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莫言小说中的声音世界具备三种形态:大自然的声音、人物话语和民间音乐.<透明的红萝卜>、<民间音乐>、<天堂蒜薹之歌>、<檀香刑>等小说中,三种声音水乳交融的穿插在行文中,而来自民间的音乐逐渐成为主旋律.这体现了民众与权利者平等对话的自由精神,是巴赫金所提出的狂欢化世界感受.莫言将"五四"以来被遮藏的民间话本小说、戏曲的声音重新发掘出来,是对当代文坛的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2.
1964年,电影作曲家高如星从武汉军区被借到北影厂创作电影<汾水长流>的音乐.他原在八一电影制片厂工作,创作过<柳堡的故事>、<江山多娇>、<回民支队>、<野火春风斗古城>等20多部电影音乐.<九九艳阳天>是他24岁时写的电影插曲,成为当时最流行的歌曲.  相似文献   

3.
人民自己保护自己的创造 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时隔三十年后,又在北京摆开“擂台”。 当这次比赛的精彩场面通过电视屏幕出现在人们面前时,不少人发出这样的感慨:“久违了!”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中,每个民族都有丰富的民间音乐、舞蹈。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漫长的岁月里,民间艺术备受歧视,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不少民间艺术濒于灭亡。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多年的日子里,民间音乐、舞蹈也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老一辈的人也许还记得,五十年代,人民政府在以主要精力抓经济工作的同时,也以同样的魄力发展民间艺术,大批专业文艺工作者深入民间,搜集、整理,使那些与劳动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民间艺术重放  相似文献   

4.
仇海平  李海燕 《学理论》2012,(12):208-209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借助音乐,为古诗词赋予歌唱艺术生命,让学生在音乐中识记作品、理解作品、感受文化,不失为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有益的探索。古诗词歌曲运用于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主要有三种方式:欣赏、学唱和创作。其中,学生在古诗词歌曲创作方面,除了谱曲之外,还有一种更为易行的方式——配调。  相似文献   

5.
苏翔 《学理论》2012,(14):263-264
现在的小学音乐课堂,通常只是简单地让学生学唱歌曲而没有加以拓展,没有给学生更多地发展空间。在当今社会需求创新型人才的背景下,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发展,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利用唱游教学、唱歌教学、欣赏教学、创作教学等不同模式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相似文献   

6.
吴莉莉  杨扬  岳文静 《学理论》2012,(11):77-78
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而人际关系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小学生由于自身发展的特点以及各方面的影响,人际交往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作为一种有效的音乐治疗方法,通过将音乐与动作、舞蹈、语言等相结合以及让学生亲身参与、即兴创作的团体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增强信心和培养合作意识等,有效帮助小学生改善不良的人际关系,使他们拥有一个美好的小学生活,并对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张惠勇 《学理论》2009,(17):169-170
河北省是一个有着丰富民间文化资源的大省,特别是民间音乐文化。如何保证民间音乐文化资源产业有序、合理地进行和可持续发展,如何有效地发扬、传承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促进民间音乐文化资源的产业化,是在当今市场经济与流行音乐文化占主流地位的社会现实中,民族音乐文化资源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8.
千万不要把“新农村”变为“洋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骥才 《民主》2006,(8):1-1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农耕时代,由于历史悠久,民族多样,文化板块众多,形成了缤纷灿烂、风情各异的民族民间文化,真可谓“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广大农村至今保持着极其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根脉。农村的文化包括各类民俗、民族语言、生活民居、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剧、民间曲艺、民间杂技和各种传统技艺等等,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量地流传于农村,它是民族最重要的精神文化财富之一,是民族历史文化和精神情感之根。各民族、各地域的文化,既是那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又是人…  相似文献   

9.
一、是民间借贷,还是非法集资? 在我国立法中,并没有民间借贷这一术语的表达。从常识角度理解,借贷不外乎就是借钱或资金从事生产、经营等活动的行为。根据出借人和方式的不同,借贷可分为不同的种类。凡是从银行借款筹措资金的行为可称为银行借贷,或"官方借贷";与此相对应,凡是从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没有经过金融机构核准的借贷行为具有民间性质,就称为民间借贷。  相似文献   

10.
各不相同的音乐欣赏方式大体可以被归并为五种:感觉型、情感型、联想型、理智型和批评型。它们在曲目选择、关注重点、审美快感、评判标准等方面各有其特点。各种欣赏类型相应于特定的审美能力和接受目的都可能是合适的。但理想的欣赏方式对于业余音乐爱好者当是理智型、联想型和情感型的结合,对于专业音乐工作者应是批评型、理智型、联想型和情感型的结合。  相似文献   

