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山东农业大学周峰同学来信说,一方面是各种合乎标准的检测结果,另一方面是各类层出不穷的安全事件,应怎么看我国食品安全形势?答:2012年初,有两组数据引起人们广泛关注。一组是调查数据:有80.4%的人对食品没有"安全感";一组是检测数据:国家质检总局发布我国食品检测合格率超过90%。面对这种情况,很多人不理解,也心存疑惑。事实上,这看似矛盾的两个数据,恰恰反映出了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总体稳定向好,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社情民意调查手段中,居民安全感调查是利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犯罪受害恐惧心理感受的调查研究工作。居民安全感调查有助于公安机关收集民意,使决策资源"从群众中来",打造服务型公安机关,更好地执行群众路线。目前在居民安全感调查中仍然存在认识不清、重视不够、人才缺乏、经验不足和监控不力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居民安全感。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公安机关应从人才培养、健全监控机制等方面采取有效对策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零点公司最新发布的一项针对4128名18岁至60岁常住居民的调查显示,中国城乡居民的社会治安安全感,从2003年开始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调查显示,2005年居民社会治安安全感得分为3.53分,低于2004年的3.62分,更低于2003年的3.66分。什么是安全感调查呢?据笔者了解,这是一种以民众对社会治安状况的评估意见为主要调查内容的民意测验。安全感调查早在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就出现了,如今已经被诸多国家和地区用于社会统计和研究领域。在中国,也早在1988年、1992年就做过类似的统计调查。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制度的变迁和…  相似文献   

4.
为考察当前城市青年安全感的现状,采用自编的安全感问卷对531名城市青年实施调查,结果显示:总体上城市青年的安全感处于中等水平,但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感偏低;男性各方面的安全感高于女性;未婚和已婚青年安全感存在结构性差异;城市青年安全感随学历提高而提升,但本科学历的城市青年的职业安全感最低;城市青年安全感在收入上呈现"V"形,中等收入的城市青年安全感最低。研究结果给我们诸多启示:城市青年安全感的总体现状既令人欣慰,又给人以警示;城市青年的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感亟待提升;要重视群体差异,增强提升城市青年安全感的实效;要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形成提升城市青年安全感的合力。  相似文献   

5.
互动平台     
<正>农民期待更多的安全感编辑同志:你好。我老家在农村,所以对农村的生活比较了解。最近看到零点公司发布的一项调查:城镇居民的安全感小幅上升,农村居民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这是4年中城乡居民治安安全感差距最大的一次;同时,我国城乡居民的社会治安安全感,从2003年开始连续3年呈下降趋势。对此,周围的人讨论得也挺多。  相似文献   

6.
欧阳海燕 《小康》2011,(1):42-45
调查显示,只有三成多人对食品安全状况感到满意,九成多人认为中国食品安全存在问题,近七成人对食品安全现状感到"没有安全感",其中膨化及油炸食品是最不放心的食品种类,而吃到病死牲畜肉则是最担心的食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7.
盈竹 《小康》2005,(8):17-18
配合本次调查,我们设计了群众问卷。经过问卷的随机访谈,我们初步了解到了一些民众体验。45-55岁最缺乏安全感在此次问卷中,数据显示,最容易缺乏安全感的是45-55岁这个年龄段。这个年龄段的人居于多角色期,俗称“上有老,下有小”。他们既有父母老人需要赡养,孩子也还没有踏上工作岗位,正在教育期。对上,他们担任的是儿女的角色,对下,是父母角色。在这个年龄段里,生活压力最大。另外,由于身处转型期,在这个年龄段,下岗人员比较多。部分下岗人员做的是低技术含量的工作,学会新技术的难度比较大。失去了基本的收入来源,安全感会缺失。数据显示,…  相似文献   

8.
你好。我老家在农村,所以对农村的生活比较了解。最近看到零点公司发布的一项调查:城镇居民的安全感小幅上升,农村居民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这是4年中城乡居民治安安全感差距最大的一次;同时,我国城乡居民的社会治安安全感。从2003年开始连续3年呈下降趋势。对此,周围的人讨论得也挺多。  相似文献   

