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人事天地》2010,(9):4-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下简称《公务员法》)第一百零一条和《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人事部令第7号)第九条规定,鉴于2010年1月1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2010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笔试发生泄露试题,我厅于3月19日发布公告,宣布2010年1月1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2010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笔试无效。定于2010年4月25日另行组织广西壮族自治区2010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是我国第一部干部人事管理的重要法律,相对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而言,它有几大创新之处,即:适用范围、分类管理、录用、考核与晋升、职位聘任、监督机制、保障公务员自身权利等方面的创新。《公务员法》中仍存在个别疏漏之处,只有看到了这些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才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使其在实践中具备较强的操作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同1993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有关职位分类制度的规定相比,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设计的职位分类制度有许多创新之处,具体体现在职位类别划分更为科学、职务序列设置更加多样化、级别的内涵与功能更为明确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吏治建设实现了从人治向法治的根本转变。《公务员法》在界定公务员范围、职务与级别、惩戒、义务与权利、工资、离职从业限制等方面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有明显改进,但也存在立法技术缺陷等不足。  相似文献   

5.
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在反对腐败和倡导廉洁方面作出许多明确的制度性规定, 体现出鲜明的反腐倡廉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严把“进口”关,畅通“出口”关关于公务员“进口”关,公务员法第四章“录用”、  相似文献   

6.
在对《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以下称“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下称“公务员法)”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新法与旧例的差别并提炼了公务员法“新”之所在,比如:新法明确了公务员的范围,实行公务员分类制度,实行聘任制等。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已于2005年4月27日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并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公务员法》的出台,昭示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一个新时代即将到来。本次公务员法的制定着眼于对我国新时期以来的公务员制度进行完善和创新,而最后颁布的公务员法确实没有令长期关注此的公务员和广大人民失望,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相比,公务员法创新之处甚多,让人感到“新鲜扑面”。而且,与国外通行的公务员制度相比,公务员法规定的众多制度独具中国特色。这些创新之处,都围绕着“规范公务员的管理,保障公…  相似文献   

8.
我国《公务员法》的出台填补了我国法律体系的空白,“规范公务员的管理”、“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公务员队伍)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是其立法目的在同一层次上相互独立、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为实现上述立法目的,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相比,《公务员法》作出了一些制度创新;但同世界先进的公务员管理制度相比,仍有许多缺陷,需要我们通过修订或“下位法”立法来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9.
针对公务员惩戒制度,中国《公务员法》进行了一定范围的法律规范。但与德国《联邦惩戒法》、《联邦公务员法》中的相应制度安排相比,中国目前的规定较为抽象并缺乏可操作性。尤其是针对公务员在惩戒程序中的部分基本权利,例如查看档案权、参与调查权、委托律师权等,《公务员法》均未作出规定。从整体上看,中国制度下的公务员在程序中的角色过于被动,几乎无机会主动参与调查环节。为了确保被惩戒公务员合法权利的保障并提高整体程序的客观性,可考虑将德国法律中部分具体权利保障制度纳入到《公务员法》今后的修订范围当中。  相似文献   

10.
《公务员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规范公务员的管理,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促进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本文根据2005年4月27日通过的《公务员法》,与1993年4月24日国务院第二次常务会议正式通过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相比较,归纳出“六大创新”并加以理解分析。  相似文献   

11.
刍议公务员立法中的热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务员法》是我国就人事管理制度进行的基础性立法,其中很多触及公务员制度中的关键问题, 如,界定公务员的范围、公务员的分类、聘任制的推行、薪酬制度、如何对待上级的错误决定、领导成员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制度等。《公务员法》的颁布和施行对深化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当代政府与公务员的关系是一种法律预先设定的公共服务协约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公务员在身份保障、劳动报酬、集体协商、公正对待、隐私保护、档案查阅、依法辞职、申诉控告等方面享有权利.中国公务员的权利规范存在重经律约束、轻权利保障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国家公务员伦理审查会是日本行政伦理事务的专业机构,日本国家公务员伦理法和公务员伦理规程是日本重要的行政伦理法典。日本行政伦理建设的特点在于确立了行政伦理的核心价值,重视程序规定和行政伦理法治化,制定了统一的伦理法典。借鉴日本行政伦理建设的经验,我国应建立行政伦理管理机构,制定完善的行政伦理法规,加强监督,推动权力规范运行,健全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  相似文献   

14.
责任行政意味着权力与责任的对等,意味着权力与监督的匹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一方面通过“以人为本”的理念、责任行政意识、法律至上和官民平等意识等内部控制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公正的程序制度、问责制度、不作为的追究制度和监督制度等外部控制方法,体现责任行政理念,维持责任行政。  相似文献   

15.
公务员权利司法救济制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务员法>颁布实施之后,对公务员的权利救济的规定没有取得制度上的突破,备受关注的公务员权利的司法救济没有被列入法律之中,依然排除在公务员权利救济的法定途径之外,这与法治、人权的理念是相违背的.我国现有的行政救济渠道存在着很多不利于公务员权利保障的问题,构建公务员权利救济的司法救济途径是解决公务员权利救济问题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6.
公务员培训需求分析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务员法》的颁布使公务员培训工作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高效率的公务员培训建立在对培训需求科学分析基础之上。培训需求循环分析模型、培训需求任务-绩效分析模型和YGWB培训需求分析模型,在多年公务员培训实践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培训需求分析方法。对这些方法的研究和总结既有理论上的价值也有实践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