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讽刺幽默     
只敲一次门某地发生水灾,一位上帝的虔诚信徒爬到了屋顶,等待上帝的拯救。不久,大水漫过屋顶。刚好有一艘独木舟经过,舟上的人要带他逃生。这位信徒举棋不定地说:"独木舟太小太危险,还是等上帝来救我吧!"独木舟离他而去。  相似文献   

2.
安宁 《党课》2011,(24):75-76
我一直都不喜欢母亲,总觉得她是世界上最忙碌的人。我记得年少的时候,小城里放电影或者有戏班子来,她从来都不会有时间陪我去。她总是把我送到电影院门口,为我买好票,而后便逆着来陪孩子一起看电影的家长往外走。偶尔回头,看到我还站在那里不满地看着她的背影,她便会一挥手,重复那句干篇一律的话:“我在散场后等你。”是的,她唯一能够给我的,就是散场后用自行车载着我回家。  相似文献   

3.
雪中漫步     
雪蒙蒙思悠悠,久违了一年的雪儿又降临了,纷纷扬扬,飘飘洒洒,漫天飞舞.像洁白的鹅毛;像轻柔的柳絮;像弹匠弓弦下揉碎的纯白的棉花…… 今日偶尔得空,想出去散散步.走出了家门,外面早已是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我喜欢雪,喜欢下着雪的心情.我知道雪过的天空总是晴朗的,那异常蓝的天底下是那异常白的地,那不经意间露出的绿,是那样的让人惊喜.  相似文献   

4.
欲望的尽头     
欲望的尽头是什么,谁也说不清。欲望从来没有尽头,工资总是少一级,房间总是缺一间,人永远也不会满足。官最好再大一些,好运气最好再多一些,好了还要再好,这山望见那山高,没完没了。 我是个俗人,官不想当,当然暂时也没人硬让我当。稿费若能多拿一些,房间再多上一间,  相似文献   

5.
正一平时不喜欢逛街,也就很少出去。今天一早就看到一团一团的白云布满天空,从云缝里挤出丝丝缕缕的光线,像金色的流苏,从天空垂下来,柔柔地挂着,一种潮湿的感觉,在空气中氤氲着——我们高原很少有这种气息。我喜欢这样的天气,这样的天气让不大喜欢逛街的我也有了一种想出去走走的冲动。  相似文献   

6.
李秋生 《学习导报》2010,(21):32-33
法国电影明星洛依德有一次去修车,一名女工接待了他。那女工长得很漂亮,车也修得很好,这一切都吸引了洛,他便问:“你喜欢看电影吗?”“当然喜欢,我是个影迷。”女工答后说:“好了,先生,您可以开走了。”洛却依依不舍:“小姐,你可以陪我兜兜风吗?”“不,我还有工作!”洛依然不死心地问:“既然你喜欢看电影,那你知道我是谁吗?”  相似文献   

7.
小时候就爱看书,那时,父亲在镇上工作,家里经常能看到父亲订阅的《共产党员》杂志,每次捧读,我总是爱不释手,常常被书中的故事深深吸引。看到了喜欢的文章就剪下来放进日记本里,还要写上自己的感想。现在每每翻起那些红红绿绿的小本子,童年记忆中的读书乐趣便会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8.
陈琦 《广东党史》2011,(12):45-46
童年的时候,常常回到住在乡下的祖母身边。祖母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莫过于她那挑着一担沉甸甸的水桶的身姿了。记得,每天清晨,祖母总是很忙碌,她早早地起床,然后,便挑着一担水桶到井边挑水。有时,还在梦乡中的我,被祖母往水缸里倒水的声音惊醒,当看到祖母那瘦弱的身躯时,我便盼望着祖父有一天能从遥远的地方回来,帮祖母挑水。  相似文献   

9.
那還是我受工傷后的一個夏天,我由于去工會辦事,偶然在工會干事韓佳禮的辦公桌上看到了一本崭新的《兵團工運》雜志,我便信手翻開,雜志上的“卷首語”深深地吸引了我。韓老師進來說:“你既然喜歡,這本《兵團工運》就送给你,希望你認真閱讀,有時也能往雜志社投投稿。”  相似文献   

10.
雪中情思     
漫天飞舞的雪花,从天空中纷纷飘落下来,天空、大地、房屋、树木,一切的一切,雪白雪白的,仿佛万物都洗刷过,是那么的纯洁,那么的宁静。天还没亮,车站已是灯火通明,来去匆匆的旅客,打破了这宁静的一切,我们,已站在各自的岗位上,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我喜欢车站,并不是喜欢离别,但我相信,离别是世人最不想看到的情景。但是,因为有了离  相似文献   

