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哲学是本世纪以来各国流传的一种广泛的哲学思潮.它包括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实证主义,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批判  相似文献   

2.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最终把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思想确立下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准确判定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重视知识分子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等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武勇 《学理论》2011,(29):33-34
《论语》既是一部孔子及弟子交谈的语录体散文集,也是一部集中反映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对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各个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的思想文化的力作。它集中体现了我国儒家学派的思想,也是儒家学派和儒家思想的奠基之作。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后,北美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涌现出许多新学派.在总结苏东剧变教训的基础上,这些学派大多认为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没有"死亡",资本主义并不是历史的终结,并对马克思主义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道路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其中以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生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市场社会主义的相关观点最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5.
20世纪30—40年代诞生的贝尔纳学派和贝尔纳主义曾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观的传播和构建发挥出重要的推动作用,催生出许多马克思主义新型学科,如科学学、科学社会学和STS等。然而在西方"科学自由"观的重磅下,似乎显得裹足不前,停留在历史星际中。事实上,贝尔纳学派和贝尔纳主义并没有被时代所吞噬,今天仍然有它"幽灵"般的存在。借此,对贝尔纳学派及其思想的研究不仅能够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去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新型学科,而且能够在国际惯例中更好的构建马克思主义学派。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才能为世界学术界所瞩目,也只有这样才能延续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颇具影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派。它立足于唯物主义视角,对现代文化发展中的许多重要议题进行了深刻而富有特色的阐释,其中许多结论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重要启迪:反对"机械决定论",进一步凸显文化建设在"五位一体"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有机知识分子",进一步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建构"中国网络话语体系",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全球互联网治理中的话语权;鼓励"精英文化创作",进一步筑牢国家发展的思想道德基础;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向好发展。  相似文献   

7.
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观念被运用到国际关系研究之中,推动了以旨在追求人类最终解放的国际关系批判理论的发展。林克莱特继承了经典马克思主义传统和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旨趣,深入探讨了国际关系理论的现实主义、理性主义和革命主义三种研究传统,提出了国际关系批判理论的研究方向。他还身体力行地探讨了政治共同体的转变以及现代公民观念等问题,从而引导了国际关系理论批判的转向。  相似文献   

8.
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学派 梁中堂发表与王若水商榷文章《也谈马克思主义这个学派》中说,王若水关于马克思主义学派问题的文章有以下几点是讲得不妥当或被忽略了的。第一是王若水没有把政治思想学派当作一定阶级关系的产物,每一个政治思想派别都是隶属于一定阶级的。历史上的学派更替说到底是阶级斗争和阶级关系变动的结果。第二,王  相似文献   

9.
葛兰西“历史总体”概念,是为了批判本世纪初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庸俗进化论”、“经济决定论”和“机械唯物论”倾向,正确解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问题而提出来的。本世纪初,由于害怕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进一步结合和取得更大胜利,各种资产阶级哲学加紧进攻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实证主义和新康德主义,它们伪装  相似文献   

10.
劳动关系作为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法国调节学派是当前活跃的国外马克思主义学派,劳动关系理论是它的核心构成。他们运用历史的研究方法对特定时期国家和地区的资本主义危机问题进行解释,以不同的资本积累方式为切入点,从普通工人的劳动状态和生活境遇剖析资本主义的演进。调节学派拓展了马克思劳动关系理论的时代视野,丰富了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但与马克思劳动关系理论也存在着本质差别。从国外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来分析法国"黄马甲"运动,有利于开拓我们的研究视野和获取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1.
准确把握延安知识分子群体的内涵及基本特征是进一步研究该群体的前提和基础。延安知识分子群体是指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40年代初到过延安,以救国的革命理想为指导,并最终接受了中国共产党革命意识形态的知识分子的集合体。其基本特征是:来源面广,背景复杂;知识层次高,聚集了一批专家、学者;思想上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初步实现了与工农结合以及由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到无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转变;实现了延安各界知识分子的团结。  相似文献   

