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津支部生活》2012,(2):28-29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龙年新春带着祝福和祈盼走进了千家万户。作为民族节日中最为绚丽多彩的一个,春节不仅是龙腾虎跃的庆典、阖家团圆的祈福,也不仅是简单的觥筹交错、爆竹的炸响和高悬的灯笼。随着时代的日新月异,古老的春节被赋予了更多崭新的内涵……两千岁的春节在传承传统的同时,也在使人们从思想到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元。  相似文献   

2.
正"红窗花,红对联;腊月家家窗花开,红红火火过大年……"听到孩子能念出这样的童谣,不由地把留在记忆中的年味带出,那时的年味,是从贴窗花开始的。小时候,也就是70年代,我们那时还住在一个边境团场的边远连队。记忆最深的是十几岁时,每逢过年,母亲就会带着我们先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把窗户擦得一尘不染,然后贴上那剪的一张张漂亮雅致的窗花,再配以红对联,家里到处都是喜庆的红色,煞是好看,洋溢着春节的浓郁气氛。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3,(3):122-122
对联、斗方、春条、福字,都是属于书写的吉祥符号。直到今天,贴春联、贴福字,还在人们的春节习俗中被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4.
村支书巧用对联教育人紫阳县金川乡三元村党支部书记樊荣森,年年为村民写春联,论人而佳作,巧用对联启发、教育人,在当地传为佳话。今年50岁的樊支书,酷爱文学,一手好字墨。每年春节的前10天,他都为村民写春联。1992年春节.三组村民赵××请他写春联,他见...  相似文献   

5.
有关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禁”与“放”的争议持续了多年,随着环保形势的日趋严峻,植根于人们心目中以燃放爆竹辞旧迎新的传统习俗受到很大冲击。很多民众赞成禁放烟花体现了人们的观念变革.是难得一见的进步共识,值得珍惜与褒奖。意识主导行动。不要小看了这种理念上的民意主流,民心向背比传统习俗甚至规章制度更具不可抗拒的践行力。君不见,马年前夕烟花爆竹的销售爆冷,  相似文献   

6.
2006年春节,应广大市民的强烈要求,北京市政府决定,恢复五环路内限制性燃放烟花爆竹。为了避免燃放烟花爆竹安全事故的发生,时任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的王岐山,特意找来市委宣传部和市应急办的相关工作人员,开会商议相应的事宜。在会上,王岐山提议,利用手机短信向全体北京市民拜  相似文献   

7.
数字看节俭     
春节前,中央要求"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全国各地反响强烈,尤其是在春节期间,能明显感受到各地群众在备年货、送礼、年夜饭、聚餐、燃放烟花爆竹等方面的改变,而很多酒店在节前也取消最低消费标准,推出"小份"菜、"半份"菜,节俭style正在成为新时尚。  相似文献   

8.
海峡 《党课》2013,(1):92-95
近几年全国有200多个城市逐渐解禁烟花爆竹,从全面禁止燃放改为允许在指定时间与场地燃放。但由于人们忽视了烟花爆竹燃放的安全防范和管理,每逢春节或重大节日,因燃放烟花爆竹而炸伤人、引发火灾,造成人身及财产损失等事故屡有发生。面对飞来横祸,我们该如何维权呢?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春节的脚步渐行渐近,二师三十团双丰镇里的年味越来越浓了,党员干部到结亲户家下沉入住,走访慰问,各项文化活动的开展、巴扎上的各类商品琳琅满目等,都使得这个新年氛围更加浓厚。下基层大走访慰问增年味"阿姨,快过年了,我给您送一副对联过来,咱们现在就把它贴上吧!""叔,这是我给您买的一氧化碳报警器,给您安装上……"2019年春节来临之际,三十团机关和事业单位100余名干部,积极响应团党委的号召,开始了新年第一次下沉活动,他们下沉到基层  相似文献   

10.
过春节贴春联,中华民族的这一传统文化活动,并没有因为战争而间断。在华北抗日根据地,每到除夕这一天,家家门上照例贴上了大红春联。不过春联的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抗日与革命成了春联的主旋律。在河北平山县,到处可以看到“军民合作保家乡,赶走日军享太平”的春联。阜平县农村贴的春联大都是“驱逐日寇,最后胜利”,横额上写着“中华万岁”。在山西沁县,甚至土地庙门上也贴上红对联:“土地也抗战,早已上前线”。  相似文献   

11.
甲戌年春节,北京、武汉等一些大城市实施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法令.令行禁止,除夕之夜,祥和宁静、噼噼啪啪的爆炸声没有了,刺鼻难闻的硫磺味没有了,因燃放烟花爆竹而引发的火警没有了,因鞭炮爆炸而受伤到医院抢救的事也没有了……一道禁令,官、民、老、幼人等一律遵守,毫无例外.我们权力机关的法律权威还是使人高兴的.对于禁鞭,绝大多数群众是拥护的、称赞的.由于大家都遵守、效果也是非常好的.春节期间,一位从台湾回大陆过春节的朋友对我说:“共产党真厉害,这个涉及千千万万人的事,而且是具有千百年历史的陈规陋习,说禁就禁住了,在台湾这些恐怕是难以办到的事.”  相似文献   

