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人的发展离不开政治与经济等社会因素。政治人与经济人的发展是离不开它所处的时代。成熟的政治人和经济人的理性,会促进社会道德的进步,对何为荣、何为耻会有有力的价值澄清;而荣辱不分,甚至颠倒,就在于人们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理性不成熟。而不成熟的政治人、经济人理性是与不成熟的政治、经济状况相适应,因此需要对荣辱观进行客观的动态审视。  相似文献   

2.
西方古典经济学经济人假设认为人具有完全的理性,可以做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而要实现利益最大化,就必须分析成本—收益关系。党抓反腐倡廉的成本如何,收益如何?必须认真研究。一、反腐倡廉成本分析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社会出现了诸多"见利起意、见义不为"的社会道德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人们社会道德在外化为行为的过程中,被普遍的功利化机制所导向与控制。因此,在社会治理的层面,必须对普遍功利化的社会病灶进行系统化纠正与建构。只有重构公众的道德行为选择的动力系统,道德人与经济人二者的社会协调才会成为可能,一个高水平的道德社会才会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4.
经济思想史研究者一般认为,斯密在其经济理论中设置了一个"经济人"的概念,强调"经济人"的天生利己冲动,并以市场理性这只"看不见的手"加以制衡,使其达到私利与公益的均衡和统一,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事实上,斯密在私利与公益的调节问题上,也非常重视道德同情的调节作用,其"看不见的手"的核心思想是:看不见的手是一种对从利己出发的活动进行调节,从而使私利与公益协调的力量,这种力量是市场理性与道德同情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
通过腐败能获取什么样的利益和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这是每位权力人在实施腐败行为时首先考虑的问题,即腐败收益和腐败成本问题。腐败收益是指由于权力的不负责任的滥用而为权力人带来的非正当收益。它包括收受的贿赂、贪污所得的财产以及权力肆意运用带来的其它收益。腐败成本是不正当的权力运用使权力人付出的代价。它包括进行腐败活动时行为人为此付出的金钱、精力、时间和心理压力,以及腐败行为被揭露后所受的制裁、谴责等等。作为“经济人”,只有当腐败收益大于腐败成本时,权力人才会实施腐败行为。用公式表示为R>C,其中R表示腐…  相似文献   

6.
李世林撰文认为,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存在许多不规范的现象,这些现象有些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有些是市场经济本身难以克服的缺陷。从市场经济本身来说,它暗含着一个经济人的假设,即市场经济的行为主体是经济人,他作为商品所有者,总是以最少的投入获取尽可能大的收益,人性体现在物中,这就是市场经济中商品拜物教和人性自私的体现。人们在过多关注经济人的同时,忽视了行为主体作为社会人存在的另一个基础,即道德人的建设,也就是道德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缺的部分,可以整合市场经济,甚至可以超越市场经济本身的缺陷,达到经济利益和社  相似文献   

7.
腐败有三个要素,即“腐败主体、腐败对象、腐败机会”。这三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缺少任何一个,腐败行为都不可能完成。开展反腐败斗争,就要针对这三要素,制定科学、管用、有效的预防和惩戒对策,而加大“腐败成本”就是良方之一。一、“腐败成本”的含义及分析一个人或一个团体,在谋取一定利益的同时,必然会付出一定的代价或者叫成本。“腐败成本”,是指在一个特定社会中,腐败行为受到来自国家和社会现实的制裁和谴责,包括法律成本和道德成本。具体包括被查处的概率、法律处置程度、经济惩罚程度、精神或名誉损失、道德法庭…  相似文献   

8.
《天津支部生活》2009,(3):52-52
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余源培在《文汇报》上撰文认为,当人们追求利益成为“经济人”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和践踏“道德人”的界限。首先,要学会把尊重他人的生命、价值、权利,满足他人的需要作为企业和行业经济活动的前提,在自身获利的同时使成果也能够惠及对象、惠及社会。  相似文献   

9.
新论荟萃     
道德和经济的关系 《哲学研究》1996年第6期发表常思敏撰写的文章《关于道德建设研究的若干方法论问题》认为,归根到底人们是从自己所处的经济关系吸取自己的伦理观念的,而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的。在存在着社会分工的社会里,必定有利益分化,有多少个分工领域,就会有多少种利益。这就不可避免地形成人们利益上的矛盾、冲突甚至对抗。于是产生调节人们之间利益关系(不同社会集团之间、个人和社  相似文献   

10.
正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执政兴国,离不开法治支撑;社会发展,离不开法治护航;百姓福祉,离不开法治保障。从传统宗法社会到现代法治社会,见证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印迹。费孝通先生在他的《乡土中国》一书中指出,人与人之间通过邻居、亲戚、同事、利益等方式构成了一个高度熟人化的社会,相应地其流动性和接纳性就比较差,生活相对"静止"。在这种社会结构中,每个人一出生就基于地缘、血缘、姻亲关系而拥有了特定的身份,终身处于长幼差序的人情格局之中,人们在牢固的关系网络之下工作生活、世代传递。在这种"人情"差序社会中,已公开的法律制度往往被虚置,而潜规则却容易盛行。  相似文献   

11.
道德终极标准是由若干标准构成的道德标准体系:一个总标准和两个分标准。总标准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遵循的道德终极标准:增减每个人的利益总量。分标准:(1)在人们利益不发生冲突而可以两全情况下的道德终极标准,亦即所谓的帕累托标准:无害一人地增加利益总量;(2)在人们利益发生冲突而不能两全的情况下的道德终极标准,亦即“最大利益净余额”标准,说到底,亦即“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标准。  相似文献   

