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声》2016,(15)
正摘编自7月16日香港《大公报》在南海仲裁案结果公布前,岛内舆论对民进党当局的南海政策颇为担心。不仅在于民进党上台前对太平岛事务漠不关心,还嘲笑马英九登岛宣示主权,更因为其上台后一再重申"三原则":一、南海各声索方对南海领土与海域权力的主张,都必须依照国际法以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相似文献   

2.
民进党大陆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于党内意识形态及路线斗争和内外多种因素结合的作用,民进党的"台独"主张逐步升级以至将"台独"条文列入党纲."台独"主张主导了民进党的大陆政策,成为民进党政治主张中最具特色、最受关注的部分,直接影响了该党的发展.随着台湾政治体制改革及政党格局的演变以及两岸关系与国际形势的发展,民进党大陆政策围绕着"台独"主张的升级、淡化与重新诠释而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呈现了各自的特点.走上执政之路的民进党在修改"台独"党纲问题上未有明确的主流共识,使之无法与大陆直接沟通与互动.  相似文献   

3.
2000年3月18日,台湾现任领导人陈水扁上台,主张“台独”的台湾民进党成为执政党,这对台湾政局、两岸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冲击。两年过去了,台湾政局和两岸关系以及围绕台湾问题的美国因素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怎么看待当前的台湾政局?如何判断当前的两岸关系形势?  相似文献   

4.
民进党陈水扁上台执政两年,是台湾经济陷入困境的两年。纵观台湾经济,目前不仅仅是短期问题十分尖锐,更重要的是长期发展充满了隐忧。 陈水扁上台执政之后,不仅仅由于台湾人民对民进党历来的“反商情结”存有疑虑,对民进党不懂经济、新手上路颇为担心,更重要的是,由于民进党坚持意  相似文献   

5.
2000年初陈水扁当选“总统”后,首次提出了民进党的官方大陆政策。在台湾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中,坚持“台湾独立”或“台湾主权独立”,始终是民进党大陆政策的基本主张,但是经历了不同阶段的调整和变化。执政以后,民进党出于巩固政权的需要,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方面采取了各种软硬不同的策略,极力与大陆方面周旋,拒绝在一中原则的基础上缓和两岸关系。但是亚太局势、两岸关系和岛内形势都在发展和变化,面对来自各方的批评和重重障碍,民进党的大陆政策应当作顺乎客观形势要求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8,(20)
正摘编自9月27日台湾《中国时报》民进党当局推出新南向政策,本意是希望透过此政策,减少台湾对大陆的依赖。该政策自从实施以来,饱受批评,除成效不彰外,如今政策的制定也引起蔡英文办公室资政的批评,新南向政策可谓是荒腔走板。自从民进党当局上台以来,大陆观光客大量减少,因此民进党当局希望给予东南亚几个国家及地区免签待遇,吸引更多东南亚观光客到台湾旅游,用以填补大陆观光客大幅减少的缺口。以开放泰国免签为例,  相似文献   

7.
李翌鹏 《福建通讯》2001,(10):43-44
去年5月20日,具有台独背景的民进党人陈水扁就任台湾新领导人:一年多来,台岛内政治社会乱象横生,经济持续低迷,两岸僵局未能突破,即使是在“外交”,台当局领域不仅毫无建树,反而遭遇与马其顿的“断交”风波。陈水扁上台之时宣称耍让“中华民国继续在国际社会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为此,台当局在延续“务实外交”的政策路线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所谓“外交”政策原则、主张和策略,这些政策主张实施情况如何,让我们来看看台湾新当局“务实外交”的发展变化及其困境。  相似文献   

8.
民进党当局的大陆政策与两岸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3月,台湾岛内发生首次政党轮替,主张“台独”的民进党取代国民党上台执政三年来,基于“台独”立场,拒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否认“九二共识”,并利用执政地位推行以“一边一国”为核心的大陆政策,不仅使两岸关系僵局一直无法解开,而且还使台海局势蕴藏着危机。  相似文献   

9.
<正>5月29日至6月9日,民进党主席蔡英文率一干人马,"浩浩荡荡"赴美国访问,进行所谓"点亮台湾、民主伙伴之旅",激起了一些涟漪。蔡英文此行主要有三个看点:一是与美国政府主管对华对台政策事务的官员及国会议员会面,到美国智库发表公开演讲,向美国"交心",以获取美国支持。二是参访硅谷知名企业,为民进党2016年再度上台后"壮大台湾"取经。三是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6,(5)
正2月24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本次新闻发布会由国台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安峰山主持。大陆愿同认同两岸同属一中核心意涵的党派交往今年初台湾大选之后,舆论都非常关注大陆方面与即将上台执政的民进党当局如何互动。有记者提问,基于目前的情况,"5·20"之后大陆方面对台政策会做出哪些调整?在"5·20"之前双方有没有可能进行沟通?沟通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蔡英文担任主席以来民进党在大陆政策方面的主要表述,厘清了现阶段民进党大陆政策主张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探析其可能的实施路径。本文认为,如果蔡英文及民进党上台,他们将会推行一条"多做少说"甚至"只做不说"的所谓"稳健台独"的路线。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全国第九届海峡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在浙江杭州召开,来自祖国大陆和台港澳及海外的学者共130余人出席,笔者躬逢其盛,并重点参加了一个小组的讨论,聆听了各方学者的发言。现就民进党执政后的两岸关系发表一点感言。          台湾“变天”后的基本态势  3月18日的大选,主政台湾50年的国民党败选,主张“台独”的民进党以微弱多数票(39.3%)而胜选上台。台湾“变天”了!  民进党上台后,鉴于占60.7%的选民并未投自己的票,缺乏强势民意,因而不得不放下身段,多说好话。尤其是对岛内外都十分关注的海峡两岸关系,…  相似文献   

