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006年4月初,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张维庆说,本世纪上半叶,中国将迎来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和老年人口三大人口高峰,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大,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社会保障面临空前压力。由于过去我国对人口问题重视不够、计划生育政策采取较迟,导致全国总人口由1953年59434万人猛增到1978年97523万人,短短25年间,年平均增长率约2%,人口净增加38029万人,而这庞大的人口正在或者即将加入老龄队伍。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它所带来的主要社会问题就是使养老出现了危机。早在上世纪,人口学家马寅初曾提出,中国迟早要为规模巨大…  相似文献   

2.
黄珊 《实事求是》2000,(4):48-50
我国是世界上的第一人口大国,虽然我们以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但在世纪之交的崛起中,人口问题无疑构成了我国未来发展的巨大压力和挑战。尽管我国从70年代末开始实施计划生育,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已降到17.1%和7.1%,进入世界较低国家行列,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巨大,21世纪我国人口发展仍面临五大趋势:1.人口数量将继续增长。2.生产年龄人口增长过快,就业压力加大。预计2020年,我国生产年龄人口将再增加1.7亿,劳动力过剩趋势将更加严重。3.人口老龄化严重,2040年我国65岁以上老…  相似文献   

3.
中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以下简称六普公报)发布后,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已是不争的事实。人们越来越担忧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人口结构变化,对中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形成不利影响;“未富先老”的国情带来的巨大养老保障负担和压力如何解决。据此,本文提出相应的可选路径,以求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给社会带来的压力。  相似文献   

4.
杨松 《奋斗》2010,(8):50-51
目前,我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近517万,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3%。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老年人养老服务已经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带来一些新的矛盾和压力,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出一些新的挑战,建立满足老年人群需求的社会服务体系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范围内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传统人口红利逐渐式微,第二次人口红利理论的提出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开拓了新视角。中国式第二次人口红利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人口质量的提升可以部分抵消由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减少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且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大趋势下,能够充分发挥各年龄段尤其是年长劳动人口的人力资源潜能,重构社会经济生产方式,最终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我国正处于能够实现中国式第二次人口红利的发展阶段并具备将其兑现的现实条件。实现中国式第二次人口红利需要政策制定者基于正确认识人口红利相关理论、把握未来中国人口长期动态、秉持供给侧和需求侧双管齐下等人口治理策略,对社会和市场进行有效政策指引,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趋势下实现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人口老龄化趋势日趋严重,它所带来的主要社会问题就是使社会养老出现了危机。因此,要认真分析贵州省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特征以及养老保障承受压力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从而缓解社会矛盾,实现贵州省人口、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人口发展的趋势,也是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必将对我国整个经济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给老人、家庭、社会、政府带来诸多问题。因此,研究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特征及其影响,及早采取对策和措施,做到未雨绸缪,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及特点人口老龄化是指在人口年龄构成中,老年人口比重随时间推移不断上升的一种动态变化过程,它是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结果,是总体人口年龄结构向着高龄化发展的一种趋势。按国际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或60岁以上人口达到10%,即为老年型国家或地区。  相似文献   

8.
区域人口均衡发展,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重要的人口条件。当前面临的人口均衡发展压力,主要表现为增长率高、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老龄化加快、平均受教育程度和城市化水平偏低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江西省人口的健康发展,还将对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产生一定的压力:人口规模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绿色发展的压力,富余劳动力和人口老龄化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发展的压力,人口素质牵制其他人口要素优化从而制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学发展的压力。必须从战略上重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人口均衡发展问题;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口发展战略,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结构更加合理,实现根据生态敏感程度和功能的人口分布。  相似文献   

9.
熊能 《学习月刊》2012,(6):32-33
随着老年人口日益增多、人口老龄化危机加剧,我国养老保险的任务逐渐繁重,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也越来越大,收支缺口进一步恶化,使得现行养老保险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因此,着力探索一种适合我国人口国情的新型养老保险模式,对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和谐、推动居民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人口学界真正将人口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讨论是从1995年才开始的,而把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研究只是近年的事情。为进一步拓展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思路,笔者拟通过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以及相互作用方式的探讨,试图提出实现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相互协调的对策建议。弄清这一问题,对我国营造健康老龄化社会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步楼 《唯实》2007,(10):51-55
虽然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但中国人口老龄化具有其显著的特征: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老龄化和高龄化速度快,地区和城乡差别大,且"未富先老",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要针对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引发的老年人问题,研究制定相应的战略对策,如不断增强经济承载能力,适当调整人口政策,加快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等,特别是要重视"银色人力资源"的开发,变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根植我国基本国情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广泛实施,使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人口增长速度大幅度减缓。人口减少,人口素质提高,资源环境的压力减少,财政开支节约,人口红利期的形成,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对中国整体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中国发展:关注来自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雪原 《学习论坛》2006,(11):25-28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世纪,21世纪上半叶,中国将成为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老龄化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左右着我国人口的变动,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影响着我国社会养老保障、科技进步、制度建设、社区发展、文化生活、婚姻家庭状况。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克服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一、养老社会化是历史的必然 养老社会化是人口老龄化必然带来的问题,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了人类寿命的延长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全球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这种趋势在进入21世纪后,将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15.
人口结构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最基础的变量,随着银川市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剧,必将给社会发展带来一系列深刻影响,对此我们要未雨绸缪,认真对待,及早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将人口老龄化产生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点,从而促进人口、环境、社会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人口再生产的急剧转型潜伏着人口结构的种种风险,一个以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人口学意义上的风险社会正在形成。基于人口结构的年龄和性别自然属性,分别从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和性别失衡等方面对我国人口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7.
我国人口再生产的急剧转型潜伏着人口结构的种种风险,一个以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人口学意义上的风险社会正在形成。基于人口结构的年龄和性别自然属性,分别从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和性别失衡等方面对我国人口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8.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人口发展的趋势,是人口生育率和死亡率下降,平均预期寿命延长的必然结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但是,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过程来得快,来得猛,是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进入的。发达国家如日本1970年成为老龄型国家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而我国将于2000年(福州市已于1994年)进入老龄化时,人均国民生产o值约1000美元左右。人口老龄化,它意味着整个人口的年龄结构发生了变化,它给经济社会发展将带来一系列影响。本文就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谈一点看法。一、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人口高速老龄化,是我国人口老龄化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特征。具体表现为我国老年人的规模迅速扩大、高龄老年人的比例高速上升、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数量高速膨胀以及人口老龄化步入快车道。高速老龄化的庞大老年人口以及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经济与社会发展而导致的生育率下降而形成的家庭规模的日益缩小,最终导致了我国传统养老模式的终结。社会养老问题已成为摆在我国社会和政府面前亟待解决的最严峻的现实问题。尽管我国政府于2011年提出并实施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的社会政策,目标是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养老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但由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期尚短、社会养老资金投入不足、社会养老及其配套政策落实不到位、多元化的养老主体没有形成、社会养老的服务水准有待于提高、社会养老专业人员缺乏等原因,致使社会养老服务的建设目标在短时期内无法实现。由此,时不我待的人口高速老龄化对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构成了日益严峻的现实挑战。  相似文献   

20.
《奋斗》2015,(9)
<正>进入新世纪,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到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12亿,占总人口的15.5%,每年约增加1000万人。预计到2025年老年人口突破3亿,比重达21%,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已经刻不容缓。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形势也同样严峻,截至2014年,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589万人,占总人口的15.5%。同时,2000年以来黑龙江省人口出生率一直在1%以下,201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仅为0.09%,在国内各省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