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赓(1903-1961),湖南湘乡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副队长、连长。1926年赴苏联学习,次年回国参加南昌起义任营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团长、师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太岳军区太岳纵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军区司令员,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第三兵团司令员、政治委员,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  相似文献   

2.
孔德生 《党史文汇》2004,(11):27-29
陈赓与蒋介石,一个是共产党的著名军事将领,一个是国民党的党魁,本无甚干系。但前者曾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后者曾是黄埔军校校长,二者有着无法否定的师生关系。从1927年起(除却中间的一次狱中相会),二人再没有谋面,有的只是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和政治上的根本敌对。因此,二人之间的交往,便仅集中于黄埔军校、国民革命军东征等几个特定时期。黄埔师生1924年4月间,蒋介石已被内定为黄埔军校校长。此时,陈赓也早已来到广州投考军校,并通过了笔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接下来口试,蒋介石亲自到场。第二个上场的陈赓响亮地喊了一声“报告”后,便镇定…  相似文献   

3.
陈赓与蒋介石,一个是共产党的高级将领,一个是国民党的党魁,本无甚干系。但前者曾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后者曾是黄埔军校校长,二者有着无法否定的师生关系。从1927年起,二人有的只是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和政治上的根本敌对。二人之间的交往,集中于黄埔军校、国民革命军东征等几个特定时期。  相似文献   

4.
毕业于黄埔军校一期的陈赓大将,是深受人民敬佩和喜爱又极富传奇色彩的一位赫赫有名的将军,他战功卓著,足智多谋,令敌人闻风丧胆;他幽默风趣,平易近人,对同志情同手足。在我军的将领中,有两位将军的命运也与他息息相关,紧密相连。这都缘于当年陈赓接受革命思想,走上革命道路时,深深地影响和启发了这两位童年的小伙伴,把他们二人从封建绅士和贫苦的家里带出,参加了革命,实现了他们拯救中华民族于危难的理想和信念。祖辈世交,四妹夫谭政从容走上革命路陈赓大将与谭政大将都出生于湖南湘乡的封建绅士家庭,两家祖辈都是当地的知…  相似文献   

5.
张玉艳 《党史文汇》2011,(12):45-49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冀南平原以及太岳山区,有一员作战勇猛、威震敌胆的虎将。陈赓大将曾赞扬他“负伤几十次,仍身先士卒,保持英雄本色;求战心切,但不鲁莽;战功大,但不狭隘本位;顾全大局,是个难得的好同志。”“太岳战将猛,首推楚大明。”他就是曾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四纵队第十旅副旅长的楚大明。  相似文献   

6.
陶铸(1908—1969),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年仅19岁的陶铸参加了著名的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 在客轮上与肖克结成生死与共的战友 1927年7月间,中共中央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周恩来任党的前敌委员会书记。7月25日,周恩来在陈赓的陪同下,化装秘密离开武汉,乘船赶赴南昌。抵达南昌后,他立即与刘伯承、恽代  相似文献   

7.
陈赓大将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孩提时代,他就跟爷爷练功习武,凭其一身拳脚功夫,统帅着前村后巷的“娃娃兵”;第二次东征中,他冒死背出蒋介石,成为蒋介石的救命恩人;在近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他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屡建功勋。他的婚恋也同样颇具传奇色彩。而且他和傅涯结秦晋之好,还是邓小平做的红娘哩!1939年3月8日,和陈赓患难与共的妻子王根英,在一次反扫荡斗争中牺牲在敌人的刺刀之下,陈赓悲痛欲绝,一向活泼爱笑的他变得沉默寡言。他把  相似文献   

8.
正陈赓(1903-1961),原名陈庶康,湖南省湘乡县人。出生将门,其祖父为湘军将领。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副队长、连长。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此后历经北伐、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人民解放事业的伟大征程中战功卓著,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陈赓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是新中国国防  相似文献   

9.
陈赓大将是中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在1989年中共中央军委确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33位军事家中,陈赓名列第18位。云南省解放后,他担任第一任省政府主席,在其人生履历表上又写下了令世人瞩目的一页。  相似文献   

10.
陈赓看谷仓     
1960年,正是我国经济暂时困难时期。这年3月,陈赓大将回到了故乡湘乡县,当时县里的有关领导为了掩饰困难局面,布置给龙洞公社陈赓大将老家每户社员发了几斤大米。陈赓大将到龙洞故居访问时,发现邻居们家家锅里煮的都是白花花的大米饭,  相似文献   

11.
陈赓在黄埔军校中属“老资格”了,他的名字为国民党军队中的黄埔系将领所熟悉,他那传奇式的战斗经历也曾在黄埔军校军人中广为流传。解放后,陈赓定居北京,虽然工作异常繁忙,且身患重病,但他念念不忘旧日的同窗旧友,经常与他们谈心叙旧。 1959年10月,杜聿明、宋希濂、王耀武、邱行湘等10名蒋介石集团战犯获特赦,他们当  相似文献   

