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6,(11)
研究生是培养单位的一支重要的科学研究辅助力量。在招生环节中如何使研究生科学合理地分配给导师、充分发挥研究生最大科研潜力是培养单位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对培养单位导师的现状分析,揭示研究生导师岗位设置及研究生导师分配存在的问题,提出培养单位实行导师招生资格审核机制的路径如下:设置导师招生审核科研量化指标和量化方法;通过科研量化扩展模型确定导师的招生数量;以学生培养质量评价标准作为导师招生限定的辅助条件。  相似文献   

2.
上官子木 《民主》2009,(2):20-22
近年来,教育部组织实施的高校招生“阳光工程”,主要体现在六公开:招生政策公开、高校招生资格及有关考生资格公开、招生计划公开、录取信息公开、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公开、重大违规事件及处理结果公开。不仅如此,为进一步落实高招“阳光工程”,确保该公开的信息全部公开,教育部还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开通了“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3.
研究生考录制度亟待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官子木 《民主》2007,(4):19-21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的招生数量不断扩大,使研究生教育有了相当大的规模.但研究生教育质量下滑却是不争的事实,由此,有关研究生的招生制度改革也不可避免地提到了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4.
张宏 《学理论》2010,(17):183-184
研究生招生工作是研究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关乎研究生培养的培养质量。作为偏远高校如何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招生工作,是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苏芮 《学理论》2011,(17):241-242
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笔者以研究生教育的首要关口——研究生招生制度为话题,对国内外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特点的研究进行检索,并对1992年至2010年的相关文章进行综述,提出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可以继续深造的方向。前期研究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研究内容不够全面;研究结果不够深刻;研究方法不够丰富。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过于强调外语能力,是偏离创新能力的选拔制度。对比西方国家的博士外语能力要求,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应该改革走"双轨制"道路,对应西方哲学博士和专业博士两种培养模式,招收学术研究生和专业研究生。专业研究生应以科研创新能力为选拔核心,改变过于注重外语能力的选拔方式。  相似文献   

7.
张红侠  王群 《学理论》2023,(1):89-9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生效实施,使我国未成年人监护人资格撤销制度迎来新发展。该制度适应社会变迁的需要,贯彻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国家责任原则。该制度的科学化、专业化增强。撤销未成年人监护人资格的预防机制和未成年人监护人资格被撤销后的配套措施也都得到完善。不过,未成年人监护人资格撤销制度还有一些不足。为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应在我国《民事诉讼法》特别程序一章中增设未成年人监护人资格撤销案件一节,进一步完善撤销未成年人监护人资格的预防机制和未成年人监护人资格被撤销后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8.
沈阳的韩俞今年高考落榜了,但并未被拒绝在大学门外。前些日子她在父母的陪伴下,到北京仔细考察了10多家民办高校,最终选定了燕京华侨大学攻读法律系。韩俞将在这所具有颁发学历文 凭资格的民办高校,度过未来4年时光。 与此同时,今年秋季全国有180万考上迈进大学门坎,比1999 年增加了30万人左右。统计表明,“九五”期间全国高等学校招生人数 比“八五”增加233万,招生规模有突破性扩大。连续两年的“高校扩招” 就成了数十万考生的大学梦──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正是通过这点 点滴滴的变化,认识了“科教兴国”战…  相似文献   

9.
李济 《瞭望》2004,(50)
我想通过贵刊反映一下民办高校招生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在招生宣传方面,一些民办高校为了吸引考生报考,在宣传中采用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校名,学校设施和师资力  相似文献   

10.
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在不同教育阶段表现形式有所差异。在我国,研究生招生阶段受教育权较多表现为受教育条件权和机会权,考生受教育权法律保障的关键在于加速完善立法,建立有机统一的分层教育法律体系,并着重保护考生相关权利和保证权利救济。  相似文献   

11.
中外高校招生制度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敏 《民主》2006,(6):16-18
高校招生制度包括招生政策、选拔形式、入学考试、录取方式等方面,它是高校招生的目的、方针和实施办法的总称,是各个国家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我国高校招生制度(一)我国大陆高校招生我国大陆高校招生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基本上形成了比较稳定的高校统一招生制度。1、高校招生机构设置。我国大陆各个省市都设有招生、毕业生就业委员会,由其制订招生、就业政策,协调各方关系。同时在各个省市设立教育考试院,在教委的领导下组织统一的高校招生考试,制订具体的招生录取办法。各区县教育局设招生办,负责处理本区县的考生报名和组织考试…  相似文献   

12.
热词     
◎招生体2012年6月19日,博友“晓月浮生”发了一条微博:南京大学2012招生就四句话:南大不断电,南大不断网,南大不查房,南大有空调!短短四句话影响空前。其后,大学生原创的各种民间版“招生体”也爆笑登场,以调侃幽默的语言,三言两语道尽学校的“优势所在”,以轻松的宣传造势方式表现另类招生。  相似文献   

13.
汪玉霞 《学理论》2013,(32):267-268
中国和美国的高校招生制度由于历史文化方面的原因形成了两种迥然不同的招生制度,按照是否达到招生制度目的为标准着重阐释中美这两种高校招生制度的优缺点,希望能为中国招生制度的改革明确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举官既是一种权力,也是一种责任。宋代的举官责任,主要体现在举主资格、被举资格、荐举程序及举后任职等方面,重点是被举资格是否真实有效和举后履职是否清廉胜任。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3,(2)
由于民办高校在招生、学生待遇、教师来源及教师待遇等诸多方面与公办高校不同,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更多更复杂。因此,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值得社会、高校、家长以及大学生自己的关注。通过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从现实出发,有针对性地探讨有助于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应对策略,对于改进和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唐秋红 《学理论》2010,(25):222-223
高校招生与就业制度改革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招生和就业工作是学校发展的两项重要工作。通过对高校招生与就业现状及关系分析,提出了高校招生与就业制度改革提高就业率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梁莹 《学理论》2012,(35):253-254
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保证和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已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从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的角度,阐述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质量保障的特点,并结合实践案例论述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生源质量保障的措施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5,(5)
民办高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民办高校的特殊体制和学生的特点,在辅导员职业化发展中仍遇到许多瓶颈,应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的视角,从理论层面和实践角度,探索民办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发展,建立一整套辅导员资格准入、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制定辅导员职级机制和拓宽辅导员发展保障机制,在制度层面为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创先争优是组工干部的价值追求。组工干部作为管党员的党员、管干部的干部,自己不创先进,就没有资格要求别人创先进;自己不争优秀,就没有资格要求别人争优秀。这种特殊性,决定了组工干部必须成为谋事、干事、成事的表率。  相似文献   

20.
金里卡研究了公民品德、工具性品德、公民共和主义、公民品德的苗床以及世界主义的公民资格等理论,是对新近流行的公民资格理论发展概况做了一个述评。金里卡指出公民资格理论的新发展表明政治哲学关注的焦点从正义转移到了公民资格,他说这种话语转移是政治哲学自身话语困境的一种论证转移。他认为公民资格的新语言不过是对社会制度正义问题上的争论的一种掩饰,这恐怕是新瓶装旧酒的策略。其实,公民资格理论的复兴还是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的,本文对金里卡的观点做了简要介绍并探讨了公民资格理论复兴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