9.
每年一次的全国性公众安全感调查表明,上海市民的“安全感”正逐年递增,连续几年名列前茅,上海已被誉为“中国最安全的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在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差距和价值观发生错位的引诱下显得迷惘和无奈,自身感觉缺乏心理安全感。在这样的环境中,无论从客观显现还是内心体验,帮助大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安全感显得迫在眉睫。通过调查广州大学城十所高校的情况,在科学分析数据的基础上获得了一些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夏德才 《公安研究》2009,(12):16-20,63
当前开展社会治安评估,过于倚重刑事案件类指标,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所占权重低,抽样调查样本选择的代表性和客观性不足,各地评估结果缺乏可比性。创新社会治安评估体系,要以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根本标准,综合考虑经济、社会、人口、地域等因素,坚持以人为本、客观公正、科学评估、相对稳定四项原则。在此基础上,完善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规范开展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调查,准确分析与比较社会治安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矛盾凸显的背景下,运用九省九市的调查数据,就矛盾遭遇、矛盾解决、社会公平感、社会安全感以及法律法规认知水平对现阶段中国民众司法信任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矛盾解决"而非"矛盾遭遇"显著影响司法信任;社会公平感和社会安全感均显著影响司法信任;法律法规认知水平在总体上影响司法信任,但在矛盾遭遇群体中,对司法信任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浙江更是民营企业集聚并引领发展的“重要窗口”。本研究基于对浙江省民营企业家的两次调查,概要勾画了该群体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的基本状况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心态变化特点。结果发现,民营企业家获得感评分最积极,主观幸福感次之,安全感相对较低。获得感较强,源于对自身在企业发展中作用的肯定,以及感受到政府用心改善营商环境带来的激励效应;幸福感源于对生活总体的满意;安全感不很高,源于当前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形势预判信心不很足。要增强民营企业家的整体幸福感,需在保证其安全感的基础上,通过切实的支持政策和行动,着力提升其获得感。  相似文献   

14.
公众安全感评价机制探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公众安全感”的概念,以它作为评价社会治安状况,以及警察机构执法质量、水平的评判标准。在我国,公众安全感的研究调查分析也得到了逐步重视,认为它是衡量社会运行机制,评价社会治安状况,反映人民生活安定程度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5.
通过公众安全感调查,对社会治安状况的客观统计数据以及相应的定量评价进行印证和补充,是基于这种调查在相当程度上综合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某一时期社会治安秩序和政法工作的满意程度,反映了犯罪等与社会治安相关的指标的数量和质量变化所产生的实际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首先在这个意义上明确“公众安全感”所包含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鄂璠 《小康》2013,(6):62-69
究竟是什么影响了中国人的安全感?《小康》希望通过调查能揪出这些潜在的"杀手"。在20个各种各样的可能影响到安全感的因素中,受访者选择最多的五项依次是"食品安全不能让人放心"、"环境污染严重"、"所在城市贫富差距过大"、"医疗得不到保障"和"信息财产安全容易泄露"  相似文献   

17.
最近,笔者对无锡农村地区社会治安状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现就当前影响农村治安稳定的突出问题、原因及其对策作一剖析。 当前农村社会治安现状及存在问题 当前无锡农村地区社会治安情况总体上是好的。从我们调查测评的情况看,89.3%以上的干部群众认为是有安全感的。  相似文献   

18.
鞠牛 《中国青年研究》2020,(6):29-36,12
本研究提出健康安全感的概念,从文化心理视角考察当代青年人群面临的健康问题,重点关注青年人群的社交餐饮网络对健康安全感的影响机制。基于2014年中国社会网络与职业经历调查的数据分析发现,青年餐饮网络的运作对健康方面的安全感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餐饮网会弱化健康安全感,另一方面餐饮网能强化文化价值观对健康安全感的正面影响,但这种复杂影响主要体现在非高等教育的青年人群当中。在教育的文化区隔下存在不同的文化理性,使得低学历青年主要依赖餐饮网的文化传播机制来增强健康安全感,而高学历青年能直接从文化价值观中得到健康安全感,同时更能避免餐饮网络的负面影响。本文认为,从安全感的方面去理解青年人的健康,有利于阐明餐饮网络对青年人群特有的意义,并发现健康功能相悖的行为得以共存的机制,从而更深入理解当代青年的健康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9.
2011~2012中国饮食安全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枫 《小康》2012,(1):46-52
正九成民众关注食品安全事件八成民众对食品没有安全感《小康》调查显示,超半数中国家庭认为食品价格上涨已经影响了饮食结构。食品安全状况已经严重动摇消费者的信心,超八成的人对当下的食品没有"安全感"。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关注自己的饮食习惯,超过六成的人热爱烹饪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21,(4)
正群众的事有人管了,群众的难有人帮了,群众的话有人听了,如今,"群众说事,干部解题"工作机制已实现县域内全覆盖。线上线下的说事途径,成为打通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的有效途径。在近期发布的2020年度廊坊市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调查分析报告中,大厂回族自治县群众安全感为92.30%,政法队伍的综合满意度为86.20%,双双位列全市第一。高排名背后,是大厂在社会治理方面的不断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