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瑛 《前沿》1994,(10)
隶楷汉字的构字方法──“新六书”李瑛从甲骨文算起汉字已有三千五百年的历史。汉字字形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等阶段。从甲骨文到小篆称为古文字,隶楷汉字称为今文字。传统的“六书”是古人纳总结的古汉字的造字法则。许慎的《说文解字》用“...  相似文献   

2.
孙道荣 《传承》2008,(3):54-54
著名书法家姜东舒先生不久前因病辞世。姜老先生工篆、隶、楷、行各体,犹以小楷见长,曾担任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姜东舒先生师承书法大师、西泠印社社长张宗祥。他的拜师经历,颇为传奇。  相似文献   

3.
《小康》2017,(8)
<正>一走进楚简书法家李金泰先生的工作室,我们就被深深的震撼了:好像被一股无形的气场和强烈的艺术氛围所笼罩。一幅幅楚简书法作品,以其不同的艺术风貌展现在面前。浓烈的墨香、严谨的章法、灵动的笔墨、飘逸的线条,丰富而独具特色的艺术语言,无不彰显了李金泰作为当今楚简书法艺术的先行者和领军人物的强大实力。那些文字似篆而非篆,似隶而非隶,似曾相识却又非识。那遒劲恣肆、酣畅淋漓的笔画线条,将篆书的曲、隶书的折、碑书的方、草书的圆、  相似文献   

4.
董凤树先生,宇梧桐,祖籍山东,生于京畿香河书香世家。我国著名书法家、收藏家。自幼酷爱书画与收藏,早年拜谒书法泰斗王退举先生成为入室弟子,几十年倾心书艺,临池不辍。纳甲骨金文至楷行豪气,博真、草、隶、篆自成风范。现任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环球教育首席书画导师、农民日报大地书画院院长、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相似文献   

5.
于曙光自幼喜爱中国书画、篆刻,书能真、草、隶、篆,尤擅行书和行草,画长人物、山水、花鸟。他的书法博取诸家,书风人称“骨胜富韵”。其书法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和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地重要展事。  相似文献   

6.
读魏建勋的书法,无论行、楷、草、隶、篆,给我的总体印象是——静穆悠远,令我产生一种读文人画的类似感受。中国书法与绘画都讲究形、神、意、笔四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四者协调则意境顿生,其间意是主宰。  相似文献   

7.
王亮 《两岸关系》2012,(1):47-48
谢季芸,著名女书法家,现任台湾“中国书法学会”理事长。1939年,她出生于台南一个大家族,自幼聪慧过人,1979年拜台湾书坛名家黄金陵为师,开始了对书法艺术的探索与追求,并逐步走向成功。经20余年刻苦研习书法艺术,谢季芸所作真行草隶篆皆能得古人精髓、撷其诣趣、融入毫端,挥洒自如。其行草风卷云舒,有渴骥奔泉之态;楷书波撇道丽,端庄有致,自成一体。  相似文献   

8.
段革书,西安人,社会活动家,国家一级书画艺术家。少年时从事书画艺术,文武双全,其书法真、草、隶、篆皆精,神采飞扬,大气磅礴,名扬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进入“世界国花”创作,曾被曹禺与赵朴初赞誉为“长安之秀,创造一流,独领风骚”。其作品先后被美国前系总统克林顿等一些国家元首及博物馆珍藏,并受到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赞誉。业绩分别载入《中华名人大典》《世界名人录》等数十种史籍,并多次获国内外大奖。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定价:38.00元本书甄选在中国文化历史中影响极大、传播极广的廉政箴言七十余则,邀请国内知名书法家精心书写,并由知名作者切题撰写千字文。根据箴言的内容与长度不同,书法家运用了行、草、隶、篆、楷等形体,笔体多样,形神兼备,富艺术感。文章则紧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17,(10)
<正>郑板桥,清代著名书画家和文学家,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之一。出生于书香之家,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做人为官狂狷不羁,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深山读碑,挥毫书"难得糊涂"郑板桥早年学书效法欧阳询,其字工整秀劲,然难免略显拘谨,因"长恐工书损性灵",锐意求变,将隶书参入行楷,综合草隶篆楷诸体风格,再加入兰竹笔意,非古非今,非隶非楷,写来大小不一,歪斜不整,独创"板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人们开始注意到,在书法的艺苑中有一位勤耕不辍、笔底生辉的中年人,他就是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书画联谊委员会委员、书法家田雨欣先生。田雨欣先生早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他从小受家庭熏陶,酷爱中国书法艺术和古典文学。在数十年的临池过程中,孜孜不倦,对篆、隶、草、楷、行诸书体都进行  相似文献   