12.
《新湘评论》2005,(10):29-29
陈赓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的高级将领,杰出军事家一1903年生,湖南湘乡人。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1期,是我党培养的早期军事骨干之一。1927年参加了南昌起义。1928年起在中共中央特科工作,1931年10月到鄂豫皖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师长。后在战斗中负伤到上海就医。1933年3月因叛徒出卖被捕,曾被押赴南昌见蒋介石,  相似文献   

13.
身披戎装,尽是千秋家国梦。由黄埔军校走出的军事英才到共和国大将,从追求真理的热血青年,成为智勇双全誉为强大国防奠基元勋,陈赓将军的家国情怀,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相似文献   

14.
安排陈赓治疗腿伤 大革命时期,陈赓在黄埔军校学习,聆听过孙中山先生的演讲,参加了孙中山指挥的平息广州商团暴乱的战斗。孙中山对革命青年非常关心和爱护,曾找陈赓谈过话,那时,陈赓便认识了宋庆龄。 1927年,陈赓参加了南昌起义。在向广东潮汕进军的途中,他在会昌战斗中负了重伤,  相似文献   

15.
<正>陈赓大将是著名的“将军教育家”,他曾在黄埔军校学习工作,并先后创办和领导红军彭杨步兵学校、红军干部团、豫陕鄂人民军政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等,是我国国防科技教育事业的开创者与奠基人。在长期实践中,陈赓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丰富的办学经验和高超的育人艺术。  相似文献   

16.
正陈赓大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之一。在近40年的革命生涯中,他曾长期战斗生活在山西,与山西人民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为山西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挥师东征,首战歼灭阎锡山"王牌军"1936年2月,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发起东征战役,进入山西。陈赓担任红一军团第一师师长,率领第一师渡过黄河后前进到关上地区时,首先与阎锡山的独立第二旅展开激战。这个旅是阎锡山的"王牌军",在山西哪里有情况,阎锡山就将这支部队派到哪里,它到  相似文献   

17.
大革命时期,陈赓在黄埔军校学习,现场聆听过孙中山先生的演讲,参加了孙中山指挥的平息广州商团暴乱的战斗。孙中山出于对革命青年的关心和爱护,找陈赓谈过话,并且资助过陈赓从事革命活动。那时,陈赓便认识了宋庆龄。1927年,陈赓参加了南昌起义。在向广东潮汕进军的途中,他在战斗中腿负了重伤。在党组织的帮助下,陈赓住进了上海牛惠霖骨科医院。牛惠霖大夫看他的穿着打扮和伤情,怀疑他是歹人,可能是作案时受的伤,不很乐意为他治疗。陈赓编假话给他“解释”,仍不能说服牛大夫。陈赓观察这位医生比较正直,有进步思想,就索性把自己的真名实姓告…  相似文献   

18.
起义受伤,宋庆龄安排陈赓治疗伤腿大革命时期,陈赓在黄埔军校学习,现场聆听过孙中山先生的演讲,参加了孙中山指挥的平息广州商团暴乱的战斗。孙中山对革命青年非常关心和爱护,曾找陈赓谈过话,那时,陈赓认识了宋庆龄。1927年,陈赓参加了南昌起义。在向广东潮汕进军的途中,他在会昌战斗时负了重伤,左腿的胫骨和腓骨都被打断。陈赓拖着伤腿,经过将近两个月的辗转,终于在上海找到了中共地下党,并住进了牛惠霖骨科医院。陈赓进入医院后,牛惠霖大夫看他的穿着打扮和伤情,怀疑他是歹人,不乐意为他治疗。陈赓观察这位医生比较正直,有进步思想,就索性…  相似文献   

19.
《湘潮》2015,(1)
<正>抗战爆发后,陈赓历任第三八六旅旅长、太岳军区司令,他不但注重战略把握,也注意战术运用,在太行山的崇山峻岭中创造了伏击战、破袭战、围困战的著名范例。神头岭巧妙设伏1937年8月,红四方面军三十一军在陕西省富平县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陈赓任旅长,全旅约5700人。9月30日,三八六旅在师的编成内东渡黄河开  相似文献   

20.
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的时候,共产党员陈赓在刘尧宸任团长的四团当连长。这个团是由黄埔军校的学生组成的,全团的连长都是共产党员,战斗力特别强,在夺取惠州城一仗中建立了殊功。 陈赓自幼受祖父影响甚深。他祖父出身贫寒,幼从戎,英勇善战,臂力过人,身上刀枪伤痕很多,经常给陈赓讲作战故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陈赓小学未毕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