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3年是国际贸易体制变化中非常重要的一年,因为在年终时,陷入困境12年的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终于有了一些成果,某种程度上拯救了世界贸易组织(WTO)这一奄奄一息的国际贸易机构。但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当前多边贸易体制的不满并未消失,并继续推动以它们为中心的地区自由贸易协定。中国为此一定要做好两手准备,积极参与谈判,保证中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1999年11月,在中美代表团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进行最后一次谈判时,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两次会见美国代表,并直接参加了谈判,最后达成了关于中国"入世"的协议. 近日出版的《朱镕基讲话实录》,披露了朱镕基在谈判过程中、以及此后忆及谈判时的讲话记录.这些记录披露了之前不为外界所知的谈判内幕.  相似文献   

3.
当前,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谈判和监督功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贸易组织走向改革的十字路口。在世界贸易组织改革的议程设置过程中,基于实力结构、利益分配和制度竞争等因素的考虑,美国、欧盟和加拿大等发达成员均提出了各自的改革方案和推进策略,将改革议程逐渐聚焦于争端解决机制、发展中国家特殊与差别待遇以及非市场导向政策和行为等主要议题。但是,世界贸易组织改革中的议程设置仍充满不确定性。作为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要利益攸关方,中国要加强与各方对话磋商,并在坚持以发展为导向、以多边贸易自由化为目标和以非歧视为核心原则的基础上推动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4.
法国2007年6月20日出版的《经济问题》杂志发表了巴黎工商会国际事务负责人科琳娜.瓦德卡尔(Corinne Vadcar)题为《中国与世贸组织:既雄心勃勃又模棱两可的态度》的文章,认为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为遵守自己的承诺,不断完善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尽管中国在制度层面上做了诸多努力,但仍受到某些西方国家的指责,它们认为中国根本不把世贸组织的规定放在眼里。由于缺乏多边谈判的经验,以及在政治文化传统方面与西方国家的差异,中国政府在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中一直采取非常谨慎的态度。中国给世界留下一种更加重视双边贸易谈判的印象。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5.
雷志华 《南风窗》2012,(11):28-29
中国在韩国的对外贸易中地位举足轻重,但这并未影响韩国推行FTA战略的节奏,韩国也没有因此把中国列为FTA优先谈判对象。在5月13日第五次中日韩峰会上,三国领导人同意年内启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FTA,Free TradeAgreement)谈判。仅仅一天后,中韩第一轮双边FTA谈判在北京举行。显然,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停滞不前,导致双边和区域FTA日渐活跃,这一趋势在东亚这个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WTO与中国     
2001年9月17日,世界贸易组织(简称世贸组织或WTO)中国工作组第18次会议顺利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法律文件。至此,世贸组织中国工作组完成了历时15年的历史使命,中国加入WTO谈判全部结束。按照入世申请程序,中国入世的法律文件将提交世贸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审议通过。在完成必要的法律程序后,中国将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预计中国在今年年底加入WTO已成定局。经过15年马拉松式的入世谈判,中国终于可以跨入WTO的门槛了。然  相似文献   

7.
无论怎么讲,WT0(世界贸易组织)已经成了中国人心中的一个坎,这坎既是心理上的,还是经济政治层面的。无论这次谈判的结果是顺利跨过,还是再次由零开始,都已经不尽精彩了。事实是,历史在这个时候以特别的方式再次考验中国人,当然还包括美国人…… 中美双方在WTO世纪大谈判中的较量,好比两人下围棋,已经进入了最后的“收官”阶段。场面上的僵持让人看不出任何一方真实的意图,中美两国姿态的高企,又意味着越到最后时刻谈判越难,同时,扑朔迷离的变数、微妙的双边关系注定着这还是一个变局。  相似文献   

8.
昌平     
昌平区总工会组织现场旗拟工资协商谈判培训近日,昌平区总工会组织了现场模拟协商谈判培训。此次培训将以往专家一人授课改变为谈判会的方式。授课专家扮演资方老总,工会干部扮演职工  相似文献   

9.
经济活动的日益数字化创造出全新的电子商务运作模式,也引发新的贸易摩擦和监管问题,因此多边治理框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世界贸易组织电子商务诸边谈判已经开启,但各方在经济、安全、价值文化层面存在诸多分歧,大国竞争的地缘政治因素又进一步增加了谈判的复杂性。能否取得成果,关键在于各方是否认识到WTO改革的宗旨不仅是推动贸易自由化,而且关注全球数字鸿沟这一现实。只有承认国情的多样性,厘清国家间政策协调与国内政策空间的边界,才有可能打破谈判僵局。在多边规则框架产生前,区域数字贸易规则仍会不断涌现,数字经济治理碎片化将会持续加剧,监管冲突现象也将更加频繁。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除了努力团结发展中成员在当前诸边谈判中搁置分歧、共同抵制发达成员不公平的谈判主张外,中国还需要平衡好保障国家安全和促进跨境数据自由流动之间的关系,力争在自身具有优势的跨境电子商务领域引导建立真正公平的统一规则框架。为减少监管冲突带来的风险,加强全球层面监管合作是协调不同监管机制和凝聚共识的必然路径。  相似文献   

