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公安法学教育是公安职业教育与法学教育相结合的特殊法学教育,是法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高等院校法学类硕士培养基本上紧随我国法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但是要在学术型硕士培养上创新,就需要突出公安特色。在"卓越法律人才计划"的大背景下,法学教育"精英化"、"大众化"、"职业化"等的辨析日趋明确,各大高校法学硕士培养定位已经基本形成共识,即为研究做准备——学术型硕士。公安高等院校法学硕士定位同样应为学术型硕士,其要在同领域中具备"卓越法律人才"素质,就需在培养过程中强化公安实践上升为公安理论的能力,首先从招生数量上"精化",其次从课程设置上"简化"、"深化",再次从导师引导上"细化"、"学徒化",最后从准出门槛——毕业论文上"学术化"。公安高等院校法学硕士最终应能成为公安法学相关理论领域博士研究预备人才。  相似文献   

2.
高校创新人才培育环境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琳  刘华锋 《工会论坛》2005,11(1):96-97
创新人才是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军 ,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的重要使命。高校只有构建由教育主体、教育实施者、教育手段和教育环境构成的培养体系 ,酿造由文化环境、学术环境、实践环境、知识环境、网络环境等构成的培育环境 ,才能更好地完成该使命。  相似文献   

3.
学术型教育是法学教育的基本内涵之一.培养学生的洞察力是学术型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的重要内容.相比于传统教学方式,研讨课在建立师生互动模式、培养学生洞察力以及锻炼综合素养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为有效提升研讨课的功效,学校需要充分认识研讨课的推行对实现法学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意义,积极创造开设研讨课的友好条件,在课程设置中科学合理地设置研讨课,部分研讨课要协调好内容变动性和大纲稳定性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科学的高职教育课程定位与合理的课程构建是有效开展高职教育活动、培养合格的高职应用型人才的基础。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构建,一是要建立"以能力本位为中心,多元整合"的课程模式,二是要综合调整课程结构。  相似文献   

5.
作为乡村传承与创生文化的主要场所,农村学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肩负着重大的文化使命:传播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加强先进文化建设,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推进民主与法制建设。为了完成新农村建设赋予的文化使命,农村学校要转变教育价值观,关注培养新农村建设所需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转变教师观,使农村教师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知识力量;转变课程观,促使优秀农村文化资源得到传承与发展;转变教学策略观,追寻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6.
湖湘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楚文化是其源头。从秦汉到魏晋,楚文化与中原文化融合。隋唐五代,是湖湘文化的酝酿期。两宋时期特别是南宋,湖湘文化开始在全国形成自己的特色,出现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理学中的重要学派——湖湘学派。元代是湖湘文化发展的低迷期,到明代才走向复兴,其时移民增长,农业经济获得发展。清代是湖湘文化空前发展的新阶段。造成其空前发展的原因首先是湖南的单独建省,这是发展的先决条件;其次是人口的大幅度增长,这是发展的基本动力;再次是教育的兴盛与两湖乡试的"南北分闱",这是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够体现湖湘文化在清代空前发展的还不仅仅是湖南在清代产生了一批重量级的科举政治人才,而且是在思想学术上也有非凡的人物及其建树。  相似文献   

7.
"两课"教学的改革、课程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网络信息文化的正确引导、拓展和管理,是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8.
价值认同视阈下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汲取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智慧,对于我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还存在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中的"缺场"现象、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整合"困惑以及传统文化教育缺少对大学生现实生活场域的观照问题。从本质上看,这些"融合"困境反映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存在的问题。为此,需要我们从课程设置、传统文化现代转化机制及其大学生日常生活场域三方面增强认同效果,从而使传统文化更好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相似文献   

9.
大学文化艺术教育是培养人才创新素质的良好方式,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应当从课程设置、教师选拔、个性培养等方面加强文化艺术教育,促进人才的创新思维,培养人才的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10.
"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战场",课程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重要作用.《湖湘文化英译》注重湖湘文化基础知识学习、学生英译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文中从《湖湘文化英译》课程的思政教育意义、《湖湘文化英译》教学现状分析及课程思政建设策略三个方面,对《湖湘文化英译》课程思政建设进行研究,旨在提升学生讲好湖南故事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随新民 《外交评论》2003,(2):103-106
20 0 3年 4月 3日 ,在周启朋教授主持下 ,外交学院 2 0 0 2年博士生就当前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学术失范”现象举行了一次课堂讨论会。讨论之前 ,周启朋教授对“学术规范”作了总体上的介绍 ,并提出一些思考问题。讨论主要就学术规范的界定、学术失范的现象和根源、学人的人格、治学态度、学术伦理等问题展开。一、什么是学术规范  梁启超在《学与术》中对“学术”作了界定 :“学也者 ,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 ;术也者 ,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也。” [1 ](p1 4)即学术研究是人类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进行观察、思考和认知的过程 ,目的…  相似文献   

