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主题和法治现代化的纵深发展,要求我国民事纠纷解决领域的非讼解纷机制也应与时俱进,进行现代化转型。作为构建现代非讼解纷机制的逻辑前提,首先应当认清我国民事纠纷非讼解决机制的发展现状,并论证现代民事纠纷非讼解决机制的指标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寻找我国传统民事纠纷非讼解决机制与现代性要求之间的差距,并以现代非讼解纷机制的指标性特征为参照系,从理念和制度建构两个层面推动我国传统民事纠纷非讼解决机制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非讼机制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以非讼方式推进农村民事纠纷的解决具有存在的必要性,并做出了策略选择,以求非讼方式与国家司法权的协调互动。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如何保护农民权益问题正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长期以来农民权益遭到漠视和损害的根源不仅源于我国长期存在着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多年来农民问题上的政策偏差,而且源于对农民权益保护方面长期存在着的法律上的缺位。完善农民权益保护及其法律援助,是建立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要切实保护好农民权益,急需从宏观立法支撑和法律援助的微观运作双重角度来构建我国农民权益保护法律援助机制。  相似文献   

4.
积极研究探索农民权益保护立法问题对于繁荣我国社会主义法学研究,开辟社会主义法学研究的新课题,新领域,促进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行政处理民事纠纷机制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妥善、及时地处理解决日常大量发生的民事纠纷,是构建和谐社会、形成人与人之间和谐状态的重要保障。现有处理解决民事纠纷的机制主要有自我和解、民事调解、行政处理和司法诉讼等,其中行政处理解决机制又包括行政调解、行政仲裁、行政裁决三种具体方式,它们对处理解决民事纠纷具有简便、迅速和权威性强的优势。从我国的现状来看,现有的行政处理机制尚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并使之能充分发挥对和谐社会建设所应具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农民土地权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物权法》规定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度、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制度以及征地补偿制度,对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存在不足。保护农民土地权益是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必要途径之一。明晰农民的土地权益,完善农民通过农民集体行使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方式,保障征地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应有权益,完善农民土地权益被侵犯时的救济途径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7.
农民权益保障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保障农民享有公共产品权益的政策。调查发现,农村公共产品权益保障政策备受关注,但是相关政策的执行困难指数较高、政策执行部门存在较强的政策执行偏好等问题凸显,亟待采取相应对策以优化政策执行,进一步加强农民权益保障。  相似文献   

8.
农民权益保障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保障农民享有公共产品权益的政策。调查发现,农村公共产品权益保障政策备受关注,但是相关政策的执行困难指数较高、政策执行部门存在较强的政策执行偏好等问题,亟待采取相应对策以优化政策执行,进一步加强农民权益保障。  相似文献   

9.
农村民事纠纷的非诉讼解决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农村长期以来受传统思想的困扰与影响 ,诉讼及行政处理等强制解决争议的方式在民事纠纷的解决中所起的实际作用并不理想 ,更多的民事纠纷是通过诉讼外的方式解决。因此 ,研究农村中这些诉讼外的民事纠纷解决机制对于维护农村的稳定以及促进农村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公共产品、政府职责与农民权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的公共产品有相当大的比重由农民自筹资金或通过"投劳"解决,政府职责缺失,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构建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新机制,畅通多方面、多渠道开拓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渠道,对维护农民权益,提高农民的国民待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在有关"农民权益"与"农村社区"的具体内涵,农民权益保护与农村社区发展的辨证关系,我国农民权益保护与农村社区发展的现状,国外研究成果及其对国内农民权益保护与农村社区发展的借鉴意义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相当一部分研究还停留于政策解读与经验总结的层面.作为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课题,迫切需要通过研究者、决策者和实践者之间的交流、沟通与互动来加以深化与落实.  相似文献   

12.
诉权是当事人请求法院运用审判权解决民事纠纷或保护民事权益的权利。回溯民事诉权理论的历史源流,有助于分析我国民事诉权内涵的发展并提出新的认识。考察我国民事诉权立法缺陷和司法运行的偏离现状,有助于提出有针对性的制度建设途径。在诉权保障体系构建之后。应着眼当事人滥用诉权的社会现实,探讨对民事诉权滥用的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生态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又日趋严重。造成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保护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应着力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教育,提高农民生态环境意识;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保障农村生态环境公平;加大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力度,推进农村环保法制化;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建设农村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4.
推进农村基层群众民主参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积极引导农村基层群众民主参与是保证农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妥善解决农村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文章通过对当前我国农村基层群众民主参与的现状进行分析,寻找差距,提出对策,解决问题,使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利益和谐视角下完善我国农村纠纷化解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方针政策下,完善我国农村纠纷化解机制对推动和谐社会、实现依法治国有巨大意义。其中利益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标志,也是农村纠纷化解机制的制度目标。但是现实中农民由于在社会利益博弈中的弱势地位而导致农村社会矛盾冲突加剧,造成我国农村纠纷化解机制运行困难。建立我国农村纠纷化解三维立体模式,强化我国的农村纠纷化解的制度体系、加强各个主体间互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和谐社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农民思想教育直接影响到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然而,目前我国农民思想仍存在着一些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相和谐的因素。这就需要从保障农民利益,创新工作理念,倡导高尚精神、加强教育培训等方面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教育,提高农民思想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7.
农村和谐社会建设,既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又是难点,其建设任重道远。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关键在于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必须从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素质、加大农村公共财政投入等方面着手,建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三农”问题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的弱势地位问题。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各种各样的农民组织,是着眼于农村内部制度创新、解决农民弱势问题的根本途径,对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然而,当前的家庭分散经营、缺少政府扶持和法律制度保护以及集体行动困境等因素严重阻碍着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发展好村民自治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加强制度建设和法律保护,建立农民组织与其他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和矛盾调处机制等,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非诉讼民事纠纷解决制度是解决民事纠纷的有效手段.日本民事调停法具有自己独特的立法背景及鲜明的法律特点,不仅体系完整,而且可操作性强.日本民族的变通兼容与战事不断的历史背景奠定了日本现行民事调停法在纠纷解决机制中的较高地位,它不仅保护了消费者权益,而且满足了双方当事人的愿望.日本民事调停法在调停技法上,借鉴了美国的先进经验,逐渐从有评价力的向有助成力的和有变容力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是有法治保障的民主法治社会.在我国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确立法治的今天,举报立法相对薄弱,举报人频频遭受打击报复等现实状况,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格格不入.因此,完善举报立法,切实保护举报人权益,对维护社会安定有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