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熙的廉政观景世民康熙是清代定都北京后的第二位皇帝。他八岁登极,在位61年,是开创“康乾盛世”的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是中国古代帝王中屈指可数的明君之一。他之所以取得如此的功绩与威望,与他在位期间大力推行清廉政治有很大关系。《康熙政要·论俭约》中说:“...  相似文献   

2.
清朝康熙年间,有一位深受皇帝赏识和同僚敬仰的大臣,此人就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的外甥、人称“昆山三徐”(其兄乾学、其弟秉义)之一的徐元文。  相似文献   

3.
康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在他统治时期,社会稳定,“文治武功”为人称道,号为“治平”。何以能够如此?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康熙倡廉惩贪,奖罚分明。对于贪赃枉法的官吏,他深恶痛绝,严惩不贷。康熙38年顺天府乡试,科场舞弊,康熙把正考官翰林院修撰...  相似文献   

4.
清世宗雍正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鉴于康熙末年吏治腐败,他自即位之日起就注重对官员的严格选用,并在用人方面实行了一些改革,确立了“用人原只论才技,从不拘限成例”的方针。  相似文献   

5.
“俄国人称彼得大帝,罗马人称凯撒大帝,中国人当然也可以称康熙大帝……”誉满天下的二月河说皇论帝,评满清历史,分别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不同的角度,解读、评价康熙等清朝三代皇帝的功过得失。他以博大的史学积淀,谐趣的品味解读,再现了一个真实而人性的康熙皇帝,一个雄才大略的战略家。  相似文献   

6.
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在他统治时期,社会稳定,四海清平,“文治武功”为人称道,号为“治平”。他之所以能开一代盛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由于他极为重视倡廉惩贪,奖罚分明。  康熙三十八年顺天府乡试,科场舞弊,康熙把正考官翰林院修撰李蟠革职并发配到边疆;把年逾“古稀”的副考官翰林院编修姜宸英革职下狱。处理此案后,康熙作了《为考试叹》一诗:“人才当义取,王道岂纷更。放利来多怨,徇私有恶声。文宗廉洛理,士仰楷模情。若问生前事,尚怜死后名。”  在严惩贪污的同时,康熙还积极树立清官循吏的典型作…  相似文献   

7.
清朝的雍正是个名声不大好的皇帝。他的名声一方面坏在禁锢杀戮、屡兴文字狱,另一方面坏在他的皇位来路不正。传说康熙是把帝位传给十四子的,雍正是康熙的第四子,他串通隆科多等人阴谋篡改遗嘱,将“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窃取了皇帝宝座。然近读《清世宗》忽觉这个在位执政仅13年的皇帝决非等闲之辈,比如他在整饬吏治方面就颇具胆识。他登上帝位后,没有飘飘然,而是自我揭丑,警钟长鸣。他公开承认自己治下无清官,“今之居官者,钓誉以为名,肥家以为实,”“所谓名者官爵也,所谓实者货财也”,他痛斥那些“名实兼收”…  相似文献   

8.
"金銮殿"即指北京"皇宫(俗称紫禁城)三大殿"中的"太和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落成后,屡毁屡修。今日北京,人们能够观赏到的"金銮殿",是清圣祖康熙三十四年(1695)重建的。明清两代时,每逢皇帝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  相似文献   

9.
康熙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个皇帝,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最有作为的封建帝王之一。本文拟就康熙的治吏之道作一粗浅的论述。康熙认为“吏治不清,民生弗遂。”(《清圣祖实录》卷14。下引该书,只注卷数)“民生安危视吏治”。(卷30)因此,为了治民安邦,康熙采取如下措施加强吏治。第一,倡廉洁惩恶弊康熙时期官吏的贪蠹之风虽比明代大有好转,但仍然存在。为了杜绝此弊,康熙采取了从正面引导和严厉打击两个方面的措施。首先,康熙为了端正官风,曾多次下诏提倡廉洁之风,要求为官之人,“公忠体国,法己爱民,不受贿赂,不听嘱托,”严禁“妄行私派或额外苛索”。(卷15)为了减少官吏们的铺张浪费,他又多次下诏提倡节俭,要求“禁止奢侈而崇尚节俭”(蒋  相似文献   

10.
快乐大叔 《党课》2011,(13):95-97
乾隆,是继康熙之后第二位令国人称道、羡慕的清朝皇帝,这家伙居然一鼓作气地在皇帝的宝座上整整坐了60年,眼看他再坐下去皇太子就要发疯了,他老人家才终于仁慈为怀,偏开屁股让他的儿子嘉庆闻了闻龙椅的味道,但即使如此,长达四年的太上皇“影子”,仍然是让嘉庆受尽了煎熬。  相似文献   

