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直以来,各国政府往往只关注减少收入方面的贫困,而忽视了其他的贫困--特别是消除在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的生态贫困和气候贫困人口.  相似文献   

2.
贫困是全球性的问题,消除贫困是摆在各国政府面前的紧迫任务。我国是贫困人口绝对数量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因而扶贫攻坚任重而道远,已进入最艰难的攻坚阶段,所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 为实现国家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战略目标,必须切实做好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没有残疾人的脱贫就不是真正的脱贫,不解决  相似文献   

3.
赵丽 《新东方》2007,(12):95-97
贫困是当今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我国一直把消除贫困放在重要位置,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进行了大规模、有计划的扶贫开发工作,目的在于让更多的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分享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消除不和谐因素。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偕因素。大量贫困人口的存在就是不和谐因素。海南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  相似文献   

4.
为农村贫困人口提供社会服务是许多亚洲发展中国家消除农村贫困的一项重要举措.但这种社会服务型的扶贫政策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取决于一系列相关因素.服务对象的如何定位、传递机制和参与机制是否完善和健全,都可能直接影响扶贫效果.  相似文献   

5.
《人权》2002,(2):6-10
消除贫困是人民享有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前提条件。中国政府经过20多年的努力,解决了2亿多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为中国和世界的人权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此,本刊记者就中国在消除贫困、促进人权方面的有关情况,采访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胡富国同志。  相似文献   

6.
正2020年实现消除绝对贫困的历史任务近在咫尺。入之愈深,其进愈艰。到2020年现有扶贫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目标的完成,远不意味着农村贫困问题的终结。届时,农村贫困将会进入一个以少量的绝对贫困和部分相对贫困并存为特点的新阶段。当前,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救助机制,借鉴国际经验,创新贫困家庭认定办法,对于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扶贫攻坚尽显巾帼豪气全国妇联城乡部农村处消除贫困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话题。我国政府从八十年代中期以来、真枪实弹、大规模地向贫困宣战,使贫困人口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5亿减少到5000万,这是一个举世公认的历史成就。以“双学双比”活动为切入点,全国妇联积极...  相似文献   

8.
在20世纪后20年,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是全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课题和尖锐挑战。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统计,在近20年中,世界经济不断发展,社会财富不断增加,但贫困问题非但没有因此减少,反而日趋恶化。世界上不发达的贫困国家从27个增加到48个,5年里绝对贫困人口从10亿增加到13亿,并仍以每年2500万的速度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9.
在全国扶贫开发的新浪潮下,贵州省的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贫困问题依然严重。2005年末贵州农村绝对贫困人口277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为8.3%,占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10.6%;相对贫困人口477万人,占全国的9.6%,这部分人虽然处于贫困线以上为低收入人口,但是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加之经济基础不牢固,又受疾病、入学等原因影响容易返回贫困的状态;农村尚未解决温饱的人口、低收入人口为754万人,贫困发生率为22.6%。总的来说,贵州贫困面大,发生率高,扶贫工作仍然艰巨。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我国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城镇贫困群体。这一问题的日益严重已构成对我国继续深化改革的一大障碍,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一大陷阱。本文试就城镇贫困人口的产生及构成、原因与对策等问题作深入分析。一、城镇贫困的出现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表明,贫困几乎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共同的经济特征。消除贫困也是世界各国实现社会正义的基本目标之一。但由于种种原因,经济发展中的贫困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一方面因为收入分配差距过分拉大而产生收入相对较低的贫困,即相对贫困;另一方面也因为某些特殊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