11.
我住的窗前有一排杨树。春天的时候它长出像毛毛虫一样的絮子,现在我看到的是青白。等看到绿色的时候,天气已经很暖和了。等到大片的绿色悬挂在树枝上时,已经基本进入了夏天。我比较喜欢夏天,杨树向着掠过天空的东风招手,绿的树,白的云。我在电脑上打字,累了停下来看,窗外有景致。  相似文献   

12.
《新湘评论》2014,(8):49-49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  相似文献   

13.
每当登临肢王高阁之际,在那巍然接云的顶搂回廊上,便目眩神摇地了望到两片清新景象:一边是“落霞与孤骛齐飞”的南浦,让我看到远山,看到金云,看到江上涟淌,看到江鸥点点,看到风帆片片;一边是车水马龙,人烟稠密.大厦林立,南昌全景,跃然眼前。目睹眼前这清丽多姿的世界,我情不自禁在心底深处涌动了辗转常有的 一  相似文献   

14.
幼年时,党是一首歌 老师说,“党”是这样写的,那是我第一次与“党”谋面。 老师是一名忠诚的共产党员,还依稀记得她乌黑的长发、悦耳的歌声。她喜欢革命歌曲,总是倚在门框上,右手打着拍子,一句一句地教我们唱。  相似文献   

15.
《湘潮》1985,(4)
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中央苏区开展了一场大练兵活动。每天天刚破晓,天空还是灰蒙蒙时,在瑞金叶坪村的大草坪里,红军战士就开始认真操练了,有的学刺杀,有的练射击,热火朝天。一天,一个留小胡子的人,看到一个战士的刺杀动作干脆利索,步伐灵巧敏捷不乱。便上前请教:“同志,我看你真有  相似文献   

16.
1987年,我解甲归来,怀着对故土的挚爱和强烈的事业心,踏进了纪委的门槛,把包公、寇 准 、狄仁杰等历史人物作为自己的偶像,梦想着自己有一天能像他们那样,惩恶扬善、明断忠 奸、为民做主、流芳千古。于是刚上班不久,便写了“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对联贴在办 公桌旁的墙上。几个人看到了说我“太天真”,把我弄得很是尴尬,便撕去了。但十几年过 去了,那副对联总是印在脑海中,挥之不去,总觉得自己还是那么“天真”。1999年5月6日,我和老赵、老乔二人去娃留村查办案件,20天后调查工作接近尾声。根据 事实,能了结3个万元以上大…  相似文献   

17.
艾岑 《党建文汇》2013,(11):62-62
有时,买了一本书或一张唱片回家,那本书翻过几页,唱片听过一次,不怎么喜欢,于是长久放在那里。过了很久之后,你在书架上偶尔发现了这本书,一看之下,竟有相逢恨晚的感觉。这么好的书,如果早一点看到,你的境界也许会跟现在不同。某年某天,你打开抽屉,无意中看到那张只听过一次的唱片,  相似文献   

18.
去年一整年,我都在纠结两个问题:我能否成为一个媒体人?以及,我该如何变成一个称职的媒体人?4月起。我开始在某媒体实习。实习机会来自一次偶然的简历投递。在那以前,我以为像我这样的专业背景是不可能受到媒体青睐的。事实上也有不少人总是问我,为什么你不去做律师,要做新闻?“是这样,其实我不喜欢做律师。”“那你为什么学了6年法律?”“……好吧,我承认,比起操作规则来说,我更喜欢挑战规则。”  相似文献   

19.
时光的变迁     
正喜欢读书,喜欢在冬日的午后,一个人,一本书,一杯茶,端坐在季节的门楣,静静地徜徉在书的海洋里,不惊不扰,淡淡的喜,浅浅的爱。时光变迁的素笺上,总有一种暖挂满了记忆的老墙,我相信岁月是有记忆的。是否有那么一刻,忽然被一首歌曲或一段文字轻轻触碰到灵魂,让你的心瞬间柔软起来?是否有那么一刻,你站在街头的拐角处,看到接踵擦肩的人群,内心感到无比孤独?是否有那么一刻,总喜欢在阳光下眺望远方,仿佛如此便握住了岁月,握住了逝去的芳华。  相似文献   

20.
父亲的锄头     
正父亲的锄头放在院子东边一个简单的小房子里,那不是秘密。小时候,父亲扛着锄头下地干活,我总喜欢跟在父亲的身后。在那些并不肥沃的田地里,父亲用他那把锄头种下了一季又一季的庄稼。一次次翻起了那些板结的黄土,然后又仔细地打碎那些大块的土块儿,在锄头再次扬起的瞬间,腾起一股尘土,静静地付着在父亲的衣服和汗珠上。晨曦中,父亲的身影笼罩上了一层斑斓的光影,在我幼小的心里幻化出英雄的形象,因为,父亲和那把锄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