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问:今年3月我省《贯彻〈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实施方案》出台,提出合力实施"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和"五大扶贫工程"。请您为我们作个解读。答:"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是我省针对新10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划定的"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四大连片特困地区"所展开的扶贫攻坚行动,涉及包括36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内的88个县(市、区)。而"五大扶贫工程"是指扶贫工作中的基础、产业、新村、能力、生态五个方面,这是整个扶贫开发的"生命工程",需要各个行业、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协同推进。  相似文献   

2.
<正>1月全省"结对认亲、爱心扶贫"农村特困户试点活动在"四大片区"启动。全省扶贫移民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明确减贫120万人。3月我省《贯彻〈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实施方案》印发。全省首批挂职干部帮扶"四大片区"培训动员会召开。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1,(24):23-23
国务院新闻办日前发表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白皮书,全面介绍了我国近十年来农村扶贫开发取得的进展。白皮书指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政府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地开展农村扶贫开发,先后制定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等减贫规划,使扶贫减贫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相似文献   

4.
《支部生活》2007,(1):18-18
“十五”期间,我省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但到2006年底,我省仍有贫困人口720多万,扶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做好新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从新的高度认识扶贫工作,用新的理念谋划扶贫工作,用新的措施推动扶贫工作。  相似文献   

5.
近日,辽宁省委办公厅、辽宁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新时期全省定点扶贫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新时期全省定点扶贫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  相似文献   

6.
正为深入推进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机制的意见,把扶贫开发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作为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出台了《关于创新机制深入推进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的实施意见》,作出了"1269"扶贫开发总体部署,其内容是以实施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为总揽,坚决打好35万生态移民和65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两场硬仗,积极  相似文献   

7.
冉敏 《当代贵州》2012,(22):56-57
随着国家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颁布、国发2号文件的出台、《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的实施,一系列含金量极高的特殊政策,为我们打好扶贫攻坚硬仗,实现"减贫摘帽"、与全国同步迈入小康创造了良好机遇,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坚定信心、加速发展、后发赶超。  相似文献   

8.
《理论与当代》2014,(12):17-18
正贵州是全国扶贫开发的主战场,贫穷与落后仍然是困扰全省各族干部群众的主要问题,尽管2013年全省减少贫困人口166万人,有6个县、172个乡镇实现"减贫摘帽",但农村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面貌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按照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的国家扶贫标准,截至去年底,全省还有757万贫困人口,绝对贫困人口总数和贫困发生率都居全国之首。习近平同志强调,扶贫工作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抓住重点,提高精准性、有效性、持续性"。目前贵州省已  相似文献   

9.
庄浪是我省18个干旱贫困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目前小康化程度仅为62.8%,低于全国17个百分点,贫困人口32万人,占全县农村人口的80%,扶贫攻坚任务紧,转型跨越担子重。“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  相似文献   

10.
晓司 《支部生活》2004,(2):40-41
近几年来,我省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全省的绝对贫困人口从405万人,下降到了2002年的286万人。但这286万人,却占了全国尚未解决温饱的人口总数的10%;而初步解决温饱的农村低收人人口仍有478万人,占全国的8.2%。贫困人口数量多,比例高,使我省成为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为此,在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白恩培提出,要充分认识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意义;要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努力提高扶贫开发的质量和效益;要进一步激发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1.
1994年,国家开始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时,列入国家扶贫攻坚计划的贫困县全国有592个,其中贵州有48个,占8.1%;贫困人口全国8000万人,贵州省有1000万人,占12.5%。实施扶贫攻坚以来,贵州省的反贫困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1994年的1000万人减少到1998年的369万人。 应该说,贵州省的反贫困,不仅关系贵州省,也关系到整个中国的反贫困。今年是“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的最后一年,本刊将陆续推出10篇《贵州扶贫攻坚纪实》系列文章。展示成就,总结经验,提出问题,这无疑对在新世纪继续打好扶贫攻坚战,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以群众路线凝聚民心,夯实扶贫攻坚群众基础:作为国定贫困县,德江县扶贫攻坚工作近年来取得显著成效,"五大扶贫工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请问德江县在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中有哪些具体措施和亮点?张珍强:"三农问题"依然是贵州山区农业县同步小康面临的最艰巨问题和制约瓶颈,按照国家最新公布的2300元扶贫标准,德江农村贫困人  相似文献   

13.
<正>[主持人语]在过去30多年改革开放中,中国减贫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贫困问题尤其是农村贫困问题依然存在,而且还相对严重,这不合乎中国和平崛起和"中国梦"之要求。最近几年,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贫开发政策,把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摆到更加重要的地位,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从过去的输血式扶贫转向造血式扶贫,继而开展连片特困扶贫攻坚。但是,应该看到,当前扶贫开发工作依然偏重于经济建设而忽视社会建设,偏重于自上而下的传输和投入模式而忽视扶贫对象的社会参与,偏重于资源配置而忽视沟通、协商、参与。由此,严重地制约了扶贫开  相似文献   

14.
叶茂 《廉政瞭望》2012,(5):23-24
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到新世纪初,我国的扶贫工作已成为综合治理贫困问题的系统工程。它的作用早已超出减贫摘帽,更发挥了促进社会稳定和协调发展的作用。目前,按照新一轮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扶贫开发攻坚战正在向纵深推进。所谓纵深,是因为它涉及政府、社会、农村、群众的各个参与体。怎样形成"合力",政府该如何作为,使之起到社会管理的"正效应"?记者采访了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省扶贫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11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继十八届五中全会之后再次强调扶贫开发重要性,对扶贫工作作出部署。四川省也将扶贫攻坚、脱贫攻坚当作重要任务来抓。四川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七次全会都将扶贫攻坚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15年12月28日,四川省又专门召开脱贫攻坚大会,用一系列举措、一项项行动勾勒出扶贫开发的新路线图,立下脱贫攻坚的"军令状",这让"十三五"时  相似文献   

16.
正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印发的《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瞄准脱贫攻坚主战场,旨在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对以考核"指挥棒"引导省级党委、政府上紧发条、全力扶贫脱贫作了最新的制度性安排。按照"考核办法",对发现有未完成年度减贫计划任务、违反扶贫资金管理使  相似文献   

17.
《共产党人》2012,(20):12-14
8月22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了《关于实施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的意见》(简称《意见》),这是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指导我区新十年扶贫开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加快推进我区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决定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新阶段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深入探索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新机制、新体制和新模式,是国家扶贫开发战略的重大创新。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攻坚、扶贫攻坚促进区域发展"的工作思路,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着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大扶贫工作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攻坚之年。面对新常态,扶贫开发更要加大力度,专注发展定力,激发改革活力,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近两年来,我省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87.37亿元,大力实施基础、产业、新村、能力、生态"五大扶贫工程",减贫254万人,推进了"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进程。全面小康的必跨之栏新世纪头10年,省委、省政府把扶贫开发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省扶贫开发取得很大成绩,广大贫困居民的贫  相似文献   

20.
正沿河自治县以"精准管理、精准帮扶、减贫成效、整改成效和资金使用成效"为重点,掀起脱贫攻坚"大比武"热潮,助力脱贫攻坚稳步推进。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武陵山片区特困县。目前,全县有贫困村230个,农村贫困人口8.1562万人,贫困发生率13.18%。如何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共奔小康?从最偏远、最贫困、最落后贫困村入手,大力实施基础设施扶贫、搬迁扶贫、产业扶贫、智力扶贫、劳务扶贫、保障扶贫"六大精准扶贫"措施和一系列产业扶贫新举措,沿河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群众欢迎的脱贫攻坚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