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杨彦荣 《当代贵州》2014,(15):42-43
正201 3年贵州省农村留守儿童约为240万人,在校生留守儿童为98万人,学龄前留守儿童约150万人。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是我省"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只有社会各界共同发力,留守儿童的明天才会更美好。高尔基曾说:"谁最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全社会只有用心去关爱留守儿童,他们才能感受到温暖,并融入到社会爱心大家庭中去。留守中的亲情"失联"息烽县黑神庙中学图书阅览室里,张欣正聚精会神地读《汤姆叔叔的小屋》。九年级的张欣家住息烽县  相似文献   

2.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生活,普遍存在着孤独、自卑、压抑等不良心理问题。亲情的"缺失"、家庭教育成"空白"、心理需求"悬空",影响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和身心的健康发展。通过对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生活情感现状对比分析,有助于加强对留守儿童情绪疏导,培养留守儿童的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逐年增多,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作为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和剩余劳动力富集大省,我省常年外出务工人员保持在1900万人左右。据统计,我省双亲在外务工的留守学生有300余万名,单亲在外务工的留守学生500余万名。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已经引发了公众的高度关注。时值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我们采访了蓬安县留守儿童和他们的"代理检察官妈妈",记录下"妈妈"和"孩子们"的感人故事。  相似文献   

4.
正暑期刚至,南充市西华师范大学的10多名大学生来到华蓥市禄市镇凉水井村,与该村暑期留守在家的小弟弟小妹妹们开展"大手牵小手,快乐过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这10多名"90后"曾经也是留守儿童,他们用自己留守的经历和心路历程,影响和带动村里的留守孩子健康生活,共同度过一个快乐暑期。容。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随着大批农村劳动力、城镇下岗职工及无业人员离开家乡,到外地打工,把孩子留在家里,由此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这些"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其身心、学习、成长都出现了失管、失教和失衡,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固镇县"留守儿童"教育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解决?我想谈谈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陈珺 《江淮》2012,(9):43-44
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说的是子女成年后离开家乡打拼,而家中的父母时时刻刻担心着自己的儿女在外地是否安好。而现在,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却出现了一种相反的现象,父母离开家乡去城市打拼,留在家里的反而是年幼的子女,他们一般被父母寄养在亲戚朋友家,被人称为留守儿童。他们正处在人生最重要的成长阶段,却不能享受到父母的关爱,往往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关爱留守儿童,呵护他们健康成长,理应成为整个社会关注解  相似文献   

7.
农村留守儿童是伴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而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生存现状及教育成长问题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关心、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高安市现有人口逾90万,农村留守儿童达31450余人,涉及1万多个家庭,对象众多,情况复杂,任务繁重,特别是在当前媒体报道留守儿童因教育缺失、监护缺位导致违法犯罪、安全事故等频发的形势下,让我们深感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迫在眉睫、责任重大。今年以来,高安市积极探索关爱留守儿童的有效途径,强力推出有针对的工作举措,努力营造全社会关爱的良  相似文献   

8.
农村留守儿童是伴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而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生存现状及教育成长问题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关心、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高安市现有人口逾90万,农村留守儿童达31450余人,涉及1万多个家庭,对象众多,情况复杂,任务繁重,特别是在当前媒体报道留守儿童因教育缺失、监护缺位导致违法犯罪、安全事故等频发的形势下,让我们深感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迫在眉睫、责任重大.今年以来,高安市积极探索关爱留守儿童的有效途径,强力推出有针对的工作举措,努力营造全社会关爱的良好氛围,合力为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撑起一片天空.  相似文献   