12.
学风是高校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学风建设工作也因此成为高校诸多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从总体上说,高校的学风是好的,教师和学生队伍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高校学术失范、学风不端现象仍然存在。因此,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学术自律意识,自觉抵制各种学术不端行为,保持和发扬优良的学术风气。  相似文献   

13.
论学术期刊的学术责任感:基于学术生态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高校存在抄袭剽窃、粗制滥造、低水平重复、弄虚作假等学术腐败行为.从学术期刊学术责任感的角度分析,构建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需要加强编辑人员的自律和学术道德教育;建立严格、规范的稿件审稿制度;强化著作权意识;增强编辑的学术敏感性和学术鉴别力;以及倡导学术期刊学术批评之风等.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学术领域不正之风滋生蔓延,其主要表现为假、劣、伪、冒、庸、卖、媚、空、霸、狡,对社会发展具有阻碍性危害。为此,要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确立良心意识、诚信品格、责任观念、精品意识、科学精神、实践观念、服务意识、国家思想、师表观念、法律意识等基本学术道德精神。  相似文献   

15.
监狱,不论是作为刑罚执行机关,或是作为刑罚执行场所,还是作为行刑工作的内外形态综合表现形式,都是客观存在的。把这个客观存在作为对象研究,就产生了监狱学。如何正确认识并确定监狱学的学术品性,这是监狱学存在的学术本体基础。监狱学的学术品性属于监狱学研究必须回答的基础理论问题之一,监狱学的一切事项都以监狱学的学术品性为核心而展开。  相似文献   

16.
学术腐败、学界浮躁,是当前学界热议的话题,也是相当沉重的话题。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以来,学界要求建树学术规范的呼声越来越高。有鉴于此,我院学报编辑部于2006年4月26日召开了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科学研究学术规范建设”为题的学术研讨会,与会教师就此展开了认真热烈的讨论。这里摘刊的是部分教师的书面发言,希望引起大家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7.
寓居西南的张紫葛先生,一生大起大落。因三十年代末曾短期入宋美龄幕中等特殊经历,四五年至四九年,年仅二十余岁便得以出任新疆学院教授、新疆中央军校第九分校少将高级政治教官、新疆日报副社长兼总编辑、新疆警备司令部高级参议、新疆省府编译委员会主任。四十年代末以后先后任重庆女子师范学院、西南师范学院、西南政法学院教授等职。反右运动中被划为右派,次年以“反革命骨干分子”被逮捕判刑,服苦役十五年。入狱前,右眼左耳已被打瞎打聋,出狱时左眼也几近  相似文献   

18.
在政府现有的激励机制中存在一些弊端,需通过变革与创新的途径建立有效的激励型政府。为此,要以激励保障为主线创新公务员制度,善用皮格马利翁效应,鼓励创新,采用柔性管理,并要设法激发公共人力资源的潜能。  相似文献   

19.
本文旨在通过对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一书的文本结构、知识资源、学术史价值等诸方面的考察 ,探求其对中国法律史研究的范式突破意义及对当今法学界之方法论反思的启示所在 :1.勇于突破旧有研究范式的学术气魄 ;2 .从整体上把握中国传统法律的精神 ,并强调法律与其他社会现象的相互作用的学术旨趣 ;3 .跨学科的思维进路与开放的学术态度。  相似文献   

20.
1999年12月8日至9日,由上海行政学院和上海市人事局共同主办的“21世纪高级管理人才培训”国际研讨会在上海行政学院举行。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孟建柱同志对这次研讨会一直十分关心,市人事局局长孙路一同志出席了研讨会开幕式并作了重要发言。这次研讨会共有40位专家学者参加,收到论文22篇。其中10位国外专家学者与官员来自美国乔治亚大学、美国国际研究与交流协会、加拿大道格拉斯学院、英国文官学院、德国艾伯特基金会上海办事处及日本驻沪总领事馆,来自国家行政学院、国家人事部、上海市人事局、上海行政学院、广东行政学院、天津行政学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