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为使湘南地区在承接粤港澳产业转移中更有作为,省委、省政府适时作出了强力推进湘南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并出台了交通、产业、土地等8个方面的支持政策。我们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无机不抓”的竞争意识,主动出击,又好又快,努力使衡山成为承接粤港澳产业转移的“大本营”。  相似文献   

2.
为使湘南地区在承接粤港澳产业转移中更有作为,省委、省政府适时作出了强力推进湘南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并出台了交通、产业、土地等8个方面的支持政策。我们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无机不抓”的竞争意识,主动出击,又好又快,努力使衡山成为承接粤港澳产业转移的“大本营”。  相似文献   

3.
申远 《求贤》2009,(11):42-43
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区域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作为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的天津滨海新区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国际产业向滨海新区转移进一步加快。天津开发区必须适应“全球化”与“国际化”的趋势.把加快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唐湘林 《新湘评论》2008,(12):38-38
道县作为湖南省的南大门、商务部确定的“蓝宁道”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上具有许多优势:一是区位优势明显。毗邻两广,既在“泛珠三角”范围内,又是全省融入“华南经济圈”的前哨,是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桥头堡。二是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有储量的矿种18种,其中锡、钨、锰储量为全省第二,稀有金属锂为省内独有。三是园区功能完善。  相似文献   

5.
唐湘林 《学习导报》2008,(12):38-38
道县作为湖南省的南大门、商务部确定的“蓝宁道”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上具有许多优势:一是区位优势明显。毗邻两广,既在“泛珠三角”范围内,又是全省融入“华南经济圈”的前哨,是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桥头堡。二是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有储量的矿种18种,其中锡、钨、锰储量为全省第二,稀有金属锂为省内独有。三是园区功能完善。  相似文献   

6.
李曼 《学习月刊》2010,(10):14-15
“腾笼换鸟”是产业转移的形象说法,是近些年我国部分发达地区将低端产业转移至其他地区,以实现发达地区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战略目标。根据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由于地区间发展不均衡,发达地区政府会不断引导和发展其优势产业,并将失去相对优势的产业转移至其他地区,再利用贸易交换,让各地区都能获取更多收益,这也是“腾笼换鸟”战略的初衷。  相似文献   

7.
2006年湖北省第九次党代会针对湖北“对外开放、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力度不够”,对外开放相对滞后的实际,提出了“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战略任务,要求进一步实施“以大开放为先导”的战略。实施大开放战略.对于把湖北省构建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淄山工业园”是石嘴山市与淄博市在东西部产业转移过程中探索的一种新的产业转移模式。这种产业转业模式采取的是政府搭台,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确保园区合规发展,园区企业实行市场化运作,确保企业利益取得。本文就“淄山工业园”产业转移新模式进行研究探索,以求为其他地区产业转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王成吉 《理论建设》2012,(5):8-10,19
近年来,郎溪县抢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示范区建设的战略性机遇,狠抓招商引资,集群式承接产业转移,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快速崛起,被省内外誉为“郎溪现象”。“郎溪现象”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值得我们思考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目前,面对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和环保门槛抬高的双重压力,“十三五”时期东部地区产业将迎来向中西部转移的新一轮浪潮.然而,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大量污染企业“上山下乡”同步转移的现象依然存在,东部地区部分淘汰的污染产业又被当作“香饽饽”大举引入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1.
《奋斗》2004,(12):36-37
为进一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拓展农民增收的外部空间,搞好用工信息搜集、农民工培训和市场对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引导和推动农民外出打工”的部署,全面完成省妇联年初确定的“积极发展劳务产业,推动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全年完成转移农村妇女劳动力35万人”的工作任务,省妇联组成两  相似文献   