12.
按照"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天然地会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党政干部作为"政治人"群体,则追求政绩的最大化,这本无可厚非。但正如同"经济人"在追求利益最大化过程中常常因贪利而使行为非法化一样,政治人为追求政绩也常常走入歧路,综观现实政治生活中那些"顾其一点、不及其余的片面型政绩"、"只求面子、不顾里子的粉饰型政绩"、  相似文献   

13.
尚会永 《理论学刊》2006,1(7):59-61
我国的国企改革中一直采用“经济人”理念作为人的行为假定和企业改革方案设定的思想基础,试图通过经济利益的激励促使关心自己利益的“经济人”改善工作绩效,进而提高企业活力和竞争力。这一模式在当代遇到了道德的困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人的需求升级等矛盾,并导致企业改革绩效下滑和社会矛盾增多。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过分强调经济激励及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利益诉求扩大了其经济利益的对立并造成对改革模式选择的分歧加大。“由于个人理性并不必然暗含着团体理性,个人会为自己的利益去寻找对自己最有利的结果,因此有可能产生利益冲…  相似文献   

14.
党建动态     
换个角度看问题蒋平华读了《中国人的道德前景》一书,我的体会:一是在知识层面上。该书把道德定义成“为了大家的利益而牺牲自己一时的利益的一种行为规范”。当个人采取牺牲自己利益的道德行为时,他希望通过个人行为唤起更多的道德行为,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机制,他就会从这种良好的社会机制中获益。根据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当个人改变行为不能扭转局势时,人们就会选择不利于自己的制度。二是方法论层面上,组  相似文献   

15.
正许多领导干部由于滥用职权,贪污腐败,最终东窗事发,被绳之以法,他们在检讨自己违法犯罪的原因时往往归结为"一念之差"。那么,这个"一念之差"到底差在哪里呢?笔者认为,这些腐败变质的领导干部的"一念之差"主要差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念之差",差在了忽视了自己的道德修养。道德人格是人的第二生命,如果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不重视自己的道德修养,淡忘了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宗旨,就会  相似文献   

16.
文章指出,在西部开发中要加强环境道德建设。环境道德在西部开发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使人们克服短视倾向,规范和约束自己的经济行为,使西部开发同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人类生存发展的长远目标相一致。环境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是,首先要明确人依赖于环境而生存;其次要确立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地方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的原则;第三,不能单纯追求短期利益而损害人类的长期利益。环境建设的对策,一是把环境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二是加强领导干部的环境道德建设;三是形成一种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7.
张敏燕 《先锋队》2012,(33):36-37
腐败是指运用公共权力谋取私人利益的行为。腐败行为有其特定的成本和收益,当公职人员从事腐败或犯罪活动的收益比其成本或风险大得多时,其腐败的动机增加;当腐败潜在收益足够大时,他就可能"铤而走险"。而当公职人员廉洁的收益比其成本或风险大得多时,他就具有廉洁的动机;当廉洁潜在收益足够大时,他就可能"廉洁一生"。可见,腐败成本直接影响到腐败的动机和行为。如果能使腐败成本超过腐败收益,就能有效地抑制公职人员进  相似文献   

18.
“经济人”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从事经济活动的现实人的本质抽象。理性、自利和追求利益最大化是“经济人”的主要特性。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中的个人与市场中活动的人一样,是“经济人”,天生地具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倾向。这种理论把政府听个人理解为“经济人”是有缺陷的。作为公共权力的执掌和行使的行政人员应该是“公共人”特性的集中体现,应该是自觉地为公共利益服务,而决不应该是“经济人”。  相似文献   

19.
当改革步入深化阶段时,人们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涉及体制内核的利益关系调整已经不可避免。利益关系调整的最终落脚点自然是要变动现实中的利益格局,但这个过程又与利益观念的不合理和混乱状态往往有直接关系,更显示出其整合的迫切性。与此同时,由于受"问题在于实践"的思维模式的影响,以致至今尚缺乏对利益观念及其整合的完整系统的理论认识,本文的探讨将力求弥补这一缺憾。一、利益观念的形式何谓利益观念?可以简单地将之界定为人们对待利益的看法。而利益本身就是一个有争议的社会历史现象,从原始的钻木取火、部落冲突到现代的集团政治、世界大战,人类社会自从诞生伊始就必须不停地以各种方式面对利益、谋求利益,不同的人们对利益在行为中的作用、行为后果的衡量都有所不同,造就出多种多样的利益观念。从利益观念的来源看,可以主要分为三种形式来加以认识。人是利益的人,社会是利益的社会。动物也许有生理欲望,有利害关系,但不能称之为利益,利益只能是属人的本质。人若没有逐利的冲动,很难想象会有任何生存和进步。正因为此,  相似文献   

20.
利益关系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人们所奋斗的一切归根到底都与其利益相关。和谐社会是整个社会利益关系比较和谐的社会,各阶层的利益既能得到满足,又能相互尊重各自的利益。当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和谐时,社会才会处于一个较为和谐的状态,而当人们之间的利益相冲突,利益和谐格局被打破,特别是一个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时,社会就会处于动荡的状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抓住了利益关系,也就抓住了事物的根本;构建和谐的利益关系,也就把握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