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两个妈妈     
<正>我曾经和一位在南疆工作的汉族干部(让我们以S来称呼他吧)吃过一次饭,听他讲了讲他的故事。S的父母都是当年的援疆干部,他在新疆出生、成长,成了一个新疆人。S的一些经历对他的同代人而言稀松平常,如今听来却有振聋发聩之感。S说他有两个妈妈,一个是亲生母亲,另一个是他的维族妈妈。因为他小时候父母工作太忙,有时候一下乡几个月都不回家,只能把他寄养在一户维族人家。当时从妇女解放的角度来说,民族  相似文献   

2.
六六 《法制博览》2010,(18):37-37
早上,母亲在争执中将我吵醒。 下去一看,是一个送快递的。该快递是圆通公司的,每次来态度极恶劣。我家在五楼上,他不肯上楼,回回都是通过对讲机要求我们下去拿。以前家里有保姆,妈妈会让保姆去拿。偶尔家里没保姆,妈妈要求他送上楼,他总是恶狠狠将快件往地上一扔。  相似文献   

3.
十六岁,这是一个本该在学校求知的年龄,一个还在父母的关爱下生活的年龄,然而十六岁的他却因犯罪身陷囹圄,我们为之婉惜,怒其不争,更为由此暴露的某些问题深思。鉴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在文中隐去其真实姓名。我是幸运的: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这个家庭成员和睦,生活富庶。爷爷奶奶对我这根家庭独苗宠爱有加,父亲母亲也成天围着我转,凡事一味地迁就、迎合我。记得小时候我极其调皮,有时父亲不得已要教训我时,母亲总要上来劝阻,无非是用些年小不懂事之类的话语来为我庇护,而奶奶时常摆出长者的身份教训父亲:“男孩子自小…  相似文献   

4.
童话     
1977年母亲病危时,我坐在病床边,握着母亲的手,问母亲还有什么要嘱咐我的. 母亲望着我,眼角淌下泪来.母亲说:"我真希望你哥跟我一块儿死,那他就不会拖累你了……" 我心大恸,内疚极了,俯身对母亲耳语:"妈妈放心,我一定照顾好哥哥,绝不会让他一个人待在精神病院里……" 当天午夜,母亲走了.  相似文献   

5.
又到了母亲的忌日,母亲离开已经整整三年了.从来不敢触及心中伤痛的我终于鼓起勇气,开始回忆慈祥可敬的妈妈…… 妈妈的骄傲 在妈妈的眼里,我是她的骄傲,一直都是. 我是幸运的.在我的农村老家,封建思想特别严重,重男轻女是其中的普遍现象.但在我们家里却不会这样,因为我的妈妈是个很有思想、有主见的女人.我们家中兄妹五人,成年后有三个孩子离开了农村:大哥毕业后去了保定,不仅过上了城市生活,还转成了商品粮户口;大姐接了爷爷的班到信用社工作,成了月月拿薪水的县城正式工;而我作为兄妹中的老小,没有任何独特之处,却不想成为了一名女军人.  相似文献   

6.
另一种颜色     
周蓉 《法制博览》2009,(6):14-15
应该说,辰树从没出世起就注定了他命运的方向。 父亲,一个在他生命中重要的、却在他生命还未开始就已缺席的角色,是个与辰树从未谋面的陌生人。而辰树惟一的世界——母亲,那个曾经辛酸地应允辰树定会给他幸福的女人,却在辰树4岁时被发现患了癌症而无法给辰树最好的生活了。  相似文献   

7.
他,大约是澳大利亚这群流浪的男人中最后一个处男了,30多岁了,没碰过女人。问他什么是女人,他说他崇拜他妈。他从小父母离异,他跟妈妈长大,母亲美丽而又能干,里里外外弄得妥妥当当,于是他们兄弟三个全如绵羊般温顺。他来澳大利亚,咬牙苦干为母亲寻求幸福的晚年,他做任  相似文献   

8.
这个题目,是我在偶然遇到一件事后想到的。 那天坐公共汽车,身边一个约莫七、八岁的小女孩忽然问她的妈妈:妈妈,你给我买票了吗?年轻的母亲闻听后俯下身,温柔地吻了吻小女孩,说:你的个儿还不够高,等你再长高些,妈妈一定给你买。小女孩忽闪着好看的大眼睛,仿佛在思索着什么。  相似文献   

9.
常茹娟 《工会博览》2014,(15):46-47
我的父母都是1933年出生的.今年已8l岁。父亲9岁成了孤儿,八路军收养了他,所以父亲是在部队里长大的。母亲因家境贫寒,7岁的时候被我的姥姥送给了别人。  相似文献   

