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独立的环境法益是否该当,争议较多。修正的环境法益理论认为基于传统环境功利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上“完备”的环境立法还缺乏独立的环境法益的保护。生态的环境理论基于自然存在的客观性认为生态的伦理学是“生态”(自然存在)与“伦理学”(社会性存在)的结合,在该结合体系下,人处于自然序列而非当然的“统治者”。如此一来,独立的环境法益的存在便只需要法规范的认可了。  相似文献   

2.
再论环境资源法的伦理意蕴——以消费主义为视角展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主义价值观主导下的消费模式已经为全球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构成了所谓的人类中心主义困境。因此,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困境,摒弃和超越消费主义价值观,取而代之以生态主义伦理观便成为人类寻求解决危机的必然之道。生态主义是环境资源法选择并设定的伦理基础,用生态主义诠释环境资源法的规则、规范是环境资源法伦理思想的应有之意。环境资源法的法治观、建构基础以及动态运行基础都是与生态主义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当代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引起人们环境伦理与环境法律的交互思考,也引发从传统环境伦理观的天人合一、人类中心主义和片面发展过渡到新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和生态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观。法律生态化突出生态本位的法律观念,强调代际公平与种际公平的价值取向,以保障环境权为重心,树立预防优先的立法倾向。环境法治包含了环境法律的体系,环境立法、司法、执法,以及环境法律救济和监督等内容。  相似文献   

4.
环境法益学说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法益学说在我国主要有权利说、秩序说和环境利益说,这些学说在揭示环境犯罪本质方面都存在不足。环境法益学说应遵循三点要求:环境法益必须成为刑法学的基本范畴,必须体现环境犯罪的特点,必须协调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的关系。据此,环境法益新说———环境生态法益作为环境刑法的法益是比较适宜的,它体现了生态环境作为生态体系维持其基本结构和功能的稳定和发展对人类永续繁衍、发展的价值,具有社会性、客观性、全球性以及其被衡量方式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5.
环境文化与民族复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环境文化是人类思想观念领域的深刻变革,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反思和超越,是在更高层次上对自然法则的尊重与回归。环境文化理念广泛渗透到人类经济、科技、法律、伦理以及政治领域,预示着人类文明已从传统工业文明逐步转向生态工业文明,并将以自然法则为标准来改革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6.
自然价值是环境伦理学的重要研究问题。正确认识自然价值对自然本身及人类的生存发展,必须突破人类中心主义及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之处,正确认识自然的内外在价值,倡导尊重自然的伦理取向,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生共荣的价值观,使二者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现代环境伦理对自由主义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中心的环境伦理观为自由主义提供存在理由。自由主义漠视资源有限性和环境发展规律,主张不加限制地使用资源和自由对待环境。可持续发展论认为,人类有权利用、有义务保护自然环境,通过保护自然达到发展自身的目的,实现人与自然、与社会、与人的和谐。环境正义论认为,应当从代内正义与代际正义两个方面约束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环境法价值观主张从保护生态环境和控制资源开采两个方面立法,以挽救生态危机,拯救人类自身。  相似文献   

8.
环境侵权与环境侵害的概念诠释是环境法学界的一个重要命题。两者概念内涵与外延的逐渐明确化,印证了环境法的发展脉络和原则变化。环境侵权与环境侵害是被包含和包含的关系,前者是基于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观、注重结果的环境保护,而后者则是基于生态中心主义的伦理观、注重预防的环境保护。环境侵权应该是民法领域对环境保护的手段,而环境侵害则隶属于环境法领域。两者的并存,说明了环境保护既需要环境法,同样需要民法等其他法律部门。  相似文献   

9.
行政生态理论揭示了事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从法律与制度环境对于干部选拔的影响来看,是否从法律和制度出发,是否以法律或制度为依据进行干部选拔任用,是现代人事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活动之间的本质性区别。从文化环境对于干部选用的影响来看,文化环境是构成行政生态的重要内容,其包括信仰和价值观、精神面貌、文化传统、社会风俗和习惯、心理状态、伦理等内容,它们各自以其特有的方式对干部的选拔任用产生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近百年来,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和人口膨胀的压力,对环境的破坏日益加剧,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发展也面临困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成为人类一个迫切任务。为达此目的,首先要求人们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转变观念,强化环境意识,树立环境与社会有机统一的自然观、人类持续发展的新观念、资源价值观和环境伦理道德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