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前朝兴亡得失是中国史学的传统,“述往事,思来者”从来都不是一句空泛的话。秦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其赫然崛起却在统一短短15年后走向覆灭,总是被后世翻出来警醒时人。电视剧《大秦赋》包括整个《大秦帝国》系列都浓墨重彩地讲述了秦之崛起,将始皇帝塑造为秦朝历史上的“大男主”,似乎将秦之兴起全然归功于其一身。然而,从蛮夷之地到泱泱大国再到崩盘瓦解,一个帝国政权怎会兴于一姓、亡于一人?  相似文献   

2.
2020年12月播出的《大秦赋》,在豆瓣平台上以8.9开分,到目前降至5.8分,口碑一路下滑,成为近年来历史剧创作的一个独特例子。一般来说,历史剧只要故事流畅、制作讲究、表演到位,都能得到观众的不错评价,《大秦赋》的高开低走,一反历史剧创作的基本规律,值得去反思。正剧不可立场跑偏总体来看,《大秦赋》在制作层面基本满足了历史剧的水准,出现问题的地方,在于价值观取舍。  相似文献   

3.
于永军 《前线》2014,(8):115-115
“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这句谚语来自民间,它告诉了人们:一心不做亏心事,行走世间鬼不跟。否则,不仅睡觉不踏实,而且夜半有鬼敲门时,就会战战兢兢,吓个半死,生怕被索了命去。佛教中对一个人干了坏事后的情景也有类似描述:这个人一心总不得安宁,坐也不是,睡也不是,那心里的煎熬比什么都难受。白天煎熬难受,晚上担惊受怕,惶惶不可终日,慢慢地,这个人就会生病甚至过早地离开人世。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在人们最熟悉的格言、名句中,“天下为公”当属前列了。多数识字之人,不仅知道这是孙中山先生的题字和教导,且铭记心中。正是中山先生的推崇、题字和思想,从而使“天下为公”成为众人皆知的名言,仁人志士道德追求的标准,圣洁心灵的寄托。由此而来,对于许多人把“天下为公”的发明权记到了中山先生的名下,也就不足为奇了。  相似文献   

5.
力帆 《先锋队》2010,(3):57-57
在韩国,公务员待遇优厚,选拔严格,韩国社会对公务员群体的期待也很高,对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十分关注。而道德标准是衡量公职人员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之一。对韩国公众来说,公务员尤其是高级公务员的学历、财产、家庭成员、社会关系等诸多方面皆容不得有半点瑕疵。由于韩国社会对政府公务员尤其是高级公务员个人道德要求高、标准严格,公务员们也深知一旦触犯道德底线,后果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6.
古今伦理学家对"善"的定义多种多样,各学派间相互争论,莫衷一是,使人们感到无所适从。到元伦理学,摩尔提出了"善是不可定义的"惊人论点,使伦理学发生重大转向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善"应当是可以定义的,其存在基础即道德会永恒存在。与"善"定义相应,"善"的标准问题随之而来。道德的基础是人性,道德的归宿是人以及社会之利益和福址。从道德的基础和归宿出发,笔者把"善"定义为人格的健全发展,即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标准是看其能否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  相似文献   

7.
依托传统文化弘扬孝道是一件好事.但安徽六安出现的“埋儿奉母”公益广告却引发了争议。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二十四孝中的一些事例已经明显不符合现代道德和法律标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事实上,从古至今,我们从来不缺少孝敬父母的标准和典型.2012年,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了新版“二十四孝”行动标准。  相似文献   

8.
正有理想才不会随波逐流,有信念才不会迷失方向。之所以一些人遇事,没有自己的立场、没有自己的主见,常被他人所左右,人云亦云、以讹传讹,说到底问题出在了理想信念上,是理想信念生了"应声虫"。时下,一些党员干部思想上就有了这种"应声虫",受一些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跟着亦步亦趋地鼓噪"普适价值"、"公民社会"、"宪政民主"等言论,这是极其有害的。长期以来,西方对我国实施"西化"和"分化",推销西方的个人主义、金钱崇拜和追求享乐等价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3,(21):34-34
加强道德建设,是保持思想纯洁的题中应有之义。一直以来,我们党对党员、干部德的建设始终高度重视,对领导干部的评价标准也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近年来,中央对干部“德”的约束之弦逐步增强,而且会越绷越紧。  相似文献   

10.
最近,有的地方将"孝敬父母"、"忠于配偶"等纳入干部考核内容,得到了干部群众的广泛赞同和支持。这是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的有益探索,是评价使用干部的一种道德导向。  相似文献   

11.
李培安 《先锋队》2012,(7):18-19
胡锦涛总书记特别强调突出德才兼备前提下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提出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完善干部德的评价标准,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是做好当前领导干部考核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对领导干部德的考核的难点所在识人难,用人难,往往难在识德上。如何考核干部的德,一直是干部考核中的一大难题。目前,领导干部德的考核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12.
曹宇光 《新长征》2006,(6):21-22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新的时代背景下,尤其是处在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革,各种文化及观念发生激烈碰撞的新的历史阶段,国家公民特别是国家干部的基本道德标准,既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关系,更涉及为官者的人生态度、公共行为以及社会责任,具有社会主义“官德”的鲜明特色。抓好新时期“官德”建设是组织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这需要从“育”、“评”、“彰”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常言道:“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官气正而民风清”。由此可见,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行得咋样,做得如何,是国人赖以学习的一面镜子。荀子认为,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荣辱观应是一个社会人的基本道德标准,更是一个领导干部的起码道德修养。知荣辱方能成人,知荣辱才能为官。官员守  相似文献   

14.
正"格"即标准——合格党员,符合党员标准的党员也。合格党员的"格"有很多:学习好、工作好、思想好、道德好……但在许多好里,监督好这一"格",决不能忘了、缺了。这是因为,勇于并善于监督各级党组织、党的领导干部及党员,是使党的"肌体"健康、永葆生机的保障。要不,党章总纲里咋会有"加强对党的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不断完善党内监督制度"的郑重表述、要求呢?"管好自个儿就成了",与党章要求显然相悖  相似文献   

15.
教育与养成相结合,引导广大士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扶正压邪,扬善惩恶,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是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因此,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注重教育和养成相结合,使人们明确辨别是非曲直.荣辱善恶的判断标准,养成扬善惩恶、扶正压邪的道德情感,养成按照正确的道德规范行事的习惯。  相似文献   

16.
刘军 《奋斗》2013,(1):63-64
正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我们党在用人标准上的重大创新和发展。在选人用人工作中,要树立"重德重绩重公认"的正确导向,并牢牢把握住"重德"这一核心。一、"以位知德",明确领导干部"德"建设的意义在方正县的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只有从所处职位、肩负使命出发,才能明确领导干部"德"建设的意义、方向和重点。领导干部的职业不同于一般群众,有其独特性。其一,具有特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7.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共产党员先进性要求的重要基础。是否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检验共产党员是否保持先进性的重要标准,更是衡量这次先进性教育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所以,在整个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必须始终把培养广大共产党员的高尚的道德情操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紧、抓好、抓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