12.
丁瑶 《当代党员》2008,(11):15-15
“蓝海”代表着当今还不存在的产业和未知的市场空间,代表着新的需求和高利润增长的机会。与之相对应的“红海”,则意指现有的产业和已知的市场空间,象征着现有产业边界内的残酷竞争。企业间的竞争如此,区域间的竞争也不例外。在改革开放初期,珠三角地区抓住了港澳地区产业转移的机会,大力发展“三来一补”,仅仅数年时间就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13.
《湘潮》2011,(8):F0004-F0004
宜章,位于湖南省南端,素称“楚粤之孔道”、湖南“南大门”。总面积213483平方公里,人口61万,辖11镇16乡。是湖南省重点老区县、全国老区贫困结合部县、湖南省改革开放前沿阵地。享受省委、省政府赋予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先试”34条优惠政策:列入国家集中联片特困地区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县。2010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9.49亿元;财政总收入74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73.7亿元。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32.3亿元,农业总产值24.57亿元。  相似文献   

14.
"民工荒"现象探析:一个产业转移的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艳 《探索》2005,(2):94-96
沿海地区出现的“民工荒”与产业转移有着密切的关系。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分布集中于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导致沿海地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梯度转移的滞后,因此,产业的过度集中引起对农民工的需求过于集中在沿海地区。于是,当宏观经济快速增长,内地经济有所起色时,沿海地区必然出现民工短缺。而“民工荒”的出现将导致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的压力增大,促进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后,中部崛起已经演变为“崛起中部”的竞争。在这场逐鹿“中部”的竞争好戏中.产业发展的竞争是无可争议的“重头戏”.立足湖南省情,发展有湖南特色的产业、品牌.形成产品、产业优势,参与国际国内竞争.存竞争巾提升湖南经济实力.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关键而迫切的任务。而要完成这一任务,我们就必须理性定位发展目标,正确把握产业发展定位。  相似文献   

16.
陆茹英 《唯实》2009,(6):52-54
当下国际金融危机正以一定的路径、方式、速度和力度向各国传导,世界经济格局面临巨大冲击。我国应洞察“危”中蕴涵之“机”,通过整合各类资源,重塑产业链条,将产业结构由加工制造业向自主创新和现代服务业拓展,从而以“微笑曲线”的广度和深度承接新一轮国际分工和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阻碍农村劳动力进一步转移的若干因素中,从劳动力需求方看,包括以下障碍因素:(1)乡镇企业吸纳功能锐减;(2)转移成本中行政中介费用过高,(3)“腾笼换鸟”冲动.从劳动力供给方看,包括以下制约因素:(1)均田制强化了农民的恋土情结;(2)人力资本短缺是农民跨地区、跨产业转移的巨大壁垒;(3)中国农民的消费欲望、水准还很低,追求财富的内在动机不足。通过对促进劳动力转移的各组对策进行绩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城市吸纳──目前有限,但有潜力;乡镇企业向城镇集中──农村余劳的主要载体,农业内部消化──“蓄水池”的自我蒸发。  相似文献   

18.
张斌 《学习月刊》2012,(11):32-33
湖北正处于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推动跨越式发展.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发展环境.省委书记李鸿忠多次强调要优化湖北的发展环境.打造有利于跨越式发展的开放包容、效能通达、重商利商、宽容恕谅的发展文化.形成有利于湖北发展的“强大气场”。王国生省长形象地指出.市场经济就是“环境经济”.环境是“气候”.企业是“候鸟”.产业转移是“候鸟迁徙”.哪里气候适宜.它就迁徙到哪里。“不要10亿要7亿”,武汉地铁广告招标事件的黑幕.侵害的不仅仅是有形的国有资产.还破坏了最基本的公平正义.对政府公信力和地方发展环境造成了严重损害.这种对公平正义和发展环境的损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影响更恶劣.为害尤甚。  相似文献   

19.
郎溪是安徽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两翼”之一宣城市的一个辖县,近几年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取得了明显成线,其发展变化引起省内外广泛关注,被称为“郎溪现象”,分析这一现象有利于我们加快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示范区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20.
未来五年.黄石将围绕湖北“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总战略,大力弘扬“包容、创新、唯实、自强”的黄石精神.深入实施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园区、建设大城市“三大战略”,着力强化港口辐射、产业聚集、示范引领、生态宜居“四大功能”.奋力打造现代产业、生态宜居、创新创富、矿冶文化、和谐幸福“五大名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