13.
笔者1991年在《民进党政治主张的走向及对海峡两岸关系的影响》一文中,对民进党政治主张走向的客观原因作了初步分析,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其内在原因作一分析。一、民进党建党的多元组织基础决定了其政治诉求的多元化,台独主张的逐步升级是其政治诉求由多元化向单一化的渐进过程。政党必须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或政治主张,借此将党员聚集在自己周围。1986年9月,民进党在“党外选举联盟”基础上仓促建立,客观条件已臻于成熟,主观条件则有待于在思  相似文献   

14.
今年7月12至14日,全国第9届海峡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来自祖大陆和台港澳及海外的学者共130余人与会。笔者躬逢其盛,并重点参加了一个小组的讨论,聆听了各方学者的发言,现就台湾民进党执政后的两岸关系发表一点感言。 台湾“变天”后的基本态势 3月 18日的大选,主政台湾 50余年的国民党败选,主张“台独”的民进党以仅占39.3%的选票而胜选上台。台湾“变大”了! 民进党上台后,鉴于占60.7%的选民并未投自己的票,缺乏强势民意,因而不得不放下身段,多说好话。尤其是对岛内外都十分关注的海峡两岸关系,更…  相似文献   

15.
政治     
《台声》2018,(5)
正民进党上台执政20个月政党认同度跌回10年前据台湾媒体报道,根据台湾1月份民调显示,民进党政党认同度为28%,距民进党重返执政短短20个月已下滑23%!这个数据与2008年民进党声势最低潮时差不多。2018年年底台湾地区县市长选举,民进党或将丧失原本的选战绝对优势。一家台湾民意调查机构的负责人指出,2008年陈水扁身陷贪渎案,黯然下台,谢长廷代表民进党投入"大选",与国民党马英九竞逐。当时马英九得票率达58.45%,谢长  相似文献   

16.
<正>能源问题一直是影响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台湾民众环保意识高涨,要求台当局能源政策不仅要解决缺电问题,还要兼顾环保。核能作为清洁能源,本来是解决台湾能源问题的可行选择。但民进党囿于"反核"意识形态,上台之后执意推行废除核能的"非核家园计划",这种躁进的能源政策造成民进党当局在能源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蔡英文和民进党在台湾地区领导人和民意代表选举中获胜,并将在5月20日正式上台执政。但选前还在强调"和解共生"的民进党和蔡英文,选后却很快变了脸,还未上台就开始利用"转型正义"之名,积极推行"去国民党化"和"去中国化",对国民党展开政治追杀。民进党首先瞄准的对象就是孙  相似文献   

18.
今年二月十三日至十五日,台湾最大在野党民进党召开了"中国政策研讨会",经过一番辩论,各派系达成了"强本西进"的大陆政策。"强本西进——主张通过产业升级、改善投资环境、推动科技发展、壮大台湾本岛的综合实力,在台湾利益优先的情况下,加强与大陆的交往,开展全方位的接触"。民进党的这一大陆政策在岛内引起了强大的政治震撼。"强本西进"是民进党抓住了国民党李登辉在当前确立的"戒急用忍"大陆政策的失误而推出的大陆政策。这一政策其着力点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6,(10)
正民进党提案要求台湾教育部门应撤回高中语文、社会科微调课纲,此举更让人忧心,蔡英文与新当局"5·20"上台之后,"去中国化"变本加厉,新党唯一可以做的是保留"火种"。两岸关系会在"5·20"成为分水岭,届时会看到,慢慢从"量变"到"质变",光从陆客团"五一"来台湾数量减少就知道,两岸交流互动愈来愈少。关心两岸发展的人都忧心,距离新当局上台越来越近,蔡英文还是不肯松口谈论"九二共识",更难奢求"一个中国"的表态,甚至民进党往后主掌两岸政策的人,也不曾听闻对于蔡英文的两岸政策提出任  相似文献   

20.
李鹏 《台湾研究集刊》2004,(4):19-25,98
民进党从成立以后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变革之中,民进党内的政治文化、民进党的政治参与活动对民进党发展变革的历程和模式都有重要影响。民进党的发展变革经历了创立、生存、规范、集聚、成熟等五个阶段,但至今还不能被认为是一个成熟的政党。民进党的发展变革会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制约,是否和如何变革取决于对“代价—阻力—获益”的评估考虑。民进党在组织结构、纲领目标、政策手段和党内成员等四个方面都存在阻碍其继续变革的问题,民进党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可能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