精神表现为一种人生价值取向 ,具体地说 ,就是以政治作为人生的第一要义 ,以经世致用作为治学和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① 这种精神特质和价值观在2 0世纪湖南作家中表现为“政治———文学”和“文学———政治”两种创作心理定势。前者出于作家对政治的天生迷恋和主动逢迎 ,其代表作家是周立波…  相似文献   

3.
朱汉民 《求索》2012,(6):134-136
湖湘文化的建构过程,与湖南人对周敦颐的历史记忆、文化诠释是密切关联的。本文通过湖湘学人对周敦颐的历史记忆、文化诠释的探讨,以阐发湖湘文化的建构过程、内涵及其特点。湖湘士大夫不仅强调濂溪之学的作为儒学正统的普遍性意义,尤其强调其地域性意义,他们对濂溪学意义的双重强调,具有地域文化建构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论近代湖湘文化的开放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近代湖湘文化的开放精神彭大成在论及近代湖湘文化时,有一种观点认为:湖南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内陆省份,人民刚劲质朴,吃苦耐劳。但与江浙、广东等沿海省份比,湖南人则显得比较闭塞保守,不够开放,这是湖湘文化的待点与缺点之一。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从世界历史来...  相似文献   

5.
近代湘籍思想家和外交家郭嵩焘之所以称为湖南人"独立之根性"的典型代表,是因为浸润着湖湘文化元素的家风和地方风气培养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反思精神,影响着他数十年如一日,始终以湖南人特别独立之根性读书、为官、做学问。特别是他继承和发扬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实学精神,最早将中国传统实学与西方近代科学结合起来加以理解,提出向西方学习不仅要"师夷之长技",而且要师夷之根本政教制度、民情风俗的见解,大大超越了前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近代的历史进程和湖湘文化向近代化的转换。  相似文献   

6.
雷锋精神实质与湖湘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绍菊 《湖湘论坛》2009,22(5):72-75
1964年,毛主席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雷锋事迹家喻户晓,雷锋精神促进了一代代人的成长。雷锋是从湖南走出来的,当然其身体里也流淌着湖南人的血脉。湖湘文化就是在湖南这块土地上经过几千年繁衍滋生的文化,也就是湖南文化的精神和内涵。而从各种研究和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雷锋精神和湖湘文化有着切不断的联系,甚至可以说雷锋精神也是对湖湘文化中优秀品质的传承发扬。  相似文献   

7.
“唯楚有才 于斯为盛”,湖南长沙岳麓书院门前的一联,正见湖南人的胆识与豪气,而“淳朴重义”,“勇敢尚武”,“经世致用”,“自强不息”,正是湖湘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8.
丁仕原 《湖湘论坛》2004,17(6):28-29
有人说 ,近代革命是广东人革命 ,浙江人出钱 ,湖南人流血。纵观一部近代革命史 ,在某种意义上无不证明了这一事实。正是湖南人的鲜血 ,孕育了现代中国。被章太炎誉为“无公则无民国 ,有史必有斯人”的黄兴[1 ] ,是这个时代的杰出代表。黄兴勇于任事 ,不争名利的高贵品质则体现了湖湘文化的特质。本文试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一黄兴是近代中国革命的先驱 ,湖南人的骄傲。他仅仅生活了 4 2年 ,就因积劳成疾过早离开了人世。就是在这短短的 4 2年间 ,黄兴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事迹 ,尤其是其精神为时人景仰。什么是黄兴的精神呢 ?1 聪慧勤奋 ,学以…  相似文献   

9.
宋楚瑜先生一踏上阔别56年的故乡之土,就把自己融入了湖湘文化。“我是一个喜欢呷湖南辣椒的骄傲的湖南人”。“楚瑜没有丢湖南人的脸。用一句湖南话说‘失格’,没有失掉格调。有些时候难免让他们见识一下,那就是湖南人有骡子脾气,比较不信邪,比较‘拗’一点,但是是有原则的‘拗’,而不是不讲道理的‘拗’。”这些话清楚地说明,宋先生的确具有鲜明的湖南人性格特点和深厚的湖湘文化情结。  相似文献   

10.
试论湖湘文化的根本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区域文化,必须把握其特性所在,也就是说必须探寻该地区文化的精神特质或个性,才能凸现区域文化的岸异之处,共性是普遍的,个性才能代表特色。那么,湖湘文化的根本特性,或者说它的个性到底是什么呢?笔者以为:“独立根性”是湖湘文化的根本特性,也是湖湘文化有...  相似文献   

11.
“屌丝文化”反映出社会转型期的时代特征和精神气质,透视了社会心理结构的变迁。“屌丝”称谓放大为自我审视的精神符码,其传播具有庶民叙事的特征,网络亚文化由下而上的“话语革命”方式表达话语权的获取与崛起。“屌丝文化”是自嘲中的解构与身份认同中的建构。它意味着青年草根阶层或弱势群体更多地获得了诠释自己生活的角度与权利。“屌丝文化”所反映的集体焦虑,折射了社会内在的深层次问题。其代表的自嘲韵味是解构文化中的快感和胜利,这和“阿Q精神”有着内在传承性,网上的“愤青”往往是现实生活中的“屌丝”。“虐骂”和“求虐”心理是“屌丝文化”集体喷射的快感。  相似文献   