11.
李强 《党政论坛》2014,(4):36-36
金融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创新与突破.温州金改启动一年多来,重点是解决“两多两难”问题,即民间资金多、投资难,中小企业多、融资难.应该说,温州金改已经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效.比如,创建了民间借贷服务中心,发布了“温州指数”,促进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改制,温州银行增资扩股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造已经成为民资进入的突破口:推出“幸福股份”产品,以股权形式让市民参与城市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创新抵质押担保方式,推出多元化动产抵押、货物抵押、未来收益权抵押等49个创新产品;推动民间融资规范化等.特别值  相似文献   

12.
黑格尔美学思想对音乐表演能够带来如下启示:建立相应的音乐表演理念,即在相对限定或者规定的音乐表演空间内,应有一种灌注全副心神到作品中去,对作品进行自由的和使作品从无生气、缺生气变得充满生气的再创作的观念和境界。这样才能实现音乐二度创作的真正意义,实现音乐精神内容的外在完满显现。  相似文献   

13.
“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记者在青岛访问了中国音乐学会理事、山东省文联委员、儿童歌曲作家李嘉评。李嘉评自1978年至今,创作发表儿童歌曲近千首,录制了四个少儿电视组歌和两个少儿专题音乐片。他创作的歌曲,有100多首被中央和省、市电台或电视台录制和播放。团中央、文化部等单位近几年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的40多首歌曲中,有4首是李嘉评的作品。今年,又是李嘉评创作的丰收年:山东省文艺出版社为他出版个人创作专辑;青岛出版社出版了他10万字的《幼儿音乐启蒙》;四川少儿出版社将  相似文献   

14.
音乐专业的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如果得不到矫治,对其当前心理健康和今后学业完成和个人的成长都有负面的影响.因此,分析人文素质的缺失的表现及因为,找到解决对策,无疑对音乐专业学生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周育德 《民主》2010,(5):30-32
中国的戏曲艺术在南北宋交替的时期出现了温州杂剧这一新颖的样式,被戏曲史界习称为“南戏”。南戏很快地走出其原生地温州.走向各地。由于各地方言的不同,和地方民间音乐基础的差异,艺人们在演唱实践中就创出纷纭不类的“声腔”,如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昆山腔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产生于20世纪初的一种声乐体裁,具有中国特有的民族气质与民族风格。自诞生以来,以其诗词特有的文学韵味和旋律的清新优美赢得了音乐爱好者的青睐,同时也激发了作曲家的创作欲望,生成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本文主要通过对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进行具体分析,将其创作方式大致划分为四种,进而发掘其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7.
张昕 《瞭望》1983,(11)
委婉幽扬、扣人心弦的民乐曲《二泉映月》传来,人们就会联想到沿街卖唱,饱经人间辛酸的瞎子阿炳。九月十九日,是这位已故的著名民间音乐家(原名华彦钧)诞辰九十周年。首都音乐界举行了纪念会,并演奏了阿炳创作的六首作品。在音乐会上,一位头发花白、身穿解放军服装的同志表演的二胡独奏《二泉映月》,吸引了全场的观众,博得了人们的热烈掌声。  相似文献   

18.
曾懿 《学理论》2013,(29):263-264
通过对湖南省六所高等职业学院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现状的问卷调查,分析高职非音乐专业学生在音乐知识、音乐态度、学校音乐素养教育方面的不足,提出加强高职生音乐素养教育的对策如下: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合理设置音乐教育课程;以培养高职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提高音乐教师专业素养;营造校园音乐艺术氛围。  相似文献   

19.
张建萍 《学理论》2012,(9):39-41
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美术中群众性最广泛、与社会生活关系最密切、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民族地域特征最鲜明的代表性文化形态,不同民族和地域都具有其独自的表现题材、艺术方式与审美形态。但20世纪的中国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土生土长的中国民间工艺美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如何传承、保护和发展民间工艺美术成为我们应该思索和考虑的问题。文章以嵊州民间工艺为例,分析了嵊州民间工艺美术的特点与现状,提出了有关新时期嵊州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6,(10)
中国民间外交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成效显著,在新时期呈现主体多元、形式灵活、新生力量踊跃参与等新特点。同时,现行民间外交体制机制和管理方式相对滞后,对传统民间外交机构缺乏政策引领和规划协调,对新兴民间外交力量认识和引导不够,对民间外交的能力建设重视和投入不足。加强和改进民间外交工作正当其时。国家和政府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建立统筹协调机制,研究制定管理制度,依法规范管理,重视并加强民间外交能力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大民间外交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