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回眸党章历史,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两次伟大飞跃的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又一次伟大飞跃的理论成果,这是因为,这一思想所依据的基本国情和中国共产党所担负的时代使命发生了伟大变化,回答了新问题、创立了新体系、提出了新方略、开辟了新征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一次全面创新。  相似文献   

2.
<正>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我们党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创造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任何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都伴随着伟大的历史觉醒。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  相似文献   

3.
<正>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  相似文献   

4.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新形势下丰富党的建设理论的题中之义,也是在当前疫情防控背景下解决突发性公共安全问题、破解经济发展难题的关键所在。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可从以下三个维度来认识:一是理论基础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党对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权的重要论述是我们党继承发展的理论基础;二是历史依据方面,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实现了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实现了由经济落后到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三次伟大飞跃是坚持党领导一切的重要历史依据;三是实践路径方面,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必须健全制度体系,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高党员领导干部本领。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在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关系问题上,提出了不断革命论与革命转变论。列宁在俄国缔造了实现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模式,并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民主革命实现非资本主义前途,指明了方向。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提供的理论、模式和指明的方向,仅仅为中国实现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描绘了大致的轮廓,要把这个转变变为现实,还要由中国共产党依据中国的实际进行独立的理论创造。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就是这样一种创造。这个创造把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转变论升华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成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核心内容。毛泽东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伟大创造者。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工人运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把社会主义学说由空想变成科学,完成了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列宁、斯大林、毛泽东,把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制度,又完成了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邓小平同志则是在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使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发展成为当代的社会主义理论,并在这个理论指导下不断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应该说,这是人类对社会主义认识过程的又一次飞跃。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飞跃,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飞跃。  相似文献   

7.
<正>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列宁深刻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列宁主义,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为帝国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觉醒,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这一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这一伟大觉醒是一个惊天动地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经受住了重大考验,最终孕育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十四大指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是对这个理论的伟大历史作用的高度评价,又是一个符合历史实际的郑重的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将其升华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首先,从科学内涵看,新飞跃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对时代课题的新拓展、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的新转变、对时代发展的新回应;其次,从生成逻辑看,新飞跃植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观照新时代社会现实、回答人民利益呼声中生成;再次,从时代价值看,新飞跃彰显出增强“两个维护”的行动自觉、坚定理论创新自信、领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辛鸣在《光明日报》发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意蕴》认为,百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革命实践创新相互激荡、相互促进的历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化发展引领中华民族在伟大的社会革命中一步步迈向伟大复兴,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指向的中国社会革命伟大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次次实现历史飞跃。讲清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向共进的内在逻辑,是更好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课题和重大政治命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80年的历史,从思想理论的角度来看,既是一部思想解放的历史,又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80年来,如果从历史发展的大视角来看,共发生了三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五四运动,这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成果,是使中国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是延安整风运动,这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并在这一理论指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发展到邓小平理论阶段,这是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又一次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新时期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四大和十五大竖起两座历史丰碑。一、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于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①自19世纪中叶起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求助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孙中山将其中国化为三民主义,指导辛亥革…  相似文献   

14.
40年沐风栉雨,40年砥砺前行,40年成就辉煌,40年经验珍贵。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顽强意志和一往无前的魄力,开新局于新的伟大革命,中国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人间奇迹"。改革开放的时代意蕴就在于: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5.
正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1999年,画家黄发榜创作了中国画《踏平坎坷成大道》(见封底,174×240cm)。  相似文献   

16.
<正>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理论课题,彰显了我们党辉煌成就基础上的高度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以下几个问题。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坚定理想信念。中国人民之所以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根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均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深刻理解从“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到“新的飞跃”的话语转变必须厘清两次“新的飞跃”之间的密切关联。两次“新的飞跃”之间一脉相承,是守正创新与境界跃迁的逻辑关系:从历史逻辑看,两者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上下篇章;从理论逻辑看,两者均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生成逻辑看,两者均是在“两个结合”中应运而生、发展完善的创新成果;从现实逻辑看,两者均是“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下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从实践逻辑看,两者均指向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核心主题的中国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辛鸣 《理论导报》2022,(3):39-42
"坚持理论创新"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要历史经验之一,不仅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带领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成功密码,同时也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秘所在.紧密结合中国实际,深入回答时代课题,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  相似文献   

19.
张友群 《唯实》2010,(8):98-103
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的本质特征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思辨向科学的飞跃就是这一理论品质的最好彰显。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保持常胜常青的源泉所在,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在毛泽东领导我们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酝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正式起点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丰硕成果。本土化和当代化的统一,从基本原理的应用深入到理论本质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显著特征和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