10.
正我的父母都是1933年出生的,今年已81岁。父亲9岁成了孤儿,八路军收养了他,所以父亲是在部队里长大的。母亲因家境贫寒,7岁的时候被我的姥姥送给了别人。可以说,我的父母平生很少感悟过父母的爱,但他们却懂得人间父爱母爱的珍贵,他们把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个身体畸形的女孩子.母亲嫌我给她丢脸,也怕我出门遭人讥笑,在我8岁前,从没让我迈出家门一步.我拥有的只是院子里那一方窄小的天空,一群瞬间即逝的飞鸟. 8岁那年,我的父亲去世了.不久,母亲改嫁,嫁给了镇上一个退休的海员.当时,母亲才40出头,而继父已近60.继父让我叫他"伯伯",并对我说:"来,河子,伯伯带你去串门."  相似文献   

12.
1982年春天,陈晓东出生在渝东的一户普通人家,两岁时就没有了父亲。他和母亲相依为命。在他12岁那年,母亲也得病去世了。从此,小晓东成了一个孤儿。他的外婆嫌他是个累赘。于1995年6月的一天将他以2000元的价格卖给了重庆市长寿县农村的一户周姓人家。  相似文献   

13.
公随 《工会博览》2014,(3):39-41
1964年春节前,大约是腊八过后的几天里,一个小老太太随着父亲进了我家的门。我记得很清楚,这个老太太的发型不像我妈妈那样是剪短的,而是在后头梳了一个髻子。那天早晨天还没亮,妈妈就摸着我藏在被窝里的头说,今天不许睡懒觉,一会儿三奶奶来。当时爸爸不在家,妈妈说是在单位值班,天亮了才能回来。我不知道还有三奶奶,只知道在北京远郊的顺义老家有一个爷爷和一个奶奶,但也因为只让母亲带着回过一次老家,已经记不得他们的样子。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名14岁的中学生,我的父母在我一岁的时候就因为感情不合而离婚,我一直随母亲生活,我的父亲每月都支付给我母亲800元钱用于我的生活开支。虽然我不在父亲身边生活,但他经常来学校看我,并非常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所以,我和父亲的感情还是很深厚的。最近,有一件烦心事一直困扰着我,  相似文献   

15.
海瑞,男,生于公元1514年,家庭贫困,三岁时候,他的父亲去世了,母亲一个人养育他,秉承再苦不能苦孩子和读书改变命运的意念,海瑞母亲对他的教育从来没有放松过。  相似文献   

16.
男人的成长     
记得有则幽默说,母亲花了20多年时间辛勤培养了一个男子汉,然而到了另一个女人手里,却不消10分钟又变回孩子,接受全新教育去了。很多男人,在母亲的调教下至多在外形上似男子汉罢了,而当他与另一个女人相遇后,很多东西他得从头学起,渐而真正成熟。在这一点上,晖可以说是我所认识的人中最具“典型意义”的一个。晖是我的大学同  相似文献   

17.
今年8月17日是母亲50岁的生日。 依稀想来.我已经有八个年头没有在母亲身边庆祝她的生日了。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她以农具为笔,用大地为纸,在巴蜀大地上书写着诗一样的人生。母亲用辛勤汗水得以抉来的微薄收入艰难地供三个子女上学.我的两个姐姐相继完成了大学学业,而我却在高三那年与社会上一帮无业青年为伍.慢慢沾染上了不良恶习,最终成为人人唾弃的阶下囚。  相似文献   

18.
王升亮,男,16岁,杭州市某中学初三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连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就是这样一个公认的好少年,不知为什么在进入中学后,竟逐渐“沉沦”下去,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制造了一起弑母伤父的家庭血案…… 在笔者采访当中,我看到了王升亮在看守所写给他妈妈的信——  相似文献   

19.
本案被告人情况晓宇,男,17周岁,汉族,初中文化,无业。其父亲本是一位上海知青,母亲则是西安人。晓宇自幼生活在动荡不安、缺乏温暖的特殊家庭里。9岁时,他父母离异。不久,晓宇便有了一位新妈妈。13岁时,家里又有了突变。他的生父杀了自己的后妻,畏  相似文献   

20.
我是在承办一起未成年人案件中认识张越的。一开始接办这个案件时,我就被张越等人的罪行震惊了:四名少年以注射毒品相威胁,轮流强暴一名未成年少女。于是我走近张越和他的家庭,想探究他犯罪背后的原因,却发现了更令人担扰、震惊的东西……   一、母亲的“爱”   她和她的丈夫轻轻敲门进来,没等我开口,就急切地问道:“检察官,阿拉囡囡现在哪能啦 ?”她说的囡囡,就是十六岁的少年张越。   我是为张越的案子通知他父母来的,话才开头,她的眼圈顿时红了,“检察官,阿拉囡囡胆子很小的,我想不到他会出这样的事,他是个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