10.
《南风窗》2002,(4)
1月28日,日内瓦湖畔威尔逊总统酒店。刚刚抵达世贸组织总部所在地的中国常驻世界贸易组织全权大使孙振宇,在这里主持中国常驻世贸组织代表团揭牌开馆仪式,出席者约有400人,昔日的谈判对手如今纷纷举杯庆贺,“中国旋风”正式登陆WTO。 履新当日,孙大使会见了世贸组织总干事穆尔,以及总理事会主席夏秉纯,下午3时又出席了甫成立的贸易谈判委员会(TNC)的首次会议。与此  相似文献   

11.
从1993年提出正式申请至今,俄罗斯已走过了近9年的"入世"谈判之路.虽然取得了不少成就,但由于种种原因,俄罗斯依然在世界贸易组织的大门外徘徊,而且在短期内还难以跨入门内.不过随着俄罗斯政治经济形势的好转,"入世"的希望也在大大增加,谈判进程也会加快.  相似文献   

12.
通过近30年的发展,越南正以自己的特色表现创造着第二个"中国式奇迹".去年越南的经济增长率为8.4%,已经超过泰国、马来西亚、韩国和印度,跃居亚洲第二,仅次于中国.11月7日,世界贸易组织(WTO)总理事会召开特别会议,正式宣布接纳越南成为该组织第150个成员,至此,宣告了越南长达11年多的双边和多边贸易谈判最终结束.  相似文献   

13.
目前,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战"仍在不断升级,通过谈判解决双方贸易冲突的前景不明。中美贸易冲突扩大到世界贸易组织(WTO),与WTO的未来息息相关。在贸易冲突的背景下,长期争论中的WTO改革再次凸显出来。作为全球秩序的坚定捍卫者,欧盟仍然在努力协调各方,特朗普政府在改革WTO上与欧盟合作,中国也重申了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立场,承诺与欧盟合作改革WTO。展望未来,中国与欧盟需尽快协调双方立场,争取提出共同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前,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战"仍在不断升级,通过谈判解决双方贸易冲突的前景不明。中美贸易冲突扩大到世界贸易组织(WTO),与WTO的未来息息相关。在贸易冲突的背景下,长期争论中的WTO改革再次凸显出来。作为全球秩序的坚定捍卫者,欧盟仍然在努力协调各方,特朗普政府在改革WTO上与欧盟合作,中国也重申了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立场,承诺与欧盟合作改革WTO。展望未来,中国与欧盟需尽快协调双方立场,争取提出共同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重要步骤。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给我国的经济及社会等各个领域带来深刻的影响,工会工作也不例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人类国际贸易历史上影响最广泛、规则最全面的世界贸易组织(WTO)及其前身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已经走过了超过60年的时光。在中国的传统时间观念中,时间具有某种轮回的特质,60年过去,意味着周而复始,万象更新。同时,WTO/GATT争议解决机制也顺利地运行了60年。特别是自WTO成立20年来,WTO争议解决机制较WTO的其他三个功能即多边贸易谈判功能、审议成员贸易制度和技术合  相似文献   

17.
尽管中国与俄罗斯在能源领域具有较强互补性,但两国天然气合作谈判并不顺利。本文从经济社会发展、地缘政治两方面分析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考察中俄谈判立场与行为的变化,进而得出有关中俄关系模式的初步结论:第一,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中俄天然气合作的基础,但这一共同利益的构建是个动态过程;第二,地缘政治因素对中俄天然气合作谈判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第三,国家—市场关系共同塑造了前述两个因素发挥作用的方式:中俄天然气合作谈判既要满足经济社会效益追求,也要符合国家地缘政治利益。由此可得出两点启示:一是中国应对当前中俄战略伙伴关系有清醒认知,并有必要心理和政策准备;二是在对外能源合作中,中国要重视自身的能力建设,争取更大话语权,并寻求和巩固同合作方的共同利益、加强互信。  相似文献   

18.
中国早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仅仅是中国自己的愿望,也是全世界努力的方向。正是源于这样的期望,1998年9月21~22日,“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农产品贸易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大学法学楼多功能厅隆重举行。这次国际会议由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主办,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组织研究中  相似文献   

19.
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是当前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推动转型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投资协定已不能满足中国资本走出去的需要,中国迫切需要通过新一代的高水平保护和更开放的投资协定,为对外投资提供完善的法律保护,为中国资本拓展更加开放与透明的市场,同时也为外资提供更公平和透明的竞争环境。本文以欧盟—加拿大经贸协定投资章节为参照,探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重点与难点。鉴于在执行和范围上可能实现灵活性安排,从长远来看,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可能涉及的竞争条款、劳工条款、环境条款、知识产权保护等规则对于降低国有企业垄断、提高劳动者保护、加强环境保护和保障创新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的主导下,相比亚太地区原有的众多自由贸易协定,TPP谈判呈现"高标准、宽领域"的特点。倘若TPP机制完成全部谈判,极有可能超越"10+3"、"10+6"等既有机制,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亚太区域合作机制。然而,TPP各谈判方在基本谈判模式、农业、原产地规则、知识产权、劳工及环境标准、投资等众多问题上难以形成统一立场。一方面,TPP机制"高标准、宽领域"的特点增大了完成全部谈判的难度。另一方面,任何区域合作机制若要在亚太地区占据主导地位,都难以承受中国的长久缺席。有鉴于此,无论美国推动TPP谈判是出于外交战略考量推动"亚太再平衡",还是出于经济利益动机加强与亚太地区的经济联系,中国都可以多重FTA机制为战略依托,应对TPP机制的潜在挑战。只有如此,才能既不过早陷入TPP机制的束缚,又不至边缘化于亚太区域合作的主流制度进程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