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从4500年前的宝墩遗址到三星堆、金沙,再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十二桥,它们组成了古蜀文明的脉络。而仅仅在2000余年的岁月中,古蜀文明便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萌芽、发展、兴盛、衰落的全过程。目光西移,与同在北纬30度的古巴比伦文明和古埃及文明相比,在世界范围内,古蜀文明是否是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它有何独特的魅力和创造力?把文明置于历史的长河中,我们才能客观地得到答案。外来民族入侵成都宝墩人曾靠不断迁徙来获得肥沃耕地与野兽,以维持原始生活。这种迁徙阻碍了文明的发展,长达800年之久。紧随宝墩之后的是三星堆文明。考古学上把三星堆分为…  相似文献   

2.
《廉政瞭望》2021,(7):30-31
三星堆遗址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始于当地农民燕道诚于1929年偶然发现的一坑玉石器。1934年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葛维汉组成考古队,进行了收获丰富的发掘。自1934年首次发掘以后,三星堆发掘就长期停滞。20世纪50年代开始,考古工又恢复了在三星堆的考古工作。1963年,由冯汉骥领队,四川省博物馆、四川大学历史系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再次发掘了三星堆遗址的月亮湾等地点,展现了三星堆遗址和文化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3.
汪兰 《先锋》2022,(4):66-68
2021年3月,在位于成都市新津区的宝墩古城,油菜花开得热热闹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对三星堆考古新发现进行全国直播。宝墩文化作为三星堆文化的源头,宝墩遗址是非常重要的直播点位。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在成都平原相继发现了八座比三星堆古城更早的新石器时代古城遗址,找到了三星堆青铜文化的源头,并以八座古城中发现最早的宝墩古城,为这一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命名——宝墩文化。  相似文献   

4.
刘建成  熊佩  许丹阳 《党建》2024,(2):20-22
<正>成都平原、鸭子河畔,当石器时代的微风散尽,青铜时代的阳光拂掠,这片土地——三星堆,璀璨夺目、熠熠生辉。三星堆很远,它与你我隔着数千年时光,古老神秘;三星堆又很近,它就扎根于这片熟悉的热土,生机盎然。  相似文献   

5.
四川三星堆和金沙遗址的发现,改变了人们过去对于商周时代的历史记忆,也改变了人们对于中华文明发源一元论的看法,本文试图从三星堆、金沙文明与中原文明的比较与联系中探讨人们对于中国上古史的历史记忆。  相似文献   

6.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三星堆遗址,一直被视作中华文明长河中一颗闪耀的星。随着三星堆新一轮考古发现公布,6座祭祀坑、500多件文物重见天日,引发了全球关注。在中国考古迎来百年诞辰的重要时刻,三星堆新一轮考古发现无疑锦上添花。3月24日,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前往德阳广汉市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他指出,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遗址考古发掘对于研究中华民族历史、展示中华文明成就、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为什么大熊猫主要在四川生存?为什么世界上第一张纸币诞生在四川?为什么三星堆和金沙遗址藏着许多"谜团"?……近日,由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副主任、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李后强等撰写的专著《天府学》出版,倡导以多学科视野,对四川的地理地貌、环境气候、历史人文等进行综合研究。廉政暸望记者就此专访了李后强教授。  相似文献   

8.
庞博 《廉政瞭望》2021,(7):28-29
李白的一句"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不仅道尽了蜀道之难,亦点出了古蜀国的神秘莫测。最近,古蜀文明因四川广汉三星堆时隔35年的再次发掘被世界所瞩目",热搜"不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甚至推出了《三星堆新发现》直播节目,实时报道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  相似文献   

9.
2021年12月,在刚开馆的三星堆开放式文物保护与修复馆内,络绎不绝的参观者透过玻璃好奇地观看平日难得一见的文物修复场景.指导推动三星堆开放式文物保护与修复馆的建成开放,是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以下简称"文保司")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重要指示精神的举措之一. 近年来,文保...  相似文献   

10.
走进德阳     
曾经满目疮痍的绵竹、什邡,如今已是万象更新;曾经刻骨铭心的悲痛,已经化作豪迈前进的力量;曾经蕴育古老神秘"三星堆"文明的德阳,在灾后恢重建中创造着新的奇迹;  相似文献   