12.
书家彭平如     
彭平如(1905—1980),"平"亦署"萍",字翔虚,济南人。解放后,供职于济南缝纫机螺丝厂(原历下五金工具厂)。他是山东省书协最早的会员之一,书法以篆隶见长,篆取法石鼓、琅琊刻石,隶问津张迁、好大王碑。上世纪70年代,我从彭平如学习书法,对他的事情略知一二。  相似文献   

13.
董凤树先生,字梧桐,祖籍山东,生于京畿香河书香世家。我国著名书法家、收藏家。自幼酷爱书画与收藏,早年拜谒书法泰斗王遐举先生成为入室弟子,几十年倾心书艺,临池不辍。纳甲骨金文至楷行豪气,博真、草、隶、篆自成风范。现任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环球教育首席书画导师、农民日报大地书画院院长、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相似文献   

14.
韩亨林,笔名山人,号聚雅堂主。男,1953年1月生于陕西靖边。现任中央纪委干部室副局级纪律检查员、监察专员,中央直属机关青联委员。从小酷爱书法。6岁学书,先从汉隶魏碑入手,进而研习二王及唐楷诸体。正、草、隶、篆、行皆能,尤工隶书、行草,隶书碑简相参、沉稳开朗;行草注重气势、厚健奔放。已故老将军、著名诗人、书法家魏传统评价他的字  相似文献   

15.
马生  刘慧 《今日浙江》2014,(24):48-49
正12月19日,由群众创造的壮美书法盛景在浙江美术馆启幕:密集小楷端庄秀丽、长幅篆籀高古沉静、巨幅草书奇肆狂放……近300件正草隶行一应俱全,"中国梦·乡村行——浙江书法村作品联展"营造出一个巨大的乡村书艺空间。荣获此次大展奖项的20位农民,直接成为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的新会员。近300位大山"泥腿子"的作品集体登上浙江最高艺术殿堂,这背后,是  相似文献   

16.
张晴 《台声》2018,(10)
正4月25日,由北京市台联和澹庐书会共同主办的"翰墨缘·两岸情——澹庐书会90周年书法特展"开幕式在北京台湾会馆举行。此次展览共展出曹容、连胜彦、萧惠幸、叶国华等台湾书法家的61件书法作品,作品涵盖篆、隶、楷、行、草等字体,内容丰富、风格迥异。北京市台联党组书记王兰栋致辞说,两岸艺术家携手共进,必能为加强中华文化影响力、描绘两岸关系的美好未来、增进两岸同胞  相似文献   

17.
<正>禾千禾千,原名王辛年,山东淄博人,是近年来活跃于京津、齐鲁的书法艺术家之一,曾入选"中国百名书画名家"之列,其书法艺术长于汉隶,作品尤以楹联、榜书著名。禾千现为济南陆军学院荣誉教授、北京青云书画院院长,除开办书法讲座传播书法艺术之外,笔耕不辍,相继创作了行、楷、草、隶、篆各式字体、诗词曲赋联各种内容的书法作品数百幅,先后被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国美  相似文献   

18.
熊树文 《创造》2013,(7):98-99
目前,中国书法到底有几体?书界的见解是五大书体,即篆:大篆、小篆;隶:秦隶、汉隶;楷:真书、正楷;行:行楷、行草;草:章草、大草、小草。不过,也有见仁见智。曰:时下流行不下十余体。余赞同该说。道理极简单:书体就是字体、字形的不同形式罢了。但追求的则应是,完满地演奏出"余音绕梁的美好乐章"。日前,余赴昆明白鱼口云南省交通休养院游览,在石文化博物院的通道和回廊屏风上,就领略到了一种自然、俊逸、道润,称为"凤体"的书法,享受到一次视觉盛宴——似诗、似舞、似画、似凤,让余陶醉。  相似文献   

19.
他用一柄刻刀“点金石”,将艺术与精陶和谐对接,经他妙手,楷草隶篆、山水花鸟与精陶浑然一体.近40年的刀刻生涯,凭借精湛的技艺、丰富的想象力,守着时光的寂寞,他将一只只盘、瓶、钵、罐精工细雕成一件件令人叫绝的精品.他的作品精雕细刻,耐人寻味,意韵悠远,闪耀着当代民间陶艺的精韵风采,被多家博物馆和美术馆收藏,也多次作为国礼送往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20.
《春秋》1996,(4)
《中国名人大辞典》载:张起岩“博学有文,善隶篆,中延祐进士首选(状元)。历迁侍御史、燕南廉访史。博击强豪,不少容贷。修辽金宋三史。据理窜定。深厚醇雅。理致自足,卒谥文穆。有《华峰漫稿》、《华峰类稿》、《金陵集》。”张起岩,字梦臣,祖籍济南,后客居肥城,1315年(元延祐乙卯年)考中进士,中延祐年中状元。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