12.
现在有一种议论,说马克思主义不过是现代世界上无数学派中的一个流派;任何一个学派都拥有真理,并非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真理。因此,对马克思主义不能盲目迷信,不能顶礼膜拜。笔者认为,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说法。不错,马克思主义诞生初期,不过是无数社会主义(更不用说哲学、经济学等等了)派别或思潮之一,在工人运动中并不占统治地位。就是现在,马克思主义也仍然是许许多多学派和思潮之一。但是,有哪一种学派和思潮能够象马克思主义那样深深扎根于亿万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代俄罗斯存在三个主要的马克思主义流派:"批判的马克思主义""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反思的马克思主义"。以А.В.Бузгалин(布兹加林)为代表的"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学派"被公认为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一个流派。及时了解当代俄罗斯"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形成和发展以及该学派研究的最新动态,这是推进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环节,同时,这对于开展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与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之间的对话,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石倩 《学理论》2014,(1):28-29
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传播过程。它可以广泛传播,与它的传播者、传播对象、传播方法紧密相关。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早期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做出不懈的努力,主要运用了写作和传播文本著作、培养先进知识分子、建立组织、批判其他思想等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题中之义;文化,存在于劳动之中。国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存在着差异与分殊,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法兰克福学派的大部分学者都在延续马克思尚未完全开展出来的文化理论的精神。哈贝马斯、鲍德里亚、伯明翰学派、后马克思主义者等最终都脱离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文化阐释视域这一原初路向,从而丧失了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力量。近年来,国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方面。如何评价国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区分其内在差异并详加探讨,都需回到历史唯物主义。挖掘这一理论对我国社会转型的指导意义、确立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完整形态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6.
当代法律实证主义内部的一大理论争议是排他性法律实证主义与包容性法律实证主义。对它们的介绍与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法律实证主义当代的发展状况,而且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拉兹是当代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家的代表。本文着重介绍他的代表作《法律的权威》及《法治及其品质》所蕴含的法律思想。  相似文献   

17.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知识分子根据时代变化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社会现实的产物。它紧扣时代的脉搏,对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回应,从而使其研究主题与时代保持同步,展现了深切的现实关怀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对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无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知识分子问题文献选编》是由中共中央组织部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合编的,现已在全国公开发行。这本书是在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怀下编辑出版的。它比较系统地反映了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知识分子政策,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批判了在知识和知识分子问题上的“左”的错误观点,是进行知识分子问题教育的一本好书。为此,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共中央组织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党委的组织和宣传部门,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这本书。  相似文献   

19.
浅论自由观     
李国景 《学理论》2011,(29):43-44
什么是真正的自由?可以从斯多葛学派的自由观、存在主义的自由观和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的对比评述中寻找一些答案。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细枝末节的不自由的感觉,在树立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同时,我们需要吸收斯多葛学派和存在主义的自由观中的正确观点作补充。吸收并提取斯多葛学派、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中有益的观点,把它们用通俗的话表达出来,对我们的青少年养成正确的自由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拜物教——一种人类历史发展特定阶段的产物,在现代社会中获得新的生命力,并呈现出不断泛化的趋势,即拜物教摆脱宗教信仰形式的框架束缚,作为一种人的存在方式对现代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并使现代人沉沦于片面的和物化的生活之中,并最终导致当代信仰危机的生成。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信仰形式,其合法性正源于对拜物教及其实证主义思维方式的总体拒斥。但是,一种物化的"现代生活"及其实证主义的思维方式却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总体性产生了现实矛盾,即阻碍人之总体性的生成。然而,传统的宏观视域下的研究方法在处理这一矛盾时却陷入了困境,因此,需要通过研究范式的转变,以微观视域下的研究方法作为传统宏观视域研究方法的补充,以促进马克思主义信仰向日常生活世界的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