11.
曾经满目疮痍的绵竹,什邡,如今已是万象更新; 曾经刻骨铭心的悲痛,已经化作豪迈前进的力量; 曾经蕴育古老神秘“三星堆”文明的德阳,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创造着新的奇迹;  相似文献   

12.
拥有九寨沟、三星堆、峨眉山等著名风景区的四川,是中国旅游资源大省,旅游资源富集,品位价值极高,发展潜力巨大,这一点早已为国内外旅游组织专家、国家旅游局和广大游客普遍认同.  相似文献   

13.
成渝经济区优势之历史与现实   成渝地区的开发历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   三星堆和金沙遗址的发现,把人类高级的经济技术活动,特别是金属冶炼技术和城市的发展提前了一两千年.   ……  相似文献   

14.
历史迈着凝重而坚定的脚步,又将走到5月12日这个特殊的节点上。 3年前,那场震惊世界的特大地震,瞬间造成天府大地山河破碎、满目疮瘼,也致使有“三星堆”文化核心地带、“中国雪茄之乡”和“中国矿泉水之乡”称谓的什邡,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  相似文献   

15.
许然 《廉政瞭望》2023,(5):46-48
<正>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内,一棵高约4米的商青铜神树吸引了无数游客为之驻足。很难想象,在出土之初,它竟是200多块的青铜残段,毫无完整性可言。将其化腐朽为神奇的人,就是今年54岁的三星堆博物馆文保中心副主任、文物修复师郭汉中。接手残段后,郭汉中寝食难安。  相似文献   

16.
5月1日,世博会正式开馆第一天,上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四川馆600平方米的空间里,“零距离”接触三星堆、都江堰水利工程,并在金沙太阳神鸟的历史文化光辉中,共享幽静.美丽、和谐的“天府世界”,仔细品味“川山、川水、川人、川魂”,感受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和谐发展的四川。  相似文献   

17.
朱鸿伟 《先锋》2017,(5):66-67
新津新平镇宝墩村,有一处奇特的地貌,平坦的田野上,突然耸起一道高4~5米、宽十多米的黄土埂子,俯瞰呈巨大的横折形状,犹如一段残垣短墙。此处就是宝墩文化遗址,距今4500-4300年,早于三星堆文化和金沙遗址,是成都平原上最早的史前文明遗址。就此,宝墩文化遗址堪称古蜀文明发祥地。以考古价值而言,宝墩文化遗址的发现和确认。  相似文献   

18.
胡椒 《廉政瞭望》2021,(7):20-22
3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在成都举行,通报了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目前,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6座祭祀坑已出土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巨青铜面具、象牙、玉石器等500余件文物。早在1934年,华西大学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前身)馆长葛维汉就组建了一支考古挖掘队,对三星堆遗址进行了历史上首次挖掘工作。迄今为止,三星堆遗址共经历过多次考古挖掘,出土的文物不断丰富。然而,无论是在考古学界还是在民间,三星堆始终是一个谜一样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拥有九寨沟、三星堆、峨眉山等著名风景区的四川,是中国旅游资源大省,旅游资源富集,品位价值极高,发展潜力巨大,这一点早已为国内外旅游组织专家、国家旅游局和广大游客普遍认同。四川的旅游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旅游产业总体效益欠佳也是不争的事实。令人欣慰的是,这一让四川人尴尬的现状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历史。继2000年5月省委七届七次全会将旅游业确定为四川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后,四川旅游已制定了未来  相似文献   

20.
这里英才辈出,人文荟萃。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开一代诗风,成为中国诗坛千古绝响。这里钟灵毓秀、山川秀美。由于地处北纬30度的特殊区位,令她拥有了与埃及金字塔、中东死海、百慕大、三星堆一样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地球之谜。这就是素有“东川巨邑”和“川中明珠”之美誉的遂宁。2006岁末,我们踩着辞旧迎新的鼓点来到这里。我们来,不为追忆历史积淀的辉煌,只为记录下380万遂宁人民正在创造的荣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