9.
6102万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教育、安全、亲情缺失等多个问题,如何减少留守儿童,既是一个教育问题、社会问题,又是一个经济问题。近日,全国妇联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6102.55万,比2005年增加了约242万;全国流动儿童规模达3581万,比2005年增加了41.37%。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涌入城市务工,他们当中很多人将子女留在了农村,由此便催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趋严重,造成农村家庭、社会的不和谐,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的重要隐患,这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以来自河南省农村的410名农村留守儿童(双亲外出和单亲外出)和非留守儿童为被试,比较了父母外出打工这一远端压力事件和日常烦恼这一近端压力事件与儿童抑郁、反社会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抑郁和反社会行为水平并没有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共同经历的一般日常烦恼能够显著预测儿童较高的反社会行为和抑郁水平;与留守状况这一远端压力相比,一般日常烦恼这一近端压力对于儿童抑郁和反社会行为的预测作用更大,显示了农村留守儿童近端环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随着湖北省劳务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这是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有效形式,也是农民较快增收的重要渠道。但由于父母双方外出打工,农村出现了大量留守儿童,谁在照顾这些留守儿童?他们的生存状态如何?这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贵州省唯一一个"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县",息烽通过一系列措施,为留守儿童筑起了健康成长的港湾。避免留守儿童被标签化,倡导"隐性关爱"留守儿童;保障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使其快乐成长;丰富留守儿童课余生活,使其不再孤单……2013年4月,息烽被全国妇联、教育部、中央文明办、中央综治办、国家卫计委5部委列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县"。2014年,息烽县农村留守儿童较2013年同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大批农民工进城务工,他们的子女年龄小,自理能力差,或由爷爷奶奶照顾,或由亲戚照顾,缺少父母的关爱,家庭教育缺乏,这便产生了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表现出自卑、胆怯、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各级教育机构要重视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关注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5.
农村留守儿童因亲情缺失引发了不同程度的生理或心理的不良习惯与行为。为更正他们的不良生活习惯和疏缓他们的心理压力,有必要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本文提出了六项情感教育策略,营造良好情感环境陶冶学生情操、开展实践活动培育学生高尚情感、在班级生活中强化学生集体意识、有效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以爱心滋养学生情感和运用"共享式"教学模式。学校精心营造的情感环境与教师的真情奉献将帮助留守儿童培养起健全的心理品质与正确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6.
谢密蜂 《理论导报》2012,(12):22-22
留守儿童是城镇化和工业化初期的必然结果。宜丰县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留守儿童基本形成了生活有着落、学习有人管、思想有人教、心理有人疏导的格局,建立了“党政主导、部门参与、学校为主、家庭尽责、社会联动”的留守儿童教育管护长效机制。4700名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占义务教育阶段3.18万学生总数的15%左右)享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爱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相似文献   

17.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不仅是我国从"旧三农"向"新三农"转换的衍生品,亦是与城镇化相伴生出现的、跨越城乡空间的一类特殊社会现象。近年来,留守儿童年龄结构分化、安全自护、心理健康等问题频频发生、层出不穷。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观中有两个核心的概念范畴,一个是"公平",另一个是"城乡融合"。将留守儿童治理体系的构建置于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观的视域下,对于进一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提升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失情与失教是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显著特征。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治理体系应进一步整合"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四种资源,进一步有效提升关爱质量和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社会转型时期,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社会关注,不少地区推行"代理家长制",藉此解决该问题。笔者作为直接参加"留守儿童代理家长"工作的一名教师,以自身亲历的浙江章镇为个案,采取分层抽样的方式对该地区的1所初级中学6所小学展开了系统调查。调查发现,"代理家长制"不具备法律效力、缺乏政策支持与制度规范,但它仍是现阶段给予留守儿童特殊关爱的合理产物。基于这一认识,笔者提出了政府要加大对该制度的扶持力度、增加经费投入、采取社会化托管以及强化外出务工农民家庭教育意识和责任感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贾云 《党史文苑》2010,(7):61-62
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需要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给予特别的关爱和帮助。学校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结合教育和福利两种制度解决儿童和青少年问题的专业。学校社会工作能科学、有效地提供留守儿童需要的服务,帮助他们健康发展。在农村中小学推行学校社会工作制度为留守儿童提供服务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杨琼  秦涛 《当代贵州》2014,(23):47-47
正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雨露工程"重点青少年救助保护工作的要求,8月7日,省预青专项组召开2014年贵州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工作会议,团省委、省妇联、省农信社、省广播电视台共同启动"雨露工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大型公益活动。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副省长秦如培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上,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为"雨露工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公益活动捐赠320万元,寸心草茶业及万豪世贸城捐款100万元,并聘请5名社会爱心人士担任"雨露工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爱心使者。(文/图杨琼本刊记者秦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