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冬洁 《小康》2007,(9):88-90
在市场各方的预期之中,央行第三次加息。小幅加息方式体现了央行通过货币政策趋紧来调控宏观经济的意图,这向市场透露了一种信号,即如果第四季度投资仍然没有降温,那么央行可能还会进一步升息。  相似文献   

2.
2月9日,春节之后上班的第一天,央行加息的消息牵动了人们刚刚放松的神经。从这天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这是央行自去年10月份重启加息以来的第三次出手。央行此次加息意图明确,是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坚决抑制通胀的方针,平抑持续上涨的物价水平,调控过热的房地产市场,为全年工作布好开局。纵析今年国内国际复杂的经济形势,我国通胀水平一段时间仍将处于高位,全年可能还有多次加息调整。  相似文献   

3.
时讯     
动向 美国的加息政策将扩大中国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空间 近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将美国的联邦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这表明世界范围内,至少被发达国家执行了4年多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开始转向。美联储的加息,不会直接导致中国央行的加息,反而可以使得中国货币政策可以按照本国的经济运行需要显得更加自主,更加灵活。  相似文献   

4.
对央行本次加息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静 《前沿》2005,(5):51-54
2004年10月29日, 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宣布了本次加息政策, 这是央行八年来的第一次加息, 本次加息政策选在我国经济出现略微过热时实施, 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本次加息的背景、理论依据、对经济的影响等方面作了分析, 旨在揭示加息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以促进我国经济的更加稳定的增长。  相似文献   

5.
新闻闪回     
《观察与思考》2007,(17):10-11
央行2007年第四次加息8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2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央行本年内第4次加息。根据决定,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3.33%提高到3.6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  相似文献   

6.
《创造》2011,(1):53-54
2010年10月20日,央行时隔3年的加息政策再次“重出江湖”,在CPI居高不降、通帐预期增大的市场背景下,去年12月26日第二次加息如期而至。  相似文献   

7.
新闻闪回     
《观察与思考》2007,(15):10-11
<正>央行"加息减税"国务院7月20日宣布,决定自8月15日起,将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的适用税率由现行的20%调减为5%;同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7月21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也是央行今年第3次实施银行加息。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3.06%提高到3.33%;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  相似文献   

8.
天下     
《创造》2009,(8)
中国央行报告认为全球经济将缓慢复苏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9年第二季度)》认为全球经济将走出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并开始复苏,但过程可能缓慢而曲折  相似文献   

9.
《时事资料手册》2008,(1):55-55
2007年1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当年12月21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央行2007年内第六次上调银行基准利率。此次加息属于“非对称加息”,即存贷款利率调整有所不同: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资本     
《小康》2017,(36)
正美国税改强化经济复苏或将加快加息进程美国当地时间12月2日凌晨2点半左右,美国参议院以51比49的投票结果通过了参议院版本的税改法案。这是继11月19日众议院全体投票通过众议院版本的税改法案之后,共和党税改立法进程的又一重要进展。有分析表示,在当前没有特朗普基建计划刺激的背景下,美国经济弱复苏的态势已十分清晰,因此加息进程也已进入政策通道。未来减税方案落地后,考虑到货  相似文献   

11.
毋庸置疑,高价时代已经悄然而至。 2007年以来,全民都在与CPI赛跑。首先,以猪肉领跑的食品价格作为物价上涨的最大推手,不断推高着CPI的数值。CPI一路走高,使得银行里的存钱也有了风险,人们突然发现,即使央行一次次加息,但普通存款的利息却仍然赶不上CPI的上涨。  相似文献   

12.
漫画     
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危机宝宝”应“运”而生;各国央行联手救市。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宣布,从2007年8月1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普通存款类金融机构将执行12%的存款准备金率标准。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今年以来第六次、2006年以来第九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距离国务院7月20日宣布调减利息税和央行加息,仅仅间隔10天。经济界人士认为,最近货币政策出台之频繁,实为近年来所罕见。  相似文献   

14.
2009年,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携手合力,共同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全球主要中央银行多次降息并向市场注入巨额流动资金,一些国家央行则采取非常规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各国政府纷纷推出大规模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到下半年,在各国应对危机措施的共同推动下,  相似文献   

15.
神州大地     
《台声》2004,(11):6-7
吴邦国与肯尼亚议长举行会谈;国家统计局评全国百强城市;吴官正:既要坚决惩治腐败又要注重预防腐败;“神六”飞船开始总装;央行9年来首次加息引发;美可能严密监控“伽利略”  相似文献   

16.
10月28日晚,央行8年来首次出人意料地宣布加息,给国际国内金融市场造成了不小震动——加息突如其来正当所有的分析和舆论都对加息预期有所放松时,中国人民银行突然宣布,从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此次调整的主要内容为: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1.98%提高到2.2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8%。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中长期上调幅度大于短期。并明确金融机构(不含城乡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原则上不…  相似文献   

17.
马涛 《人民论坛》2023,(2):92-95
2022年前两个季度,美国经济陷入“技术性衰退”而非全面经济衰退。尽管美国2022年第三季度、第四季度经济出现了反弹,但在高通货膨胀率下,美国经济仍表现为复苏持续乏力。高通胀冲击了美国几乎所有家庭的消费支出,尤其是低收入家庭,令美国多个重要行业不断降温,还影响到新兴市场国家的增长前景。美联储连续加息使多国货币相对美元贬值,大量美元回流美国将冲击这些国家的金融系统安全和资产价值。未来美国经济是否会全面衰退是一个模糊问题,而美国经济多大概率陷入衰退则是一个精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当我国经济全面复苏,而流动性、资产价格、经济泡沫等不安定因素依然在作祟之际,央行果断调高存款准备金率,提前拿走“酒杯”,以防狂欢的盛宴演变成醉酒的悲剧,从而保持中国经济平稳发展,应当说是一着出人意外而又极具前瞻性的妙棋。  相似文献   

19.
姜业庆 《半月谈》2005,(3):44-45
自去年年底中国9年来首次加息后,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年初再次发出信号:2005年我国将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而央行最新发布的《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是实现我国利率改革目标的关键。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对百姓来说意味着什么?百姓将从中享受到哪些实惠?  相似文献   

20.
刘洁  申岚 《小康》2013,(3):22
央行重启公开市场正回购操作,当周至少回笼8900亿人民币,此举并非收紧货币政策,我们认为政府仍将继续保持流动性的稳定。央行春节后第一周在八个月内首次停止逆回购,于2月19日重启正回购,规模为300亿元人民币,期限为28天,中标利率为2.75%。预计本次操作当周公开市场将净回笼资金8900亿元甚至更多,创下迄今最高纪录。如今,央行正试图在支持经济复苏和控制通胀之间找到平衡。央行去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一方面强调了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外部(全球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