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失地农民保障制度是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的制度安排,是实现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重要途径。长安区的调查发现,失地农民保障制度的供需矛盾,即短期安置与长期生计、安置模式单一与多种生计资源的矛盾。这些矛盾的调节需要在"大保障"理念的指导下构建科学的失地农民保障制度,通过制度构建可以实现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  相似文献   

2.
日本于2000年出台并实施了"介护保险"制度,使日本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朝着经济支持与服务保障兼备的方向健康发展.这一制度对中国社会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背景下,老年护理服务保障制度的建立,应该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应该强化社会保障制度固有的再分配功能,以确保无经济来源或低经济收入老人获取必要护理服务的公平权利借鉴"介护保险"制度的认定程序和服务标准,避免老年护理服务的缺位和资源滥用;政府、社团和私人共同参与老年护理服务的供给,为多样化、分层次服务需求的满足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3.
农村三大社会保障制度探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救助体系、社会保险体系和社会福利体系三个子体系,根据“生有所靠、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基本要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三大基本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点。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我国目前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保障水平低、覆盖面小、保障资金不足、管理的非规范性等问题。因此,构建一个有效的、规范的现代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和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恢复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相似文献   

4.
对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隐性收入”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进入经济、社会结构急剧转型的时期,在推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工作中,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尤以"隐性收入"最为突出.因此,必须有效控制"隐性收入"问题,使低保资源能用到最需要的地方,促使低保制度有效运行,继续巩固和完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5.
完善我国住房保障制度,是保障中低收入者的居住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需要从科学定位政府职能、增加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的有效供给、完善福利住房保障体系、多渠道保障住房资金来源、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方面,保证住房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大致分为三种情况: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低保制度、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城市和农村双轨制、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特困户救助并行。农村低保制度与城市低保制度在救济内容、方式、标准、周期及资金来源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别。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存在法律规范缺失、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制度执行情况不尽如人意、施恩观念依然存在以及资金不足、来源渠道不畅等问题。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应从以下方面着手:通过立法明确政府救助义务、采取积极措施确保资金来源、实行城乡一体化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理清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各项专项救助的关系、细化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并明确保障标准的确立原则。  相似文献   

7.
农村残疾人是社会群体中特殊的弱势群体,做好他们的养老保障工作,关系到残疾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和参与权,是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基础。一方面,我国城乡残疾人社会保障发展状况持续改善,老年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框架初步搭建,新农保政策有效覆盖农村残疾人群体,农村残疾人养老保障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另一方面,我国农村残疾人养老保障面临诸多挑战,主要体现在农村残疾人养老保障的规划与政策问题、投入与机制问题、规范与标准问题、人才与执行问题方面。因此,我们以发展规划为龙头,引领农村残疾人养老服务事业发展;以人才队伍为支撑,提高农村残疾人养老保障服务水平;以政策激励为导向,破解农村残疾人养老事业发展瓶颈;以资金投入为保障,确保农村残疾人养老保障稳步推进;以辅具研发为载体,积极保障农村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以医疗救助为抓手,努力解决农村残疾人医疗难问题,实现农村残疾人的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养。  相似文献   

8.
农村低保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还处于政策选择阶段,在实施中还存在农村居民收入评定难,低保对象的认定有待规范;资金投入不足,救助标准偏低;缺乏相关的法律保障,导致管理体系不规范;退保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农村低保要发挥应有的功能,必须秉着公平、公正的理念,不断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9.
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是适应社会转型、促进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治理社会诚信缺失问题的重要途径。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过程中由政府主导的运作模式,解决了诚信治理权威不足的问题,实现了基层社会的诚信治理,但也存在领导体制不完善、部门协同不顺畅、制度保障不充分及社会组织参与诚信建设力度不足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完善社会诚信体系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顶层设计、保障制度供给,同时加大对参与诚信体系建设的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10.
"住有所居"作为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公民保障其生存并维持其尊严的最低限度生活之权利。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多元化住房保障制度,形成了覆盖不同层次收入人群的住房保障体系,但也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对住房保障制度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以促进我国住房保障行政的法治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当前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新时代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文明稳定社区环境的重要任务。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快,城市老年群体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愈发强烈并呈现出不同以往的特点。针对城市社区老年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应从健全完善管理机制、保障资金投入、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入手,拓宽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构建城市社区老年文化建设新平台,创建"老有所为"城市社区老年文化建设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制度正义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核心和根本保障,也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力点和内在本质要求。一个真正和谐的社会其制度必须彰显正义的精神,努力建设和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在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的同时,正式明确地提出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要求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必须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司法经费是保证审判工作正常进行的必要物质条件.我国法院系统的经费来源,主要是依靠同级政府财政的拨款及法院自身收入的诉讼费作为补助经费.在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社会经济正在起着翻天覆地的变革,各类案件有所增加,法院的审判业务日趋繁重,现有的经费保障制度已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我国老龄人员占人口总数的10%,进入老年型国家。养老的问题需要妥善解决。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改革的深化,我国的经济和市场逐步与世界的经济和市场接轨,计划经济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养老保障制度已不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需要逐步调整和完善,以保证离退休职工“老有所养”,并共同分享社会改革进步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构建我国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更加注重和切实解决社会公平。由于经济不发达、政策体制不完善以及个人占有资源和自身能力素质不相同等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国社会还存在大量的贫困和弱势群体阶层,对这一社会阶层就需要党和政府利用公共权力,建立社会的安全保障体系和机制来维护他们的利益。而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项被称为“最后一道防线的救济制度无疑是保障社无疑是保障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利于社会和谐与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  相似文献   

16.
随着银色浪潮的迅速到来,农村的养老保障问题将会凸现。探索建立介于家庭保障为主和社会养老保险为主之间的过渡农村养老保障模式,是十分必要和必需的。本文重点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中一些有代表性的养老保障模式,如实物换保障、老年津贴、家庭养老院、养老基金会、责任田和时间银行,认为在“未富先老”的国情下,应该建立与地区经济、文化相适应的多样化农村养老保障制度,逐步完成向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的过渡。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提出要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六个体制制度建设,把和谐社会的理念转化到制度化水平上,为建设和谐社会勾勒出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基于刑罚执行社区化概念及其观点考究,认为刑罚执行社区化存在的现实问题是保障刑罚执行社区化的社会基础、文化伦理基础等的不厚重,其理念、目标与价值的定位需要重新审视,机构和组织保障等缺乏规范和完善。为此,要保证刑罚执行社区化的实效,需要协调和整合社区职能和刑罚执行;专门机构职责与社区和谐环境的创建及改造分子与社区成员之间的"融合"等问题。同时,对于少年犯的社区刑罚执行,应突出教育改造的刑罚功能。  相似文献   

19.
房地产是一种特殊商品。住房既是人们基本生活必需品又是高附加值商品,仅仅依靠市场是不可能为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需要的。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凌驾于市场之上,为低收入群体提供必要的住房保障。1998年以来的我国住房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了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的住房新体系,但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的明显滞后,严重地制约了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没有保障制度的市场体系,是不完善的市场体系。房地产市场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20.
住房保障制度改革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以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公共租赁房为主要形式的住房保障制度,主要服务对象为不能通过市场途径自行解决住房的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或在城市生活的流动人口以及其他弱势群体.保障基本人权,保障公民住宅权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我国城市住房保障制度的法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