12.
2011年,越南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一届党代会,这次大会是越南共产党发展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大会。在这次大会上,越南共产党强调在指导思想上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创新适合越南发展的一些新理论、新政策;确定了越南今后要深化坚持改革开放,把发展经济作为党和国家的中心环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生态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外交方面,采取灵活的外交政策,加强与不同国家的国际交往,营造越南发展的良好国际环境;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在建设社会主义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3.
《北京支部生活》2009,(1):F0003-F0003
[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干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相似文献   

14.
《湘潮》2020,(6)
正一1962年2月6日,正月初二,七千人大会举行全体会议。全体与会人员乘坐统一安排的汽车,从北京城的四面八方奔向人民大会堂。春节,是中国人最看重的阖家团圆的节日,尽管处在困难时期日子艰难,北京的许多建筑物上还是张灯结彩、红旗飘扬,大街小巷爆竹噼啪作响,充满着节日的欢乐气氛。天公也很作美。正月初二这一天,北京气温达到八九摄氏度,为人们增添了几分暖意。七千中共高级干部云集北京过春节,这是一件史无前例的事情。除夕那天晚上,人民大  相似文献   

15.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中国军队曾先后两次跨出国门支援友好领邦,分别是抗美援朝和抗美援越。所不同的是,抗美援朝是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名义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公开较量;而抗美援越则是在极为保密的前提下,中国军队以秘密方式跨出国门与越南人民并肩作战。那么,当时中国为什么没有像抗美援朝那样,公开进行“抗美援越”呢?这主要是由于当时复杂的国际背景决定的。胡志明求援1954年7月《日内瓦宣言》发表后,越南北方获得完全解放。然而,美国却趁法国军队撤出越南之机进占了越南南方。随即,美国发动了“用越南人打越南人”的所谓“特种战争”,企图把南越作为进犯越南北方和控制整个印度支那的战略要地,从而对新中国形成战略包围,并实现美国控制亚洲的整体战略。  相似文献   

16.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一年一度的春节,给千家万户带来了欢乐。可是,春节对于共产党人来说,不只是喜庆的日子,更重要的是奋斗拼搏、耕耘和创造的日子。 李大钊说得好:我们不是像那小儿女们喜欢过年,喜欢那爆竹照旧响,鱼肉照旧吃,春联照旧贴,恭喜的套话照旧说。那样陈陈相因的生活,就是过了百千万亿年,也是毫  相似文献   

17.
写春联     
<正>又到过春节了,又有很多人找到我,让我帮着写春联,我很乐意地书写着一幅幅。每当帮助别人写春联的时候,我便会想起了父亲母亲,我把帮助别人写春联,当作对父亲母亲的一种怀念,也是对那些过春节记忆的一种怀旧。父亲没有多少文化,但是写得一手好字。因此,每逢过年,谁家孩子结婚,都会请他写对联。父亲也是乐此不疲,有求必应。  相似文献   

18.
兔年春节过去不久,有关是否要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争议再次成为舆论焦点,不仅内地及香港媒体持续评论,一些国际媒体也十分关注。有人说,燃放烟花爆竹的负面作用相当明显,费钱扰民不说,它还会造成空气污染并成为火灾事故的一大隐患;但也有人说,过年放烟花爆竹是我国的一大民俗,要完全禁止也不尽合情理。为此,有学者建议可以通过征税的方式来限制燃放,并作为事故赔偿的预备金。此言一出,更将争议推向高潮……  相似文献   

19.
近日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无意中发现了《人民日报》1995年1月29日刊载的一条“旧闻”,感慨良多,遂成此文。那条题为《湘乡市政府廉政对联把大门》的消息说:湘乡市政府为“禁止春节期间以各种形式给上级部门和领导送礼”的不正之风,在下发文件的同时,还在市政府大门贴出一副别开生面的对联:“办公办事,遵纪守法,正人君子请进;送礼送情,溜须拍马,势利小人止步。”横批:“人民的政府。”以对联形式反腐倡廉,在党政机关本不多见,而将治贪与治媚同列并重地位的,则更为少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治贪方面力度是不断加大的,成效也十分显著;但在治媚…  相似文献   

20.
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明代属河津管辖),村当中有“薛夫子家庙”一座,是后代纪念明代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清官廉吏薛王宣而建造的瞻仰遗迹,现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每逢春节将临、去旧迎新之际,薛王宣家庙门上,总有后裔贴着这样一副对联:考亭衍薪传南吴北许谁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