11.
隔山 《党课》2007,(9):104-105
清朝中期出现了一批宫廷画家,他们采用中国工笔画的工细笔法参以西洋油画的明暗效果和丰富色彩,为皇帝、后妃、显贵们画像,描绘宫廷生活、历史功绩、征战和游猎的情景,深受皇帝和显贵们的喜爱。康熙年间的人物画家郎世宁就是这些宫廷画家的代表。  相似文献   

12.
乾隆皇帝是个牛人,活了将近90岁,在位60年,退为太上皇之后,依然把持朝政,实际等于做了63年的皇帝。乾隆很自负,觉得自己不仅文章做的好,而且深明义理,儒学的道理,就是比士大夫们明白。康熙谈诗说文,有所遗漏,左右的文学侍从还可以提个醒,但到了乾隆这里,皇帝已经不能有错了。  相似文献   

13.
清圣祖康熙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最著名的君主。在他的统治时期,“天下粗安,四海承平”,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顶点”,为清王朝的强盛奠定了牢固基础。在这个时期,产生了一批廉吏,他们中有:被皇帝称为“清官第一”的于成龙,不畏权势、爱恤军民的两江总督傅拉塔,刚正不阿、心底无私的治河专家靳辅,荣膺“豆腐汤”美号的汤斌。  相似文献   

14.
马奔 《奋斗》2006,(1):64-64
顺治皇帝率领八旗劲旅攻入长城奠都北京建立清王朝后,历经康熙、雍正、乾隆百年治理,满汉文化经过激烈碰撞、融合.中国历史进入一个疆域广大经济昌盛文化繁荣的盛世,这个盛世最显著的代表是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的诞生。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字源远流长,这些错字有些是真错,有些是故意错,各有各的故事。在承德避暑山庄正宫内午门上方,悬挂着一块匾额,有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避暑山庄”。可是一眼看去就会发现,“避”字右边的“辛”下部多写了一横。此错字是康熙亲笔御书,题写于康熙五十年。康熙多写一横,臣僚应该当即看出来了,但皇帝是金口玉言,谁也不敢提醒皇帝写错了,结果就造就了这天下第一错字。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有着两千多年封建传统的国家,皇帝之多堪称世界之最,“皇帝情结”也渊远流长。就说当下影视作品对皇帝的情有独钟便令人刮目。什么秦始皇、武则天、唐明皇、康熙、雍正、乾隆,一拨儿早已尘封的人物在黄金强档时间被隆重推出,闪亮荧屏,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火爆得很。我们的荧屏不是不能出现历史人物,文艺作品也不是不能表现古代皇帝。现在毕竟是打破了僵化思想、搞改革开放的年代了,文艺创作理当遵循百花齐放的方针,为广大群众提供优秀的丰富多彩的作品,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能再像“文革”期间那样,将…  相似文献   

17.
赵亚兴 《奋斗》2007,(1):58-59
人活着,总得要吃饭。天天吃饭,自然有时也会想到“饭从哪里来”这个看似十分简单的问题。有个皇帝,大概是想让太子从小懂得“稼穑艰辛”.问他“饭从何来”,太子睁大眼睛,傻呼呼地说“饭从米来”。大多数人恐怕还没糊涂到这个份上。头脑清醒的人,还是常提醒自己别忘了“吃百姓之饭”。河南内乡县县衙的三堂前,悬挂着康熙十九年由内乡知县高以永撰写的对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文字源远流长,这些错字有些是真错,有些是故意错,各有各的故事。天下第一错字——"避"在承德避暑山庄正宫内午门上方,悬挂着一块匾额,有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避暑山庄"。可是一眼看去就会发现,"避"字右边的"辛"下部多写了一横。此错字是康熙亲笔御书,题写于康熙五十年。康熙多写一横,臣僚应该当即看出来了,但皇帝是金口玉言,谁也不敢提醒皇帝写错了,结果就造就了这天下第一错字。  相似文献   

19.
老六月雪 《党课》2010,(14):105-107
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传奇皇帝之一。不仅因为他是出身最卑微的草根皇帝,一生之中充满了传奇,还因为他有许多“独门绝技”,给世人留下许多值得咀嚼的东西。  相似文献   

20.
现在离皇帝的时代已经很远了。然而不知为什么,一些人心头总是萦绕着浓重的皇帝情结。打开电视,皇帝的身影终日在人们眼前晃来晃去,圣上英明万岁万万岁之声不绝于耳。走进书店,书架上满是砖头一般厚重的帝王系列,什么秦始皇大帝、大汉天子、则天皇帝、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开国皇帝朱元璋、康熙大帝、雍正王朝,等等,把这些皇帝的文治武功吹得神乎其神,仿佛他们都是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的明君,天降的救世主,功德无量,流芳百世,苍生就是靠着他们得以图存,历史就是靠着他们得以发展,真令人有漫漫皇权路、何时走到头的慨叹!许多不谙世事、初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