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红军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自红军创建之日起,就与人民群众形成了相互依存的血肉关系。为了人民的利益,红军战士义无反顾地奔赴沙场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正是红军不怕流血牺牲的浴血奋战才能保住人民群众"所得到的土地及一切利益"。同样,红军是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的军队,只有得到人民群众无私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得以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在土地革命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民抗战的结果,同时也离不开普遍深入的社会动员。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通过对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鼓励他们参与政治、努力维护人民利益,从而实现了充分有效的社会动员。这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参军参战的积极性,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提高了群众的文化水平和政治参与意识,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爆发后,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作为“特区”,共产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合法”地位和独立发展的良机,陕甘宁边区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建国方略和大政方针的实验基地。党在领导群众开展革命工作的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群众工作经验。学习和研究延安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经验,对于当前全党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一、坚持“一切为了群众”,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权益。延安时期我们党把“一切为了群众”作为价值目标,努力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文化等各项权益。  相似文献   

4.
李传猛 《学习月刊》2014,(10):14-16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7-1937.7),也称作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反对国民党恐怖统治的内战时期。这一时期,共产党通过一些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人民群众当时最关心的土地问题,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使得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形象,因此,孕育和产生了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它是革命时期制胜敌人的重要法宝,也是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相似文献   

5.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反腐倡廉,加强党内建设并取信于民。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反腐倡廉思想并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实践,包括建设廉洁政府、依法惩治贪污腐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检举和监督作用、加强廉政教育等,确保队伍的纯洁与先进,也为建国后的反腐倡廉建设积累了经验。这一时期的思想与实践,对当前党的反腐败斗争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欧阳月明 《求实》2012,(4):20-23
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通过掌握苏维埃政权,积极开展执政为民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密切了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发展壮大了革命队伍,推进了革命事业,为党领导人民取得全国革命胜利、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奠定了扎实的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时期所创造和积累的执政为民实践经验,对新时期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具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狄马 《党的建设》2014,(6):63-63
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最终实现了战略大转移。李大棚在《上海党史与党建》发文提出,长征的胜利是党与人民群众生死相依、互帮共进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中国共产党90年来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一个根本点。事实正是如此,9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9.
正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坚持依靠广大群众,积极调动群众中的积极因素,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夯实执政基础,赢得人民群众拥护的重要法宝。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党的群众路线优良传统,并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保证了党的工作重心顺利地实现从农村到城市的转移,开启了从局部执政向全国执政的转型。西柏坡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和实践群众路线的重要时期,取得了践行群众路线的新经验,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最终成功地实现了战略大转移。长征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是我们党坚持走群众路线的胜利。  相似文献   

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政权选举制度的沿革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政权选举制度的沿革及其特点刘勇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通过实行民主选举,建立人民民主政权,使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从根本上摆脱了几千年来在政治上受压迫的状况,有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从而使中国革命的胜利获得了最...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在不同时期的创新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执政理念为指导形成的,并伴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共同富裕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再到以人为本,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述形式,但其核心价值理念始终未变,对完成特定时期的执政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肖小华 《党课参考》2020,(7):103-106
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强调:"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革命精神。这些伟大革命精神跨越时空、永不过时,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精神动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的一切斗争都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从而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壮大了革命队伍,解决了中国革命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从而使井冈山道路成为中国革命胜利的必由之路,并对当时全国各根据地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高瞻远瞩,又语重一亡、长;既言简意赅,又丰富深刻;既着眼长远,又立足当前。保持党的纯洁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追求。在新形势下,要保持党的纯洁性,必须更加尊重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地位,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与人民群众心连心,为人民群众谋福祉。  相似文献   

15.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取得巨大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坚持群众史观这一观点。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不仅坚持这一观点,而且赋予它时代的气息。概括地说,新时期群众史观的特征主要包括: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新时期群众史观的价值核心;突出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是新时期群众史观的论旨;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主动性是新时期群众史观的理念创新。  相似文献   

16.
《边区群众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创办的一份大众化报纸。在近十年的办报历程中,用人民群众喜爱的民间艺术形式、文字语言书写人民群众喜爱的内容,实事求是,着眼于群众。它不仅提高了边区群众的政治文化水平,还对陕甘宁边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起到了良好的教育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为人民服务是最高的党性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为什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最高的党性呢?这是因为:第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除了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保持共产党的性质。第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取得,离不开中国共产党长久以来针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所做出的努力。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夺得一切胜利的重要保证。本文从抗日战争时期党对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因、主要路径及其现实启示三个角度,来探析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对人民群众所进行的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20,(4)
正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遭受疫情侵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中国共产党人在认真总结中央苏区时期疫情防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陕甘宁边区实际情况,提出并形成以预防为主、群防群治、宣传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疫情治理新路,展现出了中国共产党疫情治理的人民底色和民族特色,并对新中国疫情治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最终成功地实现了战略大转移。长征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是我们党坚持走群众路线的胜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