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青壮年农民工大规模进城务工,出现了农村留守妇女这个群体。近年来,留守妇女这个群体在不断增大,伴随的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十一五规划中把新农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留守妇女更是新农村建设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本文主要研究陕西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留守妇女,通过分析其现状、问题来正确认识农村留守妇女,对于推动陕西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玲 《理论导刊》2019,(9):72-78
文化是影响和制约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进程的深层次社会历史因素。文化在本质上标志着人的生存方式,文化的革新实质是人的生存方式的变革。革命文化塑造了广大妇女奋起抗争、争取解放的生存方式,为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构筑了红色底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塑造了广大妇女自强不息、全面发展的生存方式,为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提供了前进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和谐仁爱、崇德重义的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交融互补,利于广大妇女提高思想道德素养,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的民族标识。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观,重视妇女和妇女工作,做出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强调发挥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要为实现男女平等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证,并对妇联开展工作提出一系列极有价值的指导意见。这是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为做好妇女工作、促进妇女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4.
薛海英 《学理论》2012,(16):114-115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流动,造成农村独特的留守人口群体"386199"现象:"38"即留守妇女、"61"即留守儿童、"99"即留守老人。其中,留守妇女负担最重,承担的责任与扮演的角色也最多,但受到的关注最少,使她们在各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压力。通过分析留守妇女的现状问题,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出发,通过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政策等专业方法来探索改善留守妇女生产生活状况的工作模式,从而缓解留守妇女问题,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时艳敏 《学理论》2010,(10):66-67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马克思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妇女问题上的运用。马克思恩格斯考察了人类历史上家庭、婚姻的形式,勾勒并分析了妇女地位的变迁,指出妇女被压迫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妇女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妇女解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对全球妇女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广大妇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经过不懈努力和追求,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妇女解放和发展之路.妇女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与西方妇女发展道路比较,两者存在根本差异和诸多不同.对中西妇女发展道路不同选择进行比较分析,对于我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借鉴西方妇女发展实践中的有益经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建设与妇女的解放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宇霞 《理论探索》2006,32(6):109-112
农村妇女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她们的积极参与和创造性劳动,推动着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和谐发展,又为农村妇女作用的充分发挥和地位的提高提供了优越条件和保证。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将为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不断丰富提供新鲜经验。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20,(1)
妇女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近代以来,广大妇女同胞和男同胞一起积极投身于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创造了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妇女思想和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妇女思想,分析新时期我国妇女在自由全面的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新问题,寻找妇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的途径。习近平强调我们要重视妇女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保障妇女的受教育权,为妇女创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保护好妇女的合法权益,让妇女拥有更宽阔的舞台大展身手,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相似文献   

9.
从意识形态视角看,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是中国妇女解放和发展的核心意识形态.从意识形态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与中国妇女运动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当前学术界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相对薄弱,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体系的建构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因此本文就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概念的提出、理论的形成进行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11.
应雪婷 《学理论》2010,(1):84-85
"男女平等"是近代中西方社会一致努力的方向。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妇女观都能影响社会观点的变化与追寻平等的进程。但由于种种因素,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古代的妇女观往往都出自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男性对妇女的看法,因此,梳理和分析中西方古代哲人的一些代表人物的妇女观,解读他们对于妇女地位和女性道德的思考,可以了解中西方古代妇女观的一个大致发展倾向,以及它们对近现代社会妇女观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刘敏岚  陈会 《学理论》2011,(36):83-84
本文通过对江西赣州农村留守妇女的调查,研究农村留守妇女压力的来源。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妇女的压力来源主要有:高强度的劳动、经济压力大、夫妻异质性增强、情感焦虑、缺乏安全感、代际关系新变化、休闲时间少、闲暇方式单一、自我发展受限制。本文从政府、农村留守妇女和丈夫角度探讨缓解农村留守妇女的压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27)
列宁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妇女的思想观点的基础上,在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了其妇女人才思想。列宁妇女人才思想主要包括妇女人才与社会主义革命、妇女人才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管理以及爱护妇女人才三个方面,体现了妇女人才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为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列宁妇女人才思想对中国妇女人才解放、人才事业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4.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谱系构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以自身理论视野的前瞻性及其对女性解放问题的根源性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5.
王秀绒  马兰  李雪峰 《学理论》2014,(23):52-55
在落后山区,很多留守妇女选择的是留守不留家的生活,她们大多跟随低年级子女外出租房居住,陪伴、照料低年级子女,这是她们在综合分析了各种因素后的无奈选择,解决租房留守妇女的问题,需要加强对租房留守妇女的管理;招商引资,为她们提供增加收入的渠道;解决子女寄宿和交通问题,使租房留守妇女回归家庭;增强健康观念、改善生存环境;加强教育培训和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降低进城务工人员家属进入城市的成本。  相似文献   

16.
蔡露露 《学理论》2012,(20):59-60
如今经济大发展的同时,农村的男性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于是在农村逐渐形成庞大的留守妇女群体,面对夫妻两地分居,留守妇女在生产生活方面遭遇了一系列的问题,通过对某市的留守妇女的具体现状来分析这一群体所面对的一些问题,从社会工作的角度,运用社会工作的实务方法,可以从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三种实务工作方法进行简要的介入。  相似文献   

17.
苏妮 《学理论》2015,(8):20-21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迫切要求高素质的劳动者,而作为现今农村"主力军"的留守妇女整体素质不高,因此针对留守妇女的教育与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改善留守妇女教育与培训现状的对策如下:发挥政府的主体作用,创建良好的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环境;发挥农村社区的聚集互助作用;加强大众传媒、妇联及非政府组织的宣传及帮扶作用;增强留守妇女自身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8.
陈艳霞  王文宾 《学理论》2010,(27):133-134
康有为和严复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他们呼吁妇女解放,反对封建宗法制度对妇女的束缚,提出了各自的妇女观。试从康有为和严复妇女观的根源、主张及评价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可以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康有为和严复妇女观所起到的启蒙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19.
金鑫 《学理论》2010,(1):11-12
各种思潮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进行了新的解读和阐释,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受到了冲击;在社会实践中,我国女性发展和全世界妇女解放出现了新特点,新情况。马克思妇女理论需要不断突破发展,从而在新时期对日益复杂的妇女问题做出新的回应。社会性别理论在妇女问题研究上开创了独特的理论视角,吸纳社会性别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丰富发展的有效途径,为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更好地指导我国妇女解放实践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7,(11)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现代价值的彰显,不能仅囿于理论封闭研究,更需要通过借鉴其他女性理论,在比较中不断完善发展。以妇女受压迫根源问题为导向,选择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两大妇女流派,从时代背景与理论渊源、关于妇女受压迫的根源问题的看法、解决途径、启示四方面进行比较,通过厘清二者之间差异,以期对中国妇女解放现状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