12.
一 湖南社会意识形态的现实特点1.湖湘传统文化和现代正确理论是湖南社会意识形态深厚的文化底蕴。湖湘传统文化的主旨是经世致用 ,而邓小平理论的鲜明特征是实践性与创新精神 ,在它们的正确指导下 ,湖南现代社会意识形态健康发展势所必然。 (1)浓郁的参与观念。湖南人有着强烈的参与观念 ,具体表现为“好为人师” ,以身作则 ,勇于跳出湖南的狭隘地理概念 ,积极参与到市场经济建设的滚滚洪流中 ,成为振兴中华的一支重要力量。 (2 )强烈的竞争意识。在市场经济建设中 ,湖南人的竞争意识逐步增强。主要体现在 :政治上的宜人合时 ,经济上的独…  相似文献   

13.
论湖湘文化是具湖南地方特色的文化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谷嘉 《湖湘论坛》2008,21(6):61-63
湖湘文化是宋代湖湘学派形成后出现的颇具湖南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湖湘学派是湖南有史以来出现的第一个哲学流派。湖湘学派性本论的哲学体系不仅为湖湘文化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也规定了湖湘文化的特质和价值,构成了湖湘文化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4.
道德建设和组织文化建设都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前者贯通“知”“行” ,显得硬性而更具有社会功用价值 ;后者涵盖深广 ,因其强烈的渗透与感染力而规定着学校的精神特质 ,预示着学校的未来。两者之间又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5.
超越文本 更新观念——湖湘文化创新应当实现八大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及湖湘文化,人们注意较多的是有文字可考或有实物可证的作为“文本”的“湖湘文化”,如独领风骚的湖湘学术,光耀日月的湖湘名人,独具特色的湖湘风俗及奇甲天下的湖湘山水等等。然而,一旦要把湖湘文化与湖南产业或湖南经济一同搬上今天的“论坛”,我们的视域就必须超越“文本”的阈限而注目到渗透在湖湘儿女血脉深处的思维习惯、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行为模式等“观念”领域。换言之,我们今天所注目的湖湘文化是超越了“文本”的湖湘文化,是作为“观念”的湖湘文化。这种“观念”基乎“文本”之内,超乎“文本”之上,游乎“文本”之外,归乎…  相似文献   

16.
王国华 《新东方》2008,(10):37-39
一、城市精神的内涵诠释 在当今时代,精神已不仅是一种意识形态,更是一种文化战略资源。一个城市的独特魅力,主要体现在该城市的文化特质上,而城市精神则是文化特质的核心。一般而言,城市精神应涵盖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公共道德精神。公共道德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为着力点,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高市民整体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7.
鲍宗豪 《学习与实践》2009,(12):122-132
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文化作为一个城市的气质、风骨和灵魂,本质上反映的是城市精神文化的特质。对都市精神文化尤其是对当代全球城市精神文化的关注,与21世纪以全球化为支撑的城市化以及新的城市世纪的到来相关。全球城市的建设,不仅要发展经济、金融、贸易,更要培育全球城市的精神文化,这是由全球城市的本质所决定的,也是“全球城市”的重要表征。在不同特质表象的背后,全球城市所具有的精神文化的共同特质,其基本内涵一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认识:(1)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都处于较高水平;(2)文化产业十分发达;(3)拥有优秀文化人才和高素质市民。具体又表现为全球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一流的文化设施、一流的教育、一流的科学研究、一流的文化艺术、一流的文化环境、一流的市民素质。与之相对照,我国城市的发展水平要达到全球城市的水准,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8.
王毅 《湖湘论坛》2001,14(6):37-39
文学是民族文化心理历程活的“化石”。文学与文化有着紧密联系,有许多通融的地方。本文就选择这样的角度,去探视冯子振与湖湘文化的关系。一冯子振(1257—1348年)的文学创造带有独特的湖湘文化的印记。这从其作品的以下三个特点可看出来。其一,对屈原,贾谊的景仰,并刻意以骚赋为楷模。“自楚汉时期屈原流寓沅湘、贾谊谪宦长沙之后,流波所及,始开湖南文学风气。尤其是屈原的辞赋……在开创了一个与《诗经》风格迥异的南方楚辞,离骚文学流派的同时,也奠定了湖南文学的基石。屈、贾一直是古代湖南士子引为骄傲的文章和道德…  相似文献   

19.
于师号 《求索》2012,(11):92-94
"游"是孔子、庄子身上共同存在的重要文化事项,二者之"游"在表现、本质及风格上均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质。孔子之"游"主要体现为一种带有游学、游教、游宦等功能含义的现实之"游",带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同时,孔子之"游"也包括心志之"游",主要表现为游历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雍容气质,即"乐道"精神,以及其"游艺"思想。庄子之"游"则主要表现为一种心灵、精神之"游",其终极目的在于达到一种绝对超脱、"无待"的自由境界。现实色彩鲜明的孔子之"游"与理想化、虚幻化的庄子之"游",共同开启了中国士人"游"文化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对中国古代的士人"游"文化活动具有重要的标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田中阳 《求索》2012,(11):104-106
五四时期的湖南报刊既是对近代湖南报刊火炬的传接,同时,也实现了在新的时代环境中的新的超越,它们都体现了湖湘文化的精神特质,即以政治为本位,以"经世致用"和"原道"作为基本的行为主导方式。但五四时期湖南报刊特异之处的生成,还有湖南本土当时特有历史背景的直接影响,它们成为此一时期湖南报刊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成为形成其区域文化特性的酿造因素。五四时期湖南报刊与湖湘文化精神互动互应形成高耸不朽的承前启后的历史文化坐标。它承续了湖湘文化精神,并使湖湘文化经历了一次现代的